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苏州小庙定慧寺东坡一书天下闻
苏州小庙定慧寺东坡一书天下闻
定慧寺的来历
苏州定慧禅寺,与隔壁的双塔寺原本是一个寺庙。先建双塔寺,后添定慧院。双塔寺本名寿宁万岁禅院,寺院不大,在中国可是声名远播,很有来头。一切皆因寺僧守钦、卓契顺师徒,与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结交的一段佳话。
定慧院,为唐咸通年间盛楚所创般若院子院,般若院即双塔寺。五代吴越钱氏时仍属罗汉院(即双塔寺),北宋雍熙年间称为西方院。大中祥符年间,皇帝赐额定慧禅寺,才与寿宁万岁禅院分为两寺,定慧寺也才有了一点身价。但是,分开以后,寺院更小了,何况屡遭战火损毁,规模越来越小,乃至今日之狭窄。
苏轼与定慧寺的渊缘
苏东坡虽然没有在苏州为官,但他的诗词文集中,多处提到苏州,其中与苏东坡关系最为密切的则首推定慧寺了。苏轼在杭州、湖州任职期间,曾数次来苏州游历,每次来苏州均借住城内定慧寺或其附近,并称其居所为“啸轩”,以寄托啸傲林泉之志,啸轩乃定慧寺专门为苏轼留宿而建;另外,现今定慧寺巷那边还有一条苏公弄,便是纪念东坡而命名的。
卓契顺徒步万里探访苏轼
后来,苏东坡得罪权贵,贬谪广东惠州,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之时,定慧寺僧人、他的好友卓契顺却做出一个惊人决定,要徒步到惠州探望苏东坡。试想,在当时条件下,从苏州到惠州不啻于天涯海角奔波,要想徒步到达,其跋涉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卓契顺,一个僧人,没有银子雇车骑马乘舟,仅靠两只脚跋山涉水,走得脚底起了老茧。也没钱住店下饭馆,只能沿着苏东坡被放逐的道路,一路化缘,风餐露宿,僵仆瘴雾,穿过半个中国,终于到达惠州。当卓契顺风尘仆仆、满脸沧桑,活生生的站在东坡面前时,苏东坡大为意外。他的笔记小品集《东坡志林》的“卓契顺禅话”一节,记录了此事:
“苏台定慧院净人卓契顺,不远数千里,陟岭渡海,候无恙于东坡。东坡问:'将甚么土物来?’顺展两手。坡云:'可惜许数千里空手来。’顺作荷担势,信步而去。”
东坡与他开了个玩笑,问他大老远过来有没有带什么东西,然后说空手而来有些可惜,而卓契顺也似乎回应了一个玩笑,作挑担的样子,信步而走。文字如几句禅语,流露出两人神仙般的洒脱。
苏轼书归去来辞赠契顺
在东坡文集《书归去来辞赠契顺》中,也记载了此事,细节有所不同,但同样佐证了卓契顺千里探寻之事。
“余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大意为,东坡谪居惠州后,他儿子苏迈很忧愁。卓契顺说,惠州不在天上,愿意徒步探访。卓契顺一路艰辛到了东坡那里。东坡问他要什么,他说“无所求而后来”,最后东坡苦问不已,他才说:“从前,明远只不过是鄱阳的一个校官,颜真卿在江淮间没有粮食吃,明远大老远地载着大米去帮助鲁公,鲁公敬佩他的壮举,将这件事情写到书里,直到现在,大家都还知道明远这个人;虽然契顺没有米给苏公,也只走了几万里,你可以也像明远那样为我写几个字吗?”所以东坡写陶渊明《归去来辞》送给他,希望这些文字也能让契顺不朽。
卓契顺把苏轼墨宝留在彭泽
据清代的《苏亭小志》记载,卓契顺怀揣苏东坡墨宝返回苏州,当他路过江西陶渊明故居时,却觉得《归去来辞》放在那里更适合,便毅然将价值连城的苏轼墨宝留在了彼处,使得苏东坡这一传世墨迹和苏州失之交臂。所幸的是,卓契顺回苏后,如实将此事告知定慧寺守钦长老,并记录了下来。
定慧寺僧奉命拓回苏轼所书原碑
时至明朝,苏州太守况钟,及江苏巡抚周枕得知此事,命定慧寺僧人赴江西彭泽陶渊明故居,将苏轼所书原碑拓回,复刻于定慧寺内,以纪念一代文豪在苏游踪,供后人瞻仰。
修建苏亭奉碑轰动全国
此后历经四百余年至清道光年间,由于岁月侵袭,《归去来辞》碑已模糊剥蚀,时任苏州按察使的福建人李兰卿提议并捐俸资重新修葺,盖亭奉碑,名为苏亭,一时轰动姑苏城,乃至全国,都到苏州探访苏轼足迹。文人名士还纷纷题咏,由顾沅辑成《苏亭小志》刊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