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工资真的有传说中那么高吗?
1. 抛开部门、职级和工作年限的薪酬讨论是无意义的
华为有接近20万名的正式员工员工,还有数量相当的OD和外包员工,收入方差很大。
2019年加入,研发小兵。那时坊间传闻华为平均年薪70万,拿到手发现原来我拉低了平均数(手动滑稽)感觉自己被马云平均了。
所以我下面谈到的很多结论只针对华为研发岗位,且职级不太高的情况。
要回答薪资的问题,不得不了解华为的薪酬体系:
2.华为的薪酬体系
在华为,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
展开说说奖金这一部分,华为最早的薪酬体系里,收入=基本工资+奖金+股票分红。
这时候奖金只意味着年终奖。
后来,大家发现一口气发放年终奖让员工缴纳过多的个人所得税,所以把奖金分成了两部分:绩效工资+年终奖。
换言之,华为员工的收入配置:
收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股票分红
一项一项解释:
2.1基本工资
和职级挂钩,但不完全挂钩,属于弱挂钩。
每个职级都有基本工资的范围,但请注意是范围,而不是固定数字。
这就造成了16级员工未必比15级员工的基本工资高。
而大家所说的,薪资倒挂就出现在这一部分。同学历,能力相似的两个人进来,哪怕同职级,晚入职的人比先来的那个基本工资高。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很多公司,不难理解,不赘述。
需要格外说明的是,基本工资依赖地域:不同地域基本工资有差异。我和西安研究所的人合作过,他们告诉我,同职级的员工,西安研究所比杭州平均数低20%到30%. 不难理解,这是考虑了当地的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因素。
当然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由于西安研究所几乎是目前国内研究所里用工成本最低的,所以西安研究所的研发员工是除总部和东莞外最多的(西安研究所能容纳1万多人,我2020年去的时候发现已经在筹建西安研究所的二期工程了),大家都说西安是“全球交付中心”。
2.2 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随基本工资每月发放,并和职级强挂钩。
一般,13级绩效工资是每月3000,14级4000,以此类推到16级。17级,8000,18级,1w(感谢评论区指正)。换句话说,研发体系13到18级的职级是通过绩效工资的数目推出来。
18级以上的我就不知道了,等我升职加薪到那一步再来补充回答(呜哈哈哈哈哈)
2.3 年终奖
年终奖和绩效工资都来自于部门奖金池。
换句话说,这部分钱的数目不仅仅和员工的绩效成绩有关,还和部门营收情况强相关。
所以才有了我开篇的那句话,在华为抛开部门谈薪资不成立。
前几年,承包手机业务的CBC(消费者BG)年终奖拿到手软,华为内部流行'圣无线,神终端”(感谢评论区指正)的说法,在华为内部,这两个部门年终奖是最高的。
再说第二个因素;绩效成绩。
华为13-14级员工(低职级员工)按照成绩可拿到0-4个月基本工资的年终奖,我们部门的对应关系:
绩效 A 4个月
绩效 B+ 2-4个月
绩效B 2个月
绩效C 没有
15级及以上,就不再以基本工资作为范围。按照我个人经验,其实差不多。
2.4 股票分红
首先,老板(备注:在华为,只有一个人可称为老板。所以你听到华为人说老板,一定是那个可爱的老爷爷)在多个场合不同时间提到过,华为永不上市。
所以,所谓华为的股票不是二级市场流通的股票,而是内部股。
根据新员工培训的说法,华为员工呆的时间足够长,其工资和奖金和股票分红的大致比例是1:1:1
老板有个说法:让工资成为员工的零花钱。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老员工而言,基本工资其实已不再是收入的贡献者,理想状态下只是收入的零头。
这样设计的初衷是,华为不亏待为公司付出时间和青春的人。(华为内部名言:不让雷锋吃亏)
当然,这种的设计虽然保障了老员工的利益,但也会带来如下的问题:滋生老员工的懒惰情绪,打击老员工的创业积极性等等。所以华为通过引入淘汰机制的方式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确保新鲜血液能加入进来。
华为内部的股票有三种,
1.TUP股票:这种股票不需要花钱,有效期5年,于次年元旦开始第一次分红,除非员工离职否则参与配股后5年的分红。
2.ESOP股票:需要员工以固定价格(当前价格7.85一股)买入,次年参与分红。员工离职时,分红结束,按照价格结算给员工。
3. ESOP1:和esop一样,需员工以固定价格(价格和ESOP相同)买入,每年参与分红,不同的是,员工在工作满8年保留股票,所以公司还是充分考虑到员工利益的。
(感谢评论区补充:ESOP1要求员工工作满5年)
注意:上述股票类型虽然不同,但单股分红的数字是一样的。2019年的分红貌似是1.95/股(?)2020年更低一些,扣完税,据说ESOP的年化收益率大约在16%左右。
这部分我没法写太细节,因为还没有配股。评论区有很多大佬指正了这部分,希望他们中有人可以分享。
介绍完体系,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
所以,华为人工资高么?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见过,在华为工作了20+年的人单年终股票分红基本上就能财富自由的人;
我也见过,因为嫌弃工资低拿到其他互联网大厂offer而没有选择华为的应届毕业生;
我也见过,因工作能力出色,一年一升奖金和股票拿到手软的的出色员工;
我也见过,08年到华为总部,赚了钱在深圳买房,2015年卖掉深圳房子去西安买了4处房产和店铺,赶上了2015-2016年二线城市房价起飞,最后实现财富自由的员工。
当然,这些其实很大都依赖于运气和机遇。
我来说说,什么样的人适合来华为:
1.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应届毕业生。
生化环材天坑专业的应届生转行cs,除非能力出众一般互联网大厂是不会收的。相比较而言,华为是个更包容的公司,他对员工在学校的对口项目经历没有太多执念。因此在这些人看来,与其呆在自己本专业吃苦受穷,真不如来菊厂感受业界。其实在这些人眼中,华为的薪资可以算高的。
就像我说的,很多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在比较华为和其他国内互联网大厂的薪水时,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后者。这种拿脚投票的现象也足以说明问题。
2.家境不好但学校不错的学生。华为正式员工招人是看学校的,尤其是校招,如果不在target school毕业的,基本进不来。社招的话,不在target school的,除非能力特别强,否则很难进来。
3.天才少年。华为一贯的逻辑就是“火车头加满油”。如果你在一个领域已经有一定成果和积累了,可以试试华为天才少年的岗位。
最后,我想说,华为的很多大大小小的设置,包括薪酬体系,都反映了老板的伟大的管理哲学,在公司呆的越久,对任老板的佩服之情就会多一分。
虽然外界对华为有很多非议,但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华为是一个鼓励自研的地方。退一步讲,你不能否认,华为是一个有自研意识的公司。
我想,单这种意识本身,就足以让华为在当今成为一家不渺小的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