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该死的房价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互联网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于是,我们把爸妈的房子挂到网站上卖。三个月过去了,每天除了不靠谱中介的骚扰,毫无结果。谁成想,转机竟然是老爸的几张小广告。几小时后迎来了第一个看房的人,4小时后交了定金,四天内完成了过户,全款。
我以为卖房子是个复杂的事情,必须找攻略提前做足准备。百度告诉我的材料,马虎的爸妈根本备不起,还小担心了一把。反正交易很顺利,老家办事机构没有半点为难的意思。
在我的家乡,房子均价是每平五千,总价虽说不高,可与当地收入相比,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房子的作用是居住,而不是投资。因此少了很多投机的买主和水涨船高的卖主。诚心买卖就会有很多心甘情愿的让步和妥协,交易变得极其顺畅和快捷。因为房子的交易仅仅取决于供需,房产交易大厅的工作人员也格外和蔼。
这就是小城市给人的踏实感吧。
在大城市生活多年,被父母说“你们就是想得太多了”。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城市人对房子持有多么谨慎的态度。
前几个月发布新策,真的有朋友整晚因为学区房的问题未眠;有同事在买房的过程中,被房主毁约,以至于错过了换房最好的时机。
我在这个城市里,不曾见过像我的家乡那样,离婚的人大义炳然的提出“房子归你”,更不会有拆迁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让。倒是看见小区里有老人住在电瓶车库,或是一家人因为挣房子闹上法庭的新闻。
是怪这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是那颗无处安放不满足的内心呢?
前阵了读了本《魔都买房记》,如果你对上海的房子还是缺乏想象,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大城市里焦虑的永远是中产阶级,真正的有钱人不需要为物质担忧,而没钱人暂时只想解决温饱问题,而处于金字塔中间部分的人们,渴望追求更好的生活,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当然,免不了要和周围的人做个类比。
作者是个二胎妈妈,大学老师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小康之家。可一想到孩子不能上更好的学校,便着了魔一样,奋斗在各个看房的第一线。经历了大半年的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有过喜悦失望怀疑人生种种复杂的情绪,甚至为了孩子上学出乎自己意料的在单位愤怒和发飙,最终自己原本的小区反而被划为心仪的学区房。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买房记,也许你会思考:女性仿佛是一个战士,而另一半大多对换房如此漠然,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张罗的人,男人们会对学区房趋之若鹜吗?重点学校的学区房的划分是有不确定性的,一来一去会让人损失几百万,这到底值得吗?房价的增长短时间内会带来巨大的财富,人们还有心思扎根于本职工作嘛?
上个世纪80年代,万元户了不得。如今因为房价猛涨,百万或是千万后面都不好意思加上“富翁”二字了。很多人说工作只是社会属性,而投资是积累财富的源泉。在房子不再仅仅成为刚需的大城市,买房好像一阵潮流,会受周围人的影响。也许你身边六个人的平均房屋数量,就是你拥有的数量吧。
商场里的实体店换了一茬又一茬,蓄势待发的新店主们,思前想后,没准却默默把钱投进了楼市。将来,沉下心做有意思事儿的人,会越来越少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