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前不露手、后不露肘”,有多少人知道?

“前不露手、后不露肘”,是指太极拳的进攻、防守和化解,都需要手臂在自己的身体前后移动,才能暴露在自己的身体后面。由此可见,没有一种太极拳是不露手不露肘的。

其实,只要太极拳练习正确,他就会意识到“前不露手,后不露肘”是太极拳特有的警句,隐藏了一些省略的内容,特别突出重点,通俗易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用一个完整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前后步的拳击风格,向前移动的手在前趾垂直线之前不露,向后移动的手肘在身体两肩连接之后不露。

换句话说,向前移动的手不超过前脚趾的垂直线,向后移动的手肘不超过连接肩膀的线。“手不露于前,肘不露于后”的“前”是指“前脚趾垂直线前”,“后”是指“两肩连线后”。因此,太极拳中的纯练习者永远不会向前伸直双手,而是肘部始终在肩部连线前方移动。

古往今来的太极拳文献反映“手过不了脚尖,肘过不了后”是自古以来太极拳的象征性特征,太极拳真传掌握较全面的太极拳老前辈们对于这样的要求都是十分重视的。只是这一要求长期存在于口口相传之中,没有在古代文献中形成成语,近代以来的太极拳书籍与杂志里也少有述及,但偶尔也有所反映。比如《论太极拳》记载了郑曼青先生的教导:“出掌时不可过膝”、“按出不可过膝”等,就是“手不过前脚尖”的意思的。

太极拳对手和肘的要求,《太极拳术十要》提出是“含胸拉背”的必然结果。因为当“含胸后拉”时,从上方看,胸部和两臂是弯曲的,所以胸部就像一个圆碗的底部,由两臂包容在最里面的部分。如果满足其他要领,向前移动的手前缘垂直线不会超过前趾,向后移动的手肘不会超过两肩连线,暴露在身体后方。由于“挺胸伸背”永远是太极拳的象征性姿势,“不露手在前,不露肘在后”也是太极拳的姿势特征。如果没有做到“含胸后拉”等相关要领,如单手向前伸,胸部与大臂之间的角度变成直角,或者像一些长拳头一样握住胸部和肘部,将拳头放在身体侧腰部,从上方看胸部和两个大臂会呈现3字形的姿势,那么“手不露在前面,肘部不露在后面”自然是不可能的。太极拳的“拉胸背”的双臂形式,也可以表示为“双臂圆撑”;在太极拳的古拳谱中,表示为“视情况开合,抱在怀中”。

短语“按势开合”中的所谓“开合”,是指两臂向两侧前方张开;所谓“组合”,就是两个小臂向前折叠;所谓“根据情况抱在怀里”,就是像“抱月亮在怀里”一样向前抱胳膊。太极拳无论采取什么拳法,无论什么时候移动,姿势都是多种多样的“按势开合”,胸部和手臂是前端或开合、或闭合等不同形状的弧形圆圈。即使是如“单鞭”、“倒撵猴”两手前后分开的姿势,胸部与两臂所形成的弧必然还是一个很大圆圈的一小段,或者说,这样拳式的姿势将胸部与两臂所形成的弧线延长,延长的弧线必然会相接,从而胸部与两臂所形成的弧线与延长的弧线必然会形成一个很大的圆圈。当然有的“开合按势怀中抱”所形成之弧的延长线在前方是相交为尖角的。比如“手挥琵琶”、“撇身捶”就是这样的。不过“开合按势怀中抱”的姿势无论怎样,必然都是“前不露手、后不露肘”的。

这种“前不露手、后不露肘”的姿势是太极拳得以能够施展使得别人“终不得力”之“沾粘连随”与“由脚而腿而身”的劲力传递的姿势基础,也是所谓“中土不离位”身体重心稳定的保证,因此,也是太极拳能够维持放松的姿势基础。这种姿势其实又是太极拳很多要领的综合体现。比如“拳从心出”、“两手各管一边”等都是呈现为“前不露手、后不露肘”的。因此,这种姿势特征也是鉴别一个人太极拳水平程度的一个标准。

“前不露手、后不露肘”对于太极拳既然那样重要,太极拳锻炼是不是应该时时十分注意做到呢?那倒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太极拳锻炼必须由浅入深不断追求精神的放松安静,这是太极拳之所以有尤其好的健身益寿与特殊武术效果的根本保证,所以太极拳任何要领的符合都是必须从有意识的注意渐渐达到不假思索的、无条件反射的,也就是“拳无拳、意无意”用无意识之“真意”的。从而因此才可能渐渐达到《杨氏老谱》所说的“无须有心之运用耳”的“懂劲”层次。因此,太极拳锻炼留心注意的要领越少越好,直至什么要领也不注意又什么要领都符合并且是潜意识的清楚。而“前不露手、后不露肘”是由于太极拳很多有关要领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不是刻意控制所能够完成的;更多精彩微信搜索和美太极,只要是有关的要领符合了,“前不露手、后不露肘”自然也就形成了。如果有关要领没有符合与协调,单单的“前不露手、后不露肘”那必然是东施效颦,这样的姿势必然是勉强拘束不自然的,因而是弄巧成拙的。所以,对于“前不露手、后不露肘”,即使是初学时也是没有必要过分注意、甚至是无需注意的。

例如右“揽雀尾”的“掤”,有的人往往前“掤”的手超出了右脚尖,成了“前露手”了。而如果“掤”时右胯充分内缩而胸腹完全正面朝前、前“掤”的手腕垂直线约落在右脚的第一跖骨上、左腿的臀纹沟充分下陷、左膝充分朝前、腰脊后撑拔背等,前“掤”的手就不可能超出右脚尖,并且全身能够放松自然。而如果在这些要领没有符合的情况下刻意地做到前“掤”的手不超出右脚尖,那必定是十分勉强不自然的,那就是在折磨自己了。

又比如右“揽雀尾”的“按”,很多人的双手都超出了右脚尖成为了“前露手”。原因也是左胯没有内缩,胸腹没有完全正面朝前,右手的垂直线没有落在右膝的右外侧方,而且身躯前俯等。如果这些要领符合了,“按”的双手是超不出右脚尖的。

又比如“左搂膝拗步”的右掌前推,很多人的右手也超出左脚尖很多而成为“前露手”了。原因往往是左胯没有内缩;身躯不仅前俯,而且发生了主动用力因而发生了扭曲,也就是俯视看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没有成为平行线或重合,而是成了交叉;右手掌前推不是被转身所带动弧形经过耳旁至鼻前再被撑脊拔背所催动前移,前推的右臂俯视看也不是呈现弧形的和右掌指尖没有正对自己的鼻尖等等。如果没有发生这些错误,前推的右掌必然是超不出左脚尖的。

由此可见,要在练拳与推手中符合手不向前超过前脚尖、肘不向后移到两肩连线的身后去的“前不露手、后不露肘”,关键是动作要符合有关的太极拳要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