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唐诗解读——杜甫之《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
浮云:飘荡无定之云。
游子:指李白。
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貌。
冠盖:冠冕和车盖,指达官贵人。
京华:京都,京城。
斯人:此人,指李白。
网恢恢:法网,宽大。
解读:同第一首比,这首诗无论在诗歌的语言还是在情感上都较上一首更进一层,仇兆鳌认为:“前章说梦处多涉疑词,此章说梦处宛如目击,形愈疏而情愈笃。千古交情,惟此为至。然非公至性不能有些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写此至性。”
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李白却不可见,“浮云”是古典诗歌中常用语,《古诗十九首》中有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杜甫也以此为比兴,写随后数日中频频梦忆李白。
李白与杜甫在天宝四年(745年)秋于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彼此一直常常怀念。在第一首诗人说自己“梦忆”李白是因为李白“明我长相忆”之苦,所以“故人如我梦”。在第二首中诗人从自己着笔,说朋友“三夜频梦君”,上下两首诗叙述角度虽有转换,但在修辞上,在诗意上实现了前后的互文,使两首诗成了完整的艺术整体。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运用互文手法,在韵律和意境上造成叠沓环复之美,用仇兆鳌的话说:“前云'明我忆’,是白知公;此云'见君意’,是公知白。前云'波浪’'蛟龙’,是公为白忧;此云'江湖’'舟楫’,是白又自为虑。”其实,这些都是杜甫自己的想象之辞退,李白不辞江湖风波,冒着“舟楫失附”的危险前来与老友相见,既将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更将杜甫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和忧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正因为成功地运用了互文手法,所以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好像全诗既有李白的形象,又有杜甫的形象,这一对好朋友在思想境界和精神情感达到了高度一致。“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看李白出搔弄白发的背景,分别是因为壮志不遂而怅恨,这都是从不同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种感情抒写在李、杜二人作品中随处可见,这是写梦醒之后诗人为李白的遭遇坎坷鸣不平,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都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唯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近花甲之年被放逐夜郞,尽管李白诗人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却如此凄惨,反过来想,这又何尝不是杜甫自己人生的体验与感悟,“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彼耶?为我耶?同声一哭!”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高度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评点:“真朋友必无假性情。通性情者,诗也。诗至《梦李白》二首,真极矣!非子美不能作,非太白亦不能当也。”
两首诗前后呼应,前诗以“死别”发端,后诗以“身后”作结。前诗写初梦,后诗写频梦。前诗写疑幻疑真,后诗形象清晰。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后诗则表现对李白遭遇的同情。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后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表现却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情。和历史上所有仁人志士一样,李、杜二人有着相同的理想,无比坚定的信念,其中后诗中“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为传诵千古名句,也激励着一代代知识分子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奋勇前行。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