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激战洪魔》之十抗灾的硬汉子张本林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

抗灾的硬汉子张本林

王培仓

献县南河头公社南河头大队大队长张本林在解放争中转战南北,英勇杀敌,立过三次战功。在1963年特大洪水来临的危难关头,他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抢救社员、抢救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洪水回落以后,又毅然担起重担,坚强地领导群众开展生产救灾斗争,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气概。
与群众共命运
8月7日,滏阳河的特大洪峰就流入了献县境内。张本林同志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立即带领50名水性好的小伙子赶赴指定堤防,与洪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知道,那儿正是1956年出现险工的地方。当时,张本林曾冒着生命危险跳到波涛滚滚的洪水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大漏洞,保住了村庄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今年,可不能让这里再出危险。他带领着社员,踏着泥浆,顶着倾盆大雨,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把堤防加固了,好几处险工都转危为安。
张本林并没有放松警惕。他向社员们说:“今年的洪水比任何一年都大,我们要加倍防护,千万不要麻痹!”他们负责的这段大堤,经受着有历史记载以来特大洪峰的侵袭,张本林同志领导着社员毫不放松地守护着。就在这时,忽然传来滏阳河决口的消息,村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都已经听到了洪水咆哮声了。有人喊道:“不好了,洪水抄后路了!”张本林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防汛指挥部命令我们撤回村去,快走!”于是,他带领着社员们立即撤回村,一个更加紧张的抢筑护村埝的战斗开始了。
洪水来势测涌,一尺、二尺、三尺……很快涨到一人多深,社员们抢打的第一道防线很快被洪水吞没了。在这紧要关头,县委书记赵中光和县长李捷在防汛抗洪指挥部连着打来几电话,询问水情,指示他们坚持战斗,一面抢打护村埝,一面立即组织社员向高地转移,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也要保证社员的生命安全,也要尽可能地保住牲畜……县委的指示更加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张本林战胜洪水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于是,他一面带领社员抢打第二道防线,一面组织老人、妇女、小孩向村南高处撒离。不多久,第二道防线又被冲开了,洪水冲进了村子。这时,孩子哭,牲口叫……社员们惶惶不安,张本林心如刀绞,但他没有被凶猛的洪水吓倒,而是更加机智勇敢,坚毅刚强。他站到高地上大声高喊:“大大家不要慌,不要乱,有筏子的上筏子,没筏子的抱住树!”社员们听到了张本林的声音,就觉得有了主心骨,有了希望。接着他又喊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全体干部,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刻,要和洪水斗净到底!”而后,他带领着五十多名干部、党员、团员和社员,展开了一场紧张的抢救战斗。在这紧张的时刻,他忽然想起有病的父亲和走路困难的母亲,还有自己的几个孩子没有逃出来。但又想,我是全村的当家人,我怎么能放下全村人不管呢?不能!于是,他又跳进水里,继续抢救社员去了。几十分钟以后,全村602口人,不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不论是卧床不起的病人,也不论是快要分娩的孕妇,都安全地得救脱险了。张本林的父亲、母亲和全家人,也都被社员们抢救出来了。
洪水还在上涨,“骡马大院”的房子全部倒人洪水中,五十多头骡马在洪水中挣扎,几十口猪都逃到了高地上……张本林想到这是大队的半个家产,是洪水过后战胜灾害,大搞副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资本,必须把他们抢救出来。他挺身站在大家前面,向党员干部和小伙子们喊道:“咱们接着去抢救牲口!”党支部书记刘守恩、副大队长、党支部委员李树宗等二十几个人,都随着张本林跳入水中,直奔骡马大院,把骡马抢救了出来。
平时,张本林就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在这洪水到来的危难关头,他又发扬了先人后已、舍已为人的共产主义崇高风格。社员们抢占的高地继续受着洪水的袭击,有的人上了筏,有的人爬上了大树……正在这个紧急时刻,副县长陈来水带着一只大船和几个船工赶来了。张本林一看党派船来抢救,顿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紧握着陈副县长的手,好久才说出一句话:“请领导上放心,全大队一人不少。”陈副县长说:“好,县委派我来,一是接救社员,一是向你们慰问,希望你们要经得起这次特大洪水的严峻考验,继续坚持战斗,坚决保住人畜安全。”张本林转身向社员们喊道:“社员们,党派船接我们来啦!”随着喊声,有不少社员从各个高地上向大船奔来。
六百多口人,只有一只船,怎么能容得下呢?水在猛涨,先上船就能早脱险。张本林把一些老人、孩子安排上船了。这时,社员李发启向张本林说:“你快跟大伙一块去吧,你是队上的干部,万一出个一差二错可了不得,全村的担子都在你身上呢!”张本林说:“正因为这样,我才不能走!”他自己不走,也不让他的孩子、老婆上船。乡亲们又感动、又着急。社员刘举华劝张本林道:“别人家的孩子大人都上船了,你家的孩子大人也快上船吧!”可是张本林却叫刘举华、刘其友涉水把王绍丰的老婆、孩子---一个刚刚生过孩子的产妇和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接上船来。社员们看到他这样做,有的人流下了热泪。当县委再次派船来接救时,张本林还是执意不走,说:“城里去了那么多人,不能再给领导添麻烦。”
困难面前挺起胸
夜幕降临了。张本林把留下社员安置在高地和木筏子上以后,趟着齐胸深的洪水,直向西北角上的大队仓库赶去。虽然这里地势较高,当他来到这里时,猛涨着的的洪水已从大门冲进院里。屋子里全是队里的财产,有种子、粮食等等。砸在里边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他立刻动手,从倒了的房子架下弄来砖块,用双手从院子里抠来一捧捧的泥土,抢堵仓库的门洞,不大一会儿,在大门洞里筑起了一道小埝。房子没泡倒,全大队的种子、储备粮、大批物资全被保护下来了。
洪水不再上涨了,张本林登上房顶,向各个高地上喊道:“水见平稳了,我们还不要麻痹,党员干部要轮流观察洪水的变化,坚持战斗!”这时,他只穿着一条湿漉漉的裤权,夜间,嗖嗖的西北风吹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但他并没感到冷。因为他在沉痛和战斗之余,还在全神贯注地思索着灾后重建,思索者如何带领社员开展生产自救,度过灾荒。
组织新的战斗
第二天清晨,张本林在房顶上把队干部召集在一起。洪水袭来以后的第一次支委扩大会议在这里开始进行了。有的人唉声观气,有的人说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有的人耷拉着脑袋不吭声。张本林以坚强的口吻说:“我们的抢险斗争,已经取得了很大胜利,往后只要我们腰板挺得硬,发挥我们向困难做斗争的老传统。因难是能够克服的。粮食泡了捞出来,东西砸了刨出来,房子倒了再盖,现在社员们都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向困难低头,群众该怎么样呢?所以,越困难,我们越应当坚强,要不,我们还算得了什么共产党员?”大伙听完他的一席话之后,会场上立时活跃起来。党支部委员张本和说:“对!光发愁不顶用,不动手东西捞不出来,粮食都砸在泥水里,略一耽搁,就得烂掉。”“对!应该马上下手捞粮食!”团支部书记卢世功赞成大家的意见说:“我到一队捞粮食去!”支部委员卢俊峰说:“我到二队去!”这时张本林又鼓励大家说:“对,我们南河头的党员干部过去是硬汉子,在这次困难面前,更得是硬汉子!”
会散了,新的战斗开始了。党支部各个委员分别带领着几个青年小伙子,撑着筏子,扎着猛子到水里去捞粮食。张本林更是身先土卒,哪里水深,哪里困难最大,他就战斗在哪里。头一天捞粮食,他的左腿就被泥水里的碎玻璃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他吭也不吭,继续坚持,别人劝他休息,他说:“划个口子算嘛,解放军在战场上折腿断臂,还不下火线呢!"在他的带动影响下,队里的一万多斤粮食三天工夫就捞出来了。事后,他又带着儿十个社员把国家粮店的八万多斤粮食也打捞上来了。
战斗一个接着一个。洪水还在包围着村子,五十多头牲口的饲草快要断绝,经过联系,决定把28头牲口送到没有受灾的商家林公社垒头大队暂时寄养。从南河头到垒头大队的途中还要通过三处深沟急流,困难大危险多,他说:我会凫水,我去比别人去更安全。”于是,他又挑选了水性好,身体壮的八名党员、团员和社员积极分子,由他带领,赶着28头牲口出发了。几天来的水上战斗,张本林的腿已经叫水泡得有些发炎,这次又趟深水走远路,腿不断抽筋,他痛得支持不住了,就 趴到树上,用手捶捶,再继续前进。到献县城南唐庄桥时,因为水大流急,桥没在水里看不见摸不着,在强渡这座桥时,大黑马的前腿陷在桥孔里。张本林不顾危险游到马前,扛着黑马的脖子往上抬,黑马一使劲,拔出了前腿,前蹄子踩在了张本林的左脚上。他拐着腿坚持前进,一直把牲口送到了目的地。
人们正在打捞粮食和财产,县里派人送来一袋子大饼,张本林等紧张地劳动了一天,还没吃上饭,饿得肚子咕噜咕噜直叫。为了坚持抢救物资,经过党支部研究,把大饼分给打捞物资的社员充饥。张本林分到了一份。他双手托着这块喷香的大饼,想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想起了全国各地的支援,刚想咬上两口,一抬头看见了社员卢世明的闺女卢月莉,问道:“莉子,吃饭了吗?”
“没有。粮食、锅都砸在泥里咧……”
“你拿去吃吧!”张本林一面把大饼递给月莉,一面说:“你要记住,这是毛主席派飞机送来的。”
站在一旁的卢世明赶忙向张本林说:“你呢?”
“我……我不饿。”说完,转身就走,卢世明激动地说:“本林哪,本林,你……”可是张本林趟着齐胸深的水,已经离开老远了。
受灾之后,张本林比过去更关心社员的生活。他和这里的所有干部,都是因为积极抢救集体财产,自己的财产大部砸在屋子里边,张本林家里的财产损失比其他干部还大,连孩子、老婆的棉裤都被洪水冲走了。最近,上级发下来一部分救济棉花,经过群众讨论评议,分给他家六斤。一天,张本林听说军属王金岭做棉衣裳棉花还不够,他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就拿出三斤棉花,送给了王金岭,王金岭接过棉花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做鱼鹰,不当“老等”
随着洪水的回落,捞东西的人渐渐地多了。但是,有的社员情绪低落,没有心气干活。有的干部产生畏难情绪,工作消极下来。这时,中共沧州地委秘书长徐建中和县委书记赵中光都来到南河头大队慰问。对他们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表现的英雄气概进行了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抗洪抢险中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开展生产自救斗争,使张本林受到很大鼓舞。晚上,他便主持召开了第二次支部委员扩大会议,专达了地、县领导的意见,会议针对大家存在的悲观畏难情绪,着重分析了战胜灾害的有利条件。张本林说,今年虽然受的灾比任何一年都严重,但集体的经济力量比以前任何一年都大了,现在生产大队有价值十七八万元的集体财产没冲走,还有54头耕备,不光有13辆胶轮大车,还有1辆大汽车,有3台柴油机,有四万六千多斤储备粮,有五千多元的副业生产资金。只要我们动起勤劳的双手,就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关键就看怎样对待当前的困难,是坐等国家救济,还是靠自己动手大搞生产自救呢?我们坚决走后一条道路。说到这,他又给大家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有两种水鸟,一个是鱼鹰,一个是长脖老等。长脖老等虽然又高又大,可是它总站在浅水河边等食吃,非游到嘴边的鱼虾吃不到嘴里,所以它总是瘦瘦的,而鱼鹰就不然,它不坐等吃食,不怕水滚浪急,也不惜力气,哪里有鱼就钻到哪里去捕捉。大家想想是动手好呢,还是坐等好?这时有些人喊了起来:“咱们南河头人要当鱼鹰,可不能当长脖老等!”

(王培仓和《激战洪魔》主编吕智杰合影)

播种新的希望
俗话说:“翻身麦,安心菜。”有了菜,还可以卖钱,多种上些麦子,来年就有了指望。可是,种菜季节已到,种麦时节也在逼人,人们盼着洪水一下子就退落下去才好,但是洪水退落迟缓,种菜不能再等。张本林趟着水,到地里去查看水情,当他发现东场露出一块地面后,当即叫着第二生产队队长、共产党员刘守义组织八名社员,打了30个畦,撒上了白菜籽。没想到,就在当天晚上,一场暴雨,把白菜畦冲了个溜平。有的社员说:“老天成心和咱们过不去呀!”张本林说:“不,我们和老天打了这些年的交道,每次我们都是胜利者,它冲去我们30畦,我们再种上100畦!"党支部开会研究以后,向社员们提出了“冲了再种”的战斗号召。哪里有这么多地呢?张本林和团支书卢世功跋泥涉水,从北洼趟到东南洼、发现大渠埝脱出了水,第二天张本林就带领社员们在这里种上了一百多畦白菜。土地不负辛勤人,菜秧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水一脱落,社员们就栽种了五十多亩白菜,还种上了二十多亩菠菜和茴香、小葱,光秃秃的水淹地又长起了绿油油油的蔬菜。
洪水造成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但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张本林带领着社员们一个一个地克服了。麦种子、犁、耧、耙、盖都砸在房里了,他们刨了出来,砸坏了的,他们组织会木匠手艺的社员一件一件地修理好;牲口没喂的,张本林带领碰上社员趟着齐腰深的水,到洼里奋战了三天,把玉米秸,高粱秸打捞上来三万多斤,晒干铡碎,作了牲口饲草。
种麦开始了,更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往年才和种二百四五十亩,今年要种上五百亩,任务大、时间紧,刚刚退水的地还进不去牲口。张本林和大家一起拉楼,在泥泞的地里,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作物茬子扎得脚生疼。但是,为了适时地多种上些麦子,谁顾得这些。活累,天气又热,有的人有些松劲,张本林不顾自己肩膀子被绳子勒肿了,汗水直往下流,还是给大家讲战斗的故事,讲志愿军在上甘领上的英雄事迹,激励人们的斗志。到了秋分节,种上了六百多亩麦子,比原计划多种了一百多亩。
困难---战斗---胜利,这是张本林带领着南河头大队的社员走的道路。两个月后南河头的面貌大不相同了,田野里,麦苗长起来了,大白菜获得了好收成,洪水冲倒的房屋,又一排排地盖起来了。为了争取明年的丰收,张本林领导着社员,在麦田里追肥,松土,各项副业生产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作者简介
王培仓: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十五级乡边马村,童年是在日寇的铁蹄下度过。自幼虽经历磨难,却奋发学习文化。自1948年起,白天上小学,晚上教民校。1952年任小学教师。从1954年到1964年先后担任区公所扫盲教导主任、乡校长、公社文教卫生部长、党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干事,1964至1974年,先后任《河北农民报》《河北日报》记者、编辑,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文办、文化局干事、局办公室副主任,艺术组副组长。1974年后任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1993年离休。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

  • 金秋(五):粒粒皆辛苦

    本文作者:徐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在民间广为流传,长期被选入小学课本,几乎妇孺皆知. 诗题为<悯农>.&qu ...

  • 抗洪纪事

    顾家有字 推平民作家  读大众文学 诗词故事 抗洪纪事(三首) 宁宏翎 抗洪纪事 1 2016年7月初 鄱阳湖区告急 内涝未排完 倒灌水又外侵 圩堤成了浸泡中的豆芽 内忧外患 命悬一线 2 如果洪水可 ...

  • [黄石文坛]张渴爱的散文《洪水如兽何以伤》

    洪水如兽何以伤  1       江汉平原上有个版图像条脾脏形的谢古垸,谢古垸里有个陈家洲.陈家洲,仅仅是沮漳河东岸的一个小小的村塆,洲上棋子一样错落地摆放着十四个大小不一的土台子,人们习惯性地居住在 ...

  • 【于小奇】每日心经 儿时记忆中的场

    儿时记忆中的场 场字在百度里的汉字解释是根据发音的音调来解释的,发音发为三声的解释有三种,一是: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场所,二是:量词,多用于用于文娱体育活动:三是:比赛地:舞台.发音为四声的解释也 ...

  • 【2016-07-10】迷彩英雄“斗洪魔”

    七月上旬几乎是被洪水刷屏的.尤其是七一当天,战士李金龙一身泥浆.拿着盒饭靠墙睡着的照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遍全网,跟风上传的各种兵哥睡姿满满的正能量,更多关于抗洪前线抢险救灾的图文报道让军人优先.最美 ...

  • 小麦的前世今生(粮丰)‖《济源文学》2021(067)

    小麦的前世今生 粮丰 在豫北小城济源长大并从事了40年的粮食工作,我对小麦有着别样的感情. 无比期待的白蒸馍 小时候,最期待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小麦粉做成的白蒸馍或者捞面条.白米饭连想也不敢想. 冬春时 ...

  •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二:关于泛区的潺期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二 关于泛区的潺期 吕智杰 自清末李鸿章开挖滹沱减河之后,滹.滏两水在献县境内交汇注入子牙河,而子牙河河道狭窄,宣泄不畅,每到雨季下来的大量洪水便滞留 ...

  • 献县《激战洪魔》之十四 : 抗洪斗争中的一只雄鹰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四 抗洪斗争中的一只雄鹰  吕智杰 高官供销社副主任张召信,在战争年代里曾经转战南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转业以后的十几年中,是商业战线上的红旗手.标 ...

  • ​献县《激战洪魔》之十五:1954年抗洪二事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五 1954年抗洪二事 吴宏仁 大战老河口 1954年农历八月七日,小雨下个不停,人们在苑景森县长领导下,正顽强地迎战第四次洪峰,集中优势兵力大战老河 ...

  • 献县《激战洪魔》之十六:​1956年的抗洪抢险救灾回顾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六 1956年的抗洪抢险救灾回顾 张华 1955年1月到1957年4月底,我在献县任县委书记.1956年7月底到8月初我正在东村乡下乡搞调查研究.接到 ...

  • ​献县《激战洪魔》之十九: 奉命泛区探水,半夜冒险返回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九 奉命泛区探水  半夜冒险返回  孙立文 1963年我在县委办公室工作.防汛期间跟随领导来到臧桥防汛指挥部.洪水到来时,副县长陈来水同志在张村公杜指 ...

  •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二十二之:抹去的记忆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二十二: 抹去的记忆   戈衍东   1963年,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已大有好转.当年麦季收成不错.大秋作物长势特别喜人,一派丰收景象,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四: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四  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卢宪京  距县城西北八华里,滏阳河.滏阳新河.滹沱河的交汇处即子牙河.子牙新河的分流处,高矗立的进洪闸和节制闸,像 ...

  • 献县《激战洪魔》之 二十五: 三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回忆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五 三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回忆 韩锡俊 自古献县多水患,有"献县泛区"之称.所以历届县委.县政对献县防汛工作都非常重视.每到汛期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六 :抗洪救灾中的献县人民医院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六 抗洪救灾中的献县人民医院 于蕴然 献县人民医院前身为河北省卫生厅.献县张庄天主教堂合办的普济医院.当时医院职工五百余人,病床五百多张,占住天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