从菌物酶系统适应结论谈阅读(上)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老鄢又没有实验条件,很多观点结论是怎么来的?难道信口开河?自然不是这样。
当然这里说的结论,都是目前菌业基础理论没有提及的,而且基本上只是定性结论。我可以回答大家的是:阅读,广泛的阅读。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体系里最为庞杂的学科,首先是在基础方面涵盖了物理和化学两大基础,其次是多样性。但多样性并不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而是多样性之间的类似性和共同性,让我们在足够阅读理解基础上,可以推断更多虽然并未涉足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内涵。
现阶段我遇到的很多业内年轻人,总是希图通过实验去寻找结果,这不是错,但很难,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揭示普遍规律而不是个例解决方案。如何把你的个例解决方案(我认为这是所谓的技术表象)上升到普遍规律当中,需要人的大脑对其所有相关认识进行加工,这就是创造性思维了。这里说的“相关认识”,就只能来自于阅读积累。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广泛的阅读可能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一方面现在的社会潮流越来越浮躁,另一方面年轻人需要尽快解决稳定生活问题,其三,阅读提高是一个长期坚持积累,并必须付出足量时间代价的事情,无法急于求成。
科学技术研究,首先是要根据现象(它可能是局部的东西),去推测本质,然后进行验证。可惜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或者说导师,自己就只是一个“专业”人士(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词汇,实际意思是知识面偏窄),所以把知识教育变成了手艺的传授。
这种教育模式是造成高学历技术研究人员脱离实际和沉迷实验欠缺总结思考的本质原因。
相对来说,有了推测做出发点去设计试验,和盲目制定目标去设计试验,结果的实用性自然也大打折扣。
以液体菌种不适合香菇这个事实为例,是液体菌种的模式问题么?显然不是,液体菌种最低也只是没加琼脂的母种而已。所以这一点无需怀疑,而之所以不行,我们推测为跳跃了三级菌种模式,仅仅一次性在栽培原料上面的生长过程,不能诱导出足够量的部分后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酶系统组分,所以存在酶系统的适应性过渡这样的特殊过程。
如果有人认真研究测定香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的酶谱,或者使用两种不同菌种的栽培袋的酶谱,我想那很容易证明上述论断。如果这个推测正确,那么破译香菇液体菌种直接用于生产的途径就比较明确的有依据。因为与其盲目的使用乱七八糟的物质去试验液体菌种可行性(注意,周期很长),不如直接使用酶谱检测。
在没有人这么做之前,我的探索并不会结束。而今天,恰好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于富强博士在朋友圈推荐了一篇文章《又一篇!NC/MP/PNAS等5篇高水平文章,昆明植物园吴建强组揭示寄生与宿主植物间的DNA/蛋白质等大分子能转移!》。
这篇文章表面看与菌物培养没有什么关系,但文章确定的一点论述是:植物受到某些环境理化因子的影响,会产生对抗能力。这个和免疫、抗生素一样,其实都是生存适应力的表现模式。其中抗盐因子如果再抽象一下,就是物质诱导相关的酶了,我相信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我们很清楚,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的最大差距是配方差距,无论先辈们设计出来三级菌种模式是不是有意营造酶系统的适应性,但这个实际效果,通过香菇液体菌种的应用问题,得以凸显。
综合这两个东西,得出现有液体菌种模式的问题属于“缺乏酶系统适应性过渡”的结论,只欠缺最后的试验验证了。
事实上,从一些高水平制种者那里了解到的另一些事实,我们也认为这个东西其实已经得到验证。不过基于对人家的尊重和保密承诺,我不便公布内容,但毫无疑问,用于总结这一条定义是没有问题的。
我个人认为,认识到此,就具备了研究直用型香菇液体菌种的依据了。
可是,目前我知道很多研究者基本上都在在走盲目搭配的方式,希望探索出一个能够适应直用型香菇液体菌种的配方。很显然,这样的思维指导存在严重不足,因为这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拿出相对效果好一些的配方,有没有其他原则对“酶系统”的适应性过渡进行加速呢?如果能够,或者就是另一个途径,它完全可能达致与固体菌种相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