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酷屠城到接受“降礼”,一窥蒙古帝国的“文明变迁”
所谓降礼,是指战争中止或结束时,失败者执行的“承认自己失败并愿意接受对方处置的”的“礼仪”,是古代战争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电影《南汉山城》剧照
蒙古帝国征战初期,对于抵抗的城市,主要以劫掠和屠杀为主,可谓残忍至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放弃了这种野蛮残暴的手段,到了忽必烈时,渐渐发展出了“降礼”的雏形。这无疑体现出了一个庞大帝国的成熟与文明。
一
蒙古帝国的暴虐和屠杀,主要体现在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时期。
纵观成吉思汗对定居文明(金、西夏以及中亚地区)的战争,充分表现了蒙古帝国的残酷,也很难看到关于胜利者对战败者在礼仪上的处置行为。
- 1220年2月,成吉思汗和幼子拖雷攻下花剌子模不花剌城,守城将士和企图抵抗的居民们尽数被杀,而投降的百姓们,则遭到有条理的洗劫和虐待;
- 3月,投降的撒麻耳干城居民没能逃脱被洗劫的命运,除了能工巧匠之外的大部分军民被杀,城中的财富也被洗劫一空。
成吉思汗与诸子(细密画版)
1221年春,成吉思汗的军队攻入呼罗珊地区。2月,拖雷夺取莫夫(马里)城。除400名工匠外,城中的男女老幼全部被杀,拖雷则坐在自己的金椅上目睹了整个过程。
不久,拖雷又展开了对尼沙普尔的报复,因为他的妹夫脱合察在这里战死。与莫夫城一样,这座城市被彻底毁灭。而主导这场屠杀的人,正是脱合察的遗孀。
城内居民全部被屠杀,所有尸体都被砍头,并将首级按男、女、小孩分别堆成金字塔形,甚至连城中的猫狗等动物也未能幸免。
拖雷与妻子唆鲁禾帖尼(细密画版)
蒙古军队的血腥屠城,让被攻打的城市居民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谁也不敢抵抗。
譬如内萨城被攻陷之后,蒙古军兵将城中居民驱赶到一处空地上,让他们将手捆绑起来。倘若居民四下逃生,一定会有一部分人逃脱噩运,但是恐惧让他们服从,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部被杀。
他们还利用了“以夷制夷”的策略,让俘虏们相互残杀,以此达到削弱实力的目的。
- 将俘虏赶到河边,让他们被自己的同胞杀死,然后再用这些尸体去填充河渠;
- 或者让俘虏去攻打城池,以此虚张声势,壮蒙古军的军威。
当然,蒙古人在达到目的后,这些俘虏的结局只有一个——被残忍地屠杀。
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逃往印度
1229年春,窝阔台继位。1233年5月,窝阔台听从耶律楚材的劝阻,未毁金都开封。不过,这只是蒙古帝国战后行为的一次孤立的转变,绝非制度性的结果。
窝阔台继位(细密画版)
譬如1235年开始的长子出征,让整个欧洲闻风丧胆,陷入恐慌。首先遭殃的,正是钦察人。
- 1237年春,蒙古军攻入俄罗斯草原,一大半钦察人不战而降。首脑八赤蛮躲到了伏尔加河附近,但一年后还是被蒙古大军擒获,最终被腰斩。
- 1238年,别儿哥第三次向钦察人发动进攻,上千钦察人逃到匈牙利。一年以后,整个南俄罗斯都被蒙古大军所掌控。
战斗的蒙古骑兵,图自《史集》伊斯坦布尔本
在进攻钦察人的时候,蒙古大军的铁骑还踏上了以罗斯诸公国为目标的征程。罗斯公国向来比较分散,这为蒙古国的征服之路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 1237年12月,蒙军攻下里亚赞城,在杀死里亚赞大公尤里的同时,全城百姓被屠杀殆尽。不久,莫斯科也未能幸免,遭到了蒙古军队的洗劫。
- 1238年2月,蒙古军攻下弗拉基米尔,同年3月,大公尤里二世被蒙古军杀死。
- 1240年年末,蒙古军攻下切尔尼戈夫,还夺取了基辅。位于罗斯的加利奇公国先后遭到蒙古大军的践踏,国王丹尼尔被迫逃往匈牙利。
抵抗蒙古入侵的罗斯军队
到了1241年7月,蒙古军甚至抵达了维也纳的诺伊斯塔特。1242年年初,合丹(窝阔台六子)率军追击躲藏在克罗地亚的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但他早已逃至达尔马提亚群岛,才逃过一劫。
1241年12月,窝阔台去世,汗位陷入真空。以贵由和蒙哥为代表的黄金家族三代后裔们,火速返回了蒙古本部,这让欧洲各国获得了一个极佳的喘息机会。
长子西征路线图
客观地说,蒙古军队这种令人发指的做法,更像是游牧民族企图让敌人恐惧乃至绝望的行为。“使恐怖成为一种政体,使屠杀成为一种蓄意的有条理的制度”。
到了蒙哥统治时期,蒙古军队已经比之前“文明”了不少。“皇子阿速带因猎独骑伤民稼,帝见让之,遂挞近侍数人。士卒有拔民葱者,即斩以徇。”
蒙哥
忽必烈即位后,以安抚、招降替代大规模屠杀的攻占策略。
- 攻大理国时,劝降使被杀后,忽必烈大怒一度要“将屠其城”,但终收回命令。
- 攻宋时,忽必烈向伯颜提出“曹彬不嗜杀,一举而定江南,汝其今体朕心,古法彬事,勿使吾赤子横罹锋刃”。
因此,蒙古军队很快得以“一鼓而定荆、襄,再驾而降鄂、岳,蔪、黄面缚,江、池心归”。
二
元朝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降礼”的概念,并有了“降礼”的认识,是宋恭帝赵㬎为了乞和,主动表示“望阙上表,乞为藩辅”。
《元史卷九·本纪第九·世祖六》,详细记录里宋恭帝的降表原文:
(宋主遣其保康军承宣使尹甫、和州防御使吉甫等,赍传国玉玺及降表诣军前。其辞曰)“大宋国主鳷,谨百拜奉表于大元仁明神武皇帝陛下:……臣与太皇日夕忧惧,非不欲迁辟以求两全,实以百万生民之命寄臣之身,今天命有归,臣将焉往?惟是世传之镇宝,不敢爱惜,谨奉太皇命戒,痛自贬损,削帝号,……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欲望圣慈垂哀,祖母太后耄及,卧病数载,臣茕茕在疚,情有足矜,不忍臣祖宗三百年宗社遽至殒绝,曲赐裁处,特与存全,大元皇帝再生之德,则赵氏子孙世世有赖,不敢弭忘。臣无任感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宋恭帝
不过,在南宋皇室奉表表示投降后,统帅伯颜一直对其诚意表示怀疑,并以降表书写宋年号为由,出兵湖州。
元世祖忽必烈收到伯颜上奏后,意识到了降礼的存在和意义,并表明了对降礼的态度:
“尔等各守职业,其勿妄生疑畏”,“朕惟自古降王必有朝觐之礼,已遣使特往迎致。……百官有司、诸王邸第、三学、寺、监、秘省、史馆及禁卫诸司,各宜安居。”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皇城里举行了受降仪式,宋恭帝宣布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颜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临安。《元史》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 “(宋皇)率文武百僚诣祥曦殿,望阙上表,乞为藩辅;遣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余庆、枢密使谢堂、端明殿学士佥枢密院事家铉翁、端明殿学士同佥枢密院事刘岊奉表以闻。宋主祖母太皇太后亦奉表及牋。”
- “伯颜就遣宋内侍王埜入宫,收宋国衮冕、圭璧、符玺及宫中图籍、宝玩、车輅、辇乘、鹵簿、麾仗等物。”
- “庚申,召伯颜偕宋君臣入朝。辛酉,车驾幸上都。甲子,董文炳、唆都发宋随朝文士刘褎然及三学诸生赴京师。”
- “三月丁卯,命枢密副使张易兼知秘书监事。伯颜入临安,遣郎中孟祺籍宋太庙四祖殿,景灵宫礼乐器、册宝暨郊天仪仗,及秘书省、国子监、国史院、学士院、太常寺图书祭器乐器等物。”“丁丑,阿塔海、阿剌罕、董文炳诣宋主宫,趣宋主鳷同太后入觐。郎中孟祺奉诏宣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全氏闻之泣,谓宋主鳷曰:'荷天子圣慈活汝,当望阙拜谢。’宋主鳷拜毕,子母皆肩舆出宫,唯太皇太后谢氏以疾留。”
- “五月乙未朔,伯颜以宋主鳷至上都,制授鳷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
选择投降的南宋皇室
值得注意的是,在元初的降礼中,除了“传统”仪式以外,免除了带有很强歧视色彩的“系颈牵羊”礼。这无疑宣扬了元朝胜利者的仁德,也俘获了民心。
忽必烈还颁令:
秘书省图书,太常寺祭器、乐器、法服、乐工、卤簿、仪卫,宗正谱牒,天文地理图册,凡典故文字,并户口版籍,尽仰收拾。前代圣贤之后,高尚儒、医、僧、道、卜筮,通晓天文历数,并山林隐逸名士,仰所在官司,具以名闻。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许拆毁。鳏寡孤独不能自存之人,量加赡给。
这既保护了中原大地的先进文化,又进一步方便了元朝的统治。
总的来说,元朝的降礼与中国古代降礼是相承接的。元朝降礼中的奉上传国玉玺、降表、献俘等流程,是中国古代降礼的基本行为。从“疯狂报复”到“接受降礼”和“厚待降者”,不仅体现了蒙古统治者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展示出了一个民族的进步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