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菌业的论文常常很不堪

某次专业会议,有位业内知名教授做报告,底下许多人听得如痴如醉。但行业里总有几个异数,我和另一位朋友就觉得这个东西有点离谱了,因为这老先生讲的内容是用栽培试验比较品种,其中有两个东西是不太符合实际的,因此结论的可信度就很低了。
第一个问题是,他选择了在同一管理模式下的对比,理论上这个似乎没有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品种的特点差异,决定了需要不同的环境管理办法。比如耐干和耐湿差异大的品种,直接同步对比,显然结果一定是荒唐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菌业属于农业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农业不太适合工业的对比出结论模式,所以农业品种特别是种植农业品种有一个区域化试验的要求,而不是使用工业或者纯实验室培养模式来体现品种的优势。
食用菌生产,是以人为的季节选择或者环境缓冲、人造环境来保障食用菌的需要,所以,区试倒是未必要的。但因为品种表现需要结合适应性才能有正确的结论,所以,如果要比较出一个品种的优势存在与否,首要的是将该品种的栽培适应性特点确定下来,然后与特点接近的品种同步比较才合理。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在各种杂志里面的许多品种对比文章,是没有这样的前提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收集到若干个品种就开始设计试验,然后一个结果表格出来,一通分析结论,就是论文了,在单位上就是工作成绩了。接下来职称也有业绩也有了,个人也有资历了,如果脸皮再厚一点,出去学术会议上面念一念,就是学术报告了。
包括许多博导硕导,我相信都是做过这类荒唐事情的。
在食用菌育种的研究上,这种情况尤其普遍而且可笑。我们知道,每年得到鉴定验收的各种食用菌品种实际上数量很可观,并且都有很详实的数据支持结论。数据的真假本身,就只有天知道,即使是真的,选几个矮子比较出来的高个儿,又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在非适当条件下得到的数据,又怎么可以支撑结论呢?所以,很多的扯淡是以一本正经的形式来表现的。记得我们江西省某科研机构搞过金针菇的“航天育种”,也是又出新闻又出论文又出报告,结果是比流行品种存在显著的高产。不过,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那航天品种有谁用于生产。
第二个问题,是这位先生选用的栽培模式形制与生产形制不一样,这更加是不可原谅的东西。
在食用菌容器栽培或者定型栽培时,菌丝体形状、大小尺寸、比例、总料量、表面积体积比,都是很容易影响结果的。规模化生产的时候,还有一个经济规范需要考虑。
关于经济规范,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个解释,那就是,在栽培的形制确定上,生物学效率不是唯一的依据,还要结合用工和材料耗费来计算。因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效益,是按照投入产出的金额计算效率的。那么即使某种形制生物学效率更高,但实际的单位产量成本高于其他形制,那么就不是最优的选择。例如,有人研究过杏鲍菇栽培的袋子容量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发现大约17*35菌袋是最高的。这里需要阐述一下为什么形制会表现生物学效率差异,因为终产量受菌丝的营养物质积累量、运输能力和呼吸面积、失水比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既不会是越大越好,也不能太小。
在最佳生物学效率形制基础上,偏移方向的影响不一样。每一个菇种选择的形制,可以通过粗略计算确定其改变程度,也可以通过实践逐步渐进的优化。同样拿杏鲍菇说事,当前的生产企业,都是18或者19cm折径菌袋生产,基本上取代了17cm 规格菌袋。因为在采收、上架、接种、开袋、疏蕾等环节用工,以及袋子成本等方面,都是以袋为单位计算,较大规格菌袋的单位产量成本比最优生物学效率规格菌袋的要低。
因此,在比较品种的时候,如果使用的容器形制不同于生产,那结果也是会偏离的,对于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或者说结论意义,也就同样会出现偏离。
所以许多生产一线的结论,会与这些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这种研究论文的结论,在生产应用中的结果常常就被否认。长此以往人们就不再相信这些论文和作者、也就逐渐不相信杂志和所谓的专家。但杂志社和专家们自己,又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因为很可能他们是正经八百的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自我感觉良好,不觉得有问题。
但我相信我上面所说的问题,并不是晦涩难懂的东西,这种问题的存在,决定了许多栽培试验结果不符合现实。这种情况应该归结为研究的影响因素多样化被忽视,是菌业栽培研究基础的理论错误导致的系统性方法错误。
那么,现在再看本文的题目,就知道没有委屈谁,弄出这种事情还是许多研究者知识不够完整的问题。
即使是工业生产,许多东西还要通过生产中试进行优化,而农业生产,要确定品种的优越性,选择多点多模式的小规模试种可能还要更加合理一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