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玉】墨酣笔饱书剑胆

推荐语:我(刘立军,笔名乾州碎娃,号终南鲁人)是乾县灵源镇人,范紫东老先生是也是灵源镇人,我们是乡党。在我上初二的时候(1992年),曾经亲眼目睹了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与西安易俗社联合举办范紫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活动,并为范先生树立墓碑的盛况。那盛况至今令我难以忘怀,难说是喜是悲,先生辞世之际,却也凄楚潦倒,虽不至于泾阳吴宓那样,但生前的很多东西让亲人犹如躲瘟神一般,避之不及,有多少珍宝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就连坟茔也被“众乡邻们”平掉。喜的是,多年之后,仍有人不忘先生,缅怀追思先生。

在我穷困潦倒之际,在大年夜也曾独坐在先生墓前空想,自己的坚守,自己的执着,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看着冰心先生亲笔书写的碑文,我是似乎明白了什么。在以后的岁月里,再苦再累,我从来没有抱怨过,只是低着头,咬着牙,一步一步坚挺着身子朝前迈。也许是先生的庇佑,从那以后,我的运气好了许多。庆幸自己走过那段孤独凄惨的岁月,也感谢苦难,让我明白了很多。笑看世间红尘滚滚,路上行人熙熙攘攘,我独自携一壶浊酒,行至山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其中滋味又是外人能够轻易品得?

屈军生也是紧紧追随先生脚步其中的一位乡人,我对书法不是很懂,却也不是门外汉,但是眼高手低,若想要写一篇像屈先生这样入木三分的文章,却也又如难于上青天一般。曲先生不仅分析范老先生作品的谋篇布局,书写用笔,钤印盖章,更是从书写内容、历史背景、人物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不是我辈所能企及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墨酣笔饱书剑胆

——范紫东先生及其行草四条屏

文/屈军生

2007年央视主持人李咏在主持节目时,曾信口调侃道:“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此事在三秦大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三千万人高唱秦腔却是不争的事实。秦风、秦腔不仅是陕西人,而且还是西北地区人们的命根子,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一一盐、醋、辣子一样,一天都离不开。每当身边响起了耳熟能详的优美唱腔一一“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不由人就忆起了创作该剧一一《三滴血》的乡贤范紫东老先生。

范紫东(1879--1954),讳名凝绩,字紫东,以字行世。陕西省乾县人。其祖父青芝公,清道光年间举人;其父德與公,清岁贡;其兄范熙绩,系清末生员(即秀才),均饱读诗书,游于翰墨,为士林所推重。范紫东先生少聪敏,有冰雪之质,具兰蕙之心,秉受庭训,发蒙即脱颖显才:7岁背古诗,8岁读经史,15岁已能出口成诗。年长更博览群书,兼涉自然学科。同时他因身体赢弱,乃致力体育锻练,曾在礼泉县拜师练拳术,膂力过人。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后,废科举,弃八股,兴新学,1902年范紫东先生以乾、邠(即今作彬县)七州县第一名考入陕西当时最高学府一一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10年经井勿幕、焦子静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1912年参加革命军,任西路招讨史署参谋、乾州知事。后回西安任健本学校校长。为了唤醒民众,改良社会,移风易俗,1912年同李桐轩、孙仁玉诸先生创办了秦腔易俗社。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曾任西北及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委员。1953年春被聘任为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

范紫东先生经四十馀载的辛苦笔耕,共创作秦腔剧目69部,其中优秀、脍炙人口者有《三滴血》、《翰墨缘》、《软玉屏》、《颐和园》等。范先生是一位学有专长的大学者,对方言、训诂、考古、碑刻、民俗、音乐、诗词、天文都倾注精力、挥洒汉水,其成果有《关西方言钩沉》《关中周秦石刻》《乐学通论》《地球运转之研究》《待雨楼诗文稿》等;同时,他对地方史志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先后主持编纂了《永寿县志》《陇县县志》和《乾县新志》以及《西安市城郊胜迹志略》稿本。为了编纂《陵墓志》而积劳成疾,赍志而殁。

范紫东先生是关中道一代硕儒,多才多艺,工诗、书、画。与世交、“干亲”宋伯鲁及于右任多有交谊,故其于治学之暇也痴染翰墨,乐醉丹青。然书画之名望,终为秦腔剧作家之大名所掩耳。在范紫东先生生活过的故里,有大量的对联、扇面、信札、丹青精品存世。

我的藏友家里有范紫东先生的行草四条屏墨迹原件(见附照片),系四尺对开纸本软件,其宣纸久经岁月,呈暗黄色。原件上布有多处褶痕和一处污渍,下端因多次展观收卷略有残破。其落款文字为“紫东范凝绩”。“紫东”字形小于正文,“范”字较“紫东”两字大,而且墨浓,但也比正文小,“凝绩”两字紧连,与“范”字异为两种书体,也比正文字小。其下钤有白字“范凝绩印”汉隶体四字和细朱文“紫东”两字篆书方印各一枚。据藏友称:该书法作品为其家传,因与范氏有亲戚关系,故拥有范氏多年前陈物。另外从用纸、用墨和钤印,以及书作中“夫”、“河山”“八”、“更”等字的行笔、飞白、丝带来看,笔路交待清楚,用笔沉稳,劲健有力,为一笔书就,一气呵成,毫无半点做作、除改迹象,故确为真迹无疑。

四条屏的文字内容,系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作《楼上醉书》中的前十句(范氏作品略有文字出入和夺字)。惠承中华书局的程毅中先生函告:“此诗载《剑南诗稿》卷八。”书作中“本意灭卤收河山”句的“卤”字显然应是“虏”字,我不解因何造成此笔误?后我向程毅中先生讨教,承先生函告:“'虏’字写作'卤’是清代人不敢写'虏’字,怕触犯满族统治者之忌。范紫东少年读书时必受此种教育,已成习惯。”

经过笔者多方考查分析,这行草四条屏似乎应是范先生书于抗战中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当时范先生已是年逾花甲的垂暮老人,并以编戏布衣的身份苟存于兵荒马乱之秋。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国,目睹日寇的野蛮侵略,耳闻汪伪的亡国论了调热血入沸腾,无比愤恨,但只恨手中无杀人刀,而内心徒唤奈何,实不甘身老沧洲,只好借书空怀报国壮志、力主收复失地的放翁诗篇以尽吐自己心中块垒,来表达关中汉子欲以碧血报效祖国、收复大片失地、重整锦绣山河的志向!其寓意深刻,传达了当时有良知的文人的时代最强音。几十个春秋后的今天,重新展观、拜读范先生的墨迹,忠义之豪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成之于书,总令人受到极大的激励。

范紫东先生的四条屏所采用的行草书体更易于表达先生的真实情感。其书作以单字为主,偶有连带,使整篇作品僵而不化,反门六灵动的跳跃之势;字体有大有小,排列无规则可寻,随情感起伏而变化无常;字形舒展外纵,如天马行空,而中宫紧收,更显端庄;以中锋行点画之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书作结体厚重而富有韵律,具晋唐之风。用墨以浓为主,却不显墨猪之丑整幅作品笔饱墨酣,神完气足,刚柔相济,有文人书卷气;同时也有拔山扛鼎的霸气。该书法作品洵为紫东先生的书法精品。

作者简介屈军生,男,汉族,六八年生於陕西省乾县,八九年高中毕业。好文史,喜小楷书法。曾在法門寺佛学院忝为四书老师,系居士。编撰过《中国佛教文化地图集》《范紫東研究》《富钾农民大学专刊》。有文章和习作见于《收藏》《书法》《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中国书画报》《华商报》《文史知识》公众号及《书法报》《书法报·老年书画天地》等。

(0)

相关推荐

  • 学习书法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北方的四月,草长莺飞,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读书的好时节,今天我就来谈谈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由于本人酷爱书法,近段时间,枕边总放着一本好书<林散之笔谈书法>. 本 ...

  • 【他山之玉】由“晋信书”想到的

    [推荐语]:刘磊是安徽安庆一中语文教师,和屈兄军生相熟.推荐这篇文章原因有三,一是散文真的不错,论点鲜明.有理有据,且由此及彼.转承自然,文采飞扬.形散神不散:二是先生这篇文章也说明了乡贤范紫东先生秦 ...

  • 【他山之玉】冷摊淘书圆旧梦 旧书不厌百回读

    推介语:我与屈军生先生的相识是因为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先生关注了我的公众号.了解先生是因为袁富民老先生创建的微信群<天南地北乾州人>,这里有很多有着自己独特爱好和追求的人.在这里我学习到了很 ...

  • 硬 笔 行 书 的 书 写 技 法

    蔡树成 一.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的快写,所以在用笔上,楷书讲究回锋收笔,而行书则讲究暗收笔:楷书是直画多于弧画,而行书则弧画多于直画:楷书多方角,行书多圆角:楷书笔画独立,字字独立,行书 ...

  • 赵玉亭软笔楷书、行书五字诀

    赵玉亭软笔楷书、行书五字诀

  • 【榜上诗家】管玉成||硕笔一支开世纪,千秋谁敢与争名?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管玉成:网名潇酒哥,湖北省麻城市乡村医生.业余时间热爱诗词文学. 缅怀毛泽东 作者/管玉成 四十四年弹指间,轮回日月换新天. 小康不忘经纶主,红叶枝枝如火燃. 赞毛 ...

  • 他山之玉|王天夫: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空间.地点与城市社会学 本文转载自"武大文科学报",作者王天夫.原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王天夫,社会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

  • 国画中的云雾怎么画?,笔尖蘸墨,笔肚贴纸上一笔拖出来!

    国画中的云雾怎么画?,笔尖蘸墨,笔肚贴纸上一笔拖出来!

  • 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状物传神 吴光宇《婴戏图》欣赏

    国画讲坛 今天 吴光宇(1908-1970)原名显曾,以字行.浙江绍兴人.幼喜绘画,1926年求学于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师事徐燕荪.曾执教于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京华美术学院.1949年后入北京画院从事 ...

  • 墨品书家 | 胡书鹏

    ▼ 书法的线条不是一般造型的线条,它是心性.审美与素养的表证,唐之严整肃穆,宋之意象点划.元人之优雅.明人之淋漓,皆时风乃至个人综合之呈现,乡人左学元笃于志,敏于行,涵泳书界多年,勤奋于砚研,热忱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