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呼吸法

丹田呼吸法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问弟子:人命在几间?有比丘回答:人命在数年之间!随后有人说:在数日之间!也有人说:在一日之间!更有人说:在饭食之间!最后佛陀说:「人命在呼吸之间」。

学习丹田呼吸是气功练习者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动作。很多人都非常困惑不知道「丹田呼吸」是如何呼吸,与一般我们日常生活的肺呼吸又有何不同?

丹田呼吸法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气场,调节气机顺畅、强化人体免疫功能、平衡人体阴阳状态的一种呼吸练习方法。其实「丹田呼吸」对您来说并不陌生。曾经有过这种经验吗?当你经过一片玫瑰花园时,或者接获一束玫瑰时,有没有试著用深呼吸或深情款款的姿势去闻一下玫瑰花香呢?对了!就是这么深情一闻,您已经做了一次标准的「丹田呼吸」。

丹田的位置即俗称的「下丹田区域」,位于肚脐神阙穴下四指幅的气海穴与再下四指幅的关元穴之间,古书记载丹田系「位于腹中,低于脐下一寸三分左右,在脐与脊之间,与脐近、脊远,约三与七之比。」丹田的形状「不过若一气囊耳,如气不沉丹田,则囊扁而不开」,所以充满气的丹田区域,又似灌饱气的气柱、似车轮的内胎,可承受外力的振荡或敲击。

一般来说,人类呼吸大致可分为「胸式」及「腹式」两种方式,腹式呼吸又分「顺腹式呼吸」及「逆腹式呼吸」,统称「腹式呼吸」即所谓的丹田呼吸。

丹田逆腹式呼吸法

养生气功一般采用下丹田逆腹式呼吸法。

丹田(腹式)呼吸有别于一般胸腔式呼吸,需要略加教导与养成,主要是用腹部的力量,带动横隔膜,使气达到深度的胸腔,让呼吸更有效率,也加速血液回流心脏。而因为有腹部肌肉群的帮忙,心肺功能会变得轻松。

平时我们用肺呼吸的特徵是:吸气时肺腔凸出,呼气时肺腔凹陷。而丹田呼吸则有截然两种不同的效果,腹式呼吸法中,常听到的是顺呼吸和逆呼吸,丹田顺呼吸在吸气时,腹部放松纳气;呼气时,则腹部收缩吐气(注:不推荐养生者采用此招式)。

丹田逆呼吸法,在吸气时,收腹(收紧腹部)、提肛夹脊(即收紧会阴提气而上),使得吸气纳入整个腹腰,连尾椎部位都可充气,而让气有充实的感觉;在呼气时,反而腹部略为扩大,让气沉腹部,以达气沉丹田的作用,此时腹部是结实的。此种呼吸法与闻玫瑰花香时的动作完全吻合,所以丹田逆呼吸法又称玫瑰呼吸法。

中医古籍中有「逆则生,顺则死」的养生理论,所以在养生气功理论中,我们若提到「丹田呼吸法」,多采用「下丹田逆呼吸法」,体现在外形上的要求为:吸气时腹部丹田凹进纳气,臀部夹紧,气从督脉长强穴、命门穴一路往上行,而呼气时腹部吐气些微膨胀灌气而结实,使丹田紧缩成一聚气圆柱;这种呼吸法加大了胸腹部横隔膜的运动范围,使人体内脏无形中得到锻炼。

丹田呼吸一定要注意「鼻吸口呼」,「气沉丹田」,蓄气于丹田气海与关元中。更要「意与气共守于丹田」,呼吸要静、慢、细、长、匀,气宜在体内鼓荡。吸气时,口闭,使气由鼻腔进入,呼气时,使嘴若浅吹口哨状,气长而匀、缓慢吐出。

丹田呼吸的具体方法,取站、坐、卧姿均可。上虚下实,深呼吸,鼻吸口呼,同时腹部内收,由外往内压密,臀部夹紧提肛,气绕会阴穴、长强穴,循后背督脉吸气上行,此时气经命门穴、灵台穴、大椎穴,再过百会穴后,经身体前方中线,绕至面部上嘴唇的龈交穴上,结束督脉,并透过搭鹊桥动作,进入任脉。

此时气继续再徐缓沿任脉下行吐气,呼气时腹部丹田逐渐澎胀,渐渐恢复到初始状态。每吸呼吐纳一次称一回合,约需10-15秒,每次练习六至九回合。

丹田呼吸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温养丹田,吸气要慢,要长,呼气要将气沿任脉存至丹田,丹田温养到某种程度,真气就会开始自动「气漫周身」,身体会逐渐发热,继续意守丹田,让真气自行流动。吸气时吸八分满,先站著练习,站立时一定要注意双脚平行或内八站立,成功后再改正坐练习。双手手掌可以重叠放在丹田上练习,也可放在身体两侧练习。

丹田呼吸法的实际演练:用逆式呼吸法让丹田发热,吸气时腹部缩小,停止保持五秒钟,并想著丹田有一个火球或金光在发热发光,吐气时腹部恢复原状,每天练习三十分钟,练习到只要随时练习两三分钟丹田就能发热为止。

练习丹田呼吸时,先练吸与呼,即所谓的「吐纳」,吐纳包括「鼻吸、口呼」与「督脉吸、任脉呼」,等呼吸动作熟练后,再练手导气与脚导气法。

意守丹田与气沉丹田

初学气功者,常常听到要「意守丹田」与「气沉丹田」,其间到底有何含义与奥秘?丹田的位置何在?初学者不可不知。

何谓丹田?丹田二字始自道家,儒、释并无此语。按丹田的释义,是一种奇妙的药品,它是由许多健身祛病的药品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疗效极高的物质。所以世传为「妙药灵丹」,因为它能祛病延年,所以在人身机体中经过生理变化所产生的生活动力-真气,道家与医家也称之为「丹」。所谓「丹田」就是汇集丹的处所,在人体中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位,为生命动力的泉源。

「丹田」的位置,据文献记载,共有三处,即上丹田、中丹田与下丹田。古籍中有许多不同说法。道家所说的三丹田:上丹田,在两眉之间横通间脑的部位,即两眉中间印堂穴为上丹田。中丹田,在两乳之间横通肺与心脏的部位,即两乳头正中的膻中穴。下丹田则在脐下横通肾脏之间与大小肠的部位。

一般若无特别指出其位置,在道家养生气功修习功法中所指出的位置均为下丹田。

下丹田在脐下三寸﹝四指幅﹞气海穴至关元穴﹝二进四指幅﹞之间,以小腹正中线为轴,任脉之关元穴上。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有腹壁下动静脉,分布著第十一、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支,含小肠经之募穴;是三阴任脉之会。类似一个圆柱夹室,气冲则升,气虚则合,为任、冲、督三脉之发源地。是全身经气聚集之处,故又名「气海」,也叫血室、命门、血海、大海、子宫、关原、下纪、精露、大润、大中、丹田。

「丹田」为男子藏精之所,女子受胎之地,人的性命由此产生,发育、成长,故又名生门、胞门。在《针灸经》上注释:能治带下经病、不孕无子、恶露不尽、尿血、卒中、脱症、淋浊、疝痛、遗精、遗尿、虚劳、羸弱等症。

习练气功为何要「意守丹田」或「气沉丹田」?

从中医和道家的角度看,下丹田对人体活力的关系最密切。下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经络行始的起点,是「十二经脉之根」,是「呼吸之门」,是「三焦之源」,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男子养精、女子护胎的处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强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脐(胎儿在母体中赖以吸收的根蒂),后通肾(人之精、命之本处)。意守此处,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穴皆开。呼吸往来,增强了元气,调动了经脉。元气积蓄于丹田,逐渐充盈后,就会自然流向全身各个经络,产生通经走脉、「气漫周身」的现象,使人体气畅血和,流注自如,达到阴阳平衡的境界。

下丹田既是调整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中心部位,意守此处有发动内气、贯通经脉之效,「意守」是气功练气的一种方法,主在透过意念守一,排除杂念,达到入静,所以在炼气功时,首先要注意精神集中,意守丹田。

意守丹田是一种基本的调气功法。简单地说,就是排除杂念,全神贯注到丹田的部位,耳无闻,目无视,鼻无嗅,心不外驰,专心体会体内穴位真气之活动。意守丹田时也必须严格遵守「文火为之」、「勿忘勿助」、「顺其自然」之原则,千万不可使用强烈的执著念波或鼓气用力;毕竟,意念也是一种能量,透过意念守气,全身放松,上虚下实,心平气和,确实掌握「松、静、自然」,只要持之以恒,自然可以水到渠成,功成气至,真气旺盛。

气功调息与呼吸法

为什么练气功可以养生治病?因经路阻塞,就会产生气滞,气滞之后就会血瘀,疾病就这样造成了。气滞则血瘀,终于导致各种疾病,因此经络若有阻塞,就是衰老的开始。练气功可疏通经络「防止血瘀」。气功五花八门,各有巧妙不同,一般的「气功」修练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三大要素的一种运动方法。

为达到调心、调息、调身的作用,对气功的分类,大致而言是分为「硬功」和「软功」两大类。硬功属武功类,软功属养身类,又叫又叫「内功」或「养生气功」。

养生气功在调身的动作上又可分为「动功」和「静功」。调身就是通过调整姿势,做出特别的动作,活动全身的肌肉筋骨,达到疏通经络、调活气血,使阴阳平衡。而其方式又区分为自发动功和依固定招式练功。依身体姿势区分则可分为「站功」、「坐功」与「卧功」。

一般而言,「站功」来功快,气势强,对初学者来说最具说服力,也较容易入静,进入气功态。「坐功」或一般的打坐,对身体内有部份障碍者,或不适合久站者,均有快速的功效,此姿势,身体局部动作大、身体重心稳,对已掌握入静窍门的气功修习者来说,有较强的「疗效」。「卧功」一般来说较容易让全身宽、松、静,并自然进入睡眠状态,姿势手脚摆放的位置决定各门各派不同的招式。

意守的功夫就是调心,也是决定进入气功态的关键所在。不过一般人在「意守」的时候较忽略了「呼吸法」,呼吸法基本上就是调息,对气功初学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入门练习。练气功就要练「呼吸法」。不论任何姿势都必须采用一种或数种呼吸法。

练呼吸法即是调息。所谓调息,是对呼吸做调整。可分为「顺呼吸」、「逆呼吸」、「穴位呼吸法」及「胎息法」四大类。

顺呼吸:为一般腹式自然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逆呼吸:练功到一定程度,会感到一股力量从腹部向后抽,也就是于顺呼吸转变逆呼吸阶段。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鼓起。「逆呼吸」是打通任督二脉所需要的呼吸法,也是所谓的「小周天呼吸法」。

穴位呼吸法:针对重要穴位,练功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穴位自动开阖」。

胎息法:练功到一定程度后,丹田里自然产生的自动开阖,又叫「真息法」。

气功的呼吸方式有多种,也有不同的功效,关键除了在「入门点」外,也在「持续力」,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窍门,也有它应该遵守的注意事项,必须视每一个人的体质而定,不可强求,必须要有气功师指点,也不可以依样画葫芦,必须看清楚注意事项,才可以达到预期的功效。

一般人只要进入气功态,练呼吸法就自然会有疗效。各种有节奏、缓慢的呼吸运动,可改变胸腹腔的压力,对内脏可以起柔和的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及消化系统血液的循环,故练呼吸法对肝病及消化道疾病的疗效最令人满意。

腹式呼吸法不论采取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均适合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患者采用。小周天呼吸法适合神经衰弱、遗精、早泄、低血压患者采用,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患者忌用。停闭呼吸法适合便秘、消化不良、溃疡、胃不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病人采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各种心脏患者忌用。鼻吸口呼法适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伤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不张、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患者采用。

罕山游侠摘自:快资讯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