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大国格局的形成:长达一个世纪的博弈
不同于二战和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除了法国和德国的敌对关系之外,其他所有大国之间都存在结盟或反目的诱因。也正因为如此,增加了一战前大国博弈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梳理这段波澜不惊的历史。
要想理解一战爆发前的欧洲大国格局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必须了解十九世纪欧洲格局的演变过程。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爆发于二十世纪(1914年),但是这场大战更应该被看做是十九世纪的延续。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完整的十九世纪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发生将“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这种思想带入了普通百姓的心中。在此之前,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仅存在于贵族阶层,但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这两种认同成为几乎所有欧洲人的共识。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十九世纪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大国格局。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塑造了全新的欧洲格局
做为拿破仑战争的最终结果,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英法奥普俄五大国重新划定了欧洲的版图。立足于防止再出现一个拿破仑,五大国形成了一个危机协商机制,即“欧洲协调”;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浪潮,在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亲王的运作之下,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组成了保守的“三皇同盟”;更显而易见的是,为了堵住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传统扩张渠道,维也纳会议决定整合碎片化的德意志地区,建立法兰克福议会,初步形成了一个既可以抵抗外来侵略又不足以威胁其他国家的“德意志邦联”。客观的说,这种以均势为显著特征的欧洲格局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成功,维持欧洲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但是1848年爆发的席卷整个欧洲的民族主义革命打破了欧洲的平静。在这场巨变中,拿破仑三世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惜的是,拿破仑三世是作为一个失败者被铭记的悲剧人物。拿破仑三世有完成其叔叔未竟霸业的雄心,但是既没有他的军事才华,也没有足够的外交手腕。他一心打破维也纳体系对法国的束缚,先是挑起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打破欧洲协调机制,随后又支持意大利统一。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关键时刻却将注意力放到了遥远的墨西哥。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彻底堵死了法国传统的扩张通道,法国也从此彻底失去了称霸欧洲的可能。
1871年德国的统一是欧洲大国格局演变中的一次巨变,对欧洲的历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出现,是自1648年三十年战争以来,在欧洲中部首次出现了一个巨人。幸运的是,在这个剧变的时刻,有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支撑着整个欧洲的局面——德国宰相俾斯麦通过德奥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德俄再保险条约、奥意英地中海条约等复杂的条约体系,打造了一个囊括了除法国外所有欧洲大国的互相制衡的格局。德国则位居这个格局的中心。
俾斯麦和威廉二世
但是,这个条约体系自身也存在致命缺陷,这个缺陷也与德国的政治传统密不可分。纵观历史,德国拥有杰出的军事思维,但却缺少足够的政治思维。在1890年俾斯麦离职之后,这个弊端显现出来。俾斯麦打造的条约体系非常复杂,其中存在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例如德国为什么要同时承诺帮助奥地利对抗俄国和帮助俄国抑制奥地利?俾斯麦原本是借助这些矛盾达到制衡的效果,但是他的继任者,甚至他的当外交官的儿子都无法理解这些矛盾。威廉二世赶走俾斯麦后,打算捋顺这些关系,打造一个以英德和德奥同盟为主线的同盟体系。当时,英国主要的对手是沙俄,此外,英国和法国在非洲也存在殖民地争端。在终止德俄再保险条约后,惊恐的俄国只得于法国形成法俄协约(法俄协约是正式的同盟关系)。德国在寻求与英国结盟的过程中很不顺利。英国的外交传统是排斥在和平时期与欧洲大国结盟的,而且随着德国的愈发强大,英国也担心,与德国结盟后会使德国称霸欧洲。尴尬的是,德国国内也有人担心,与英国结盟会导致德国成为英国在欧洲的挡箭牌。在寻求英德同盟受阻的情况下,威廉二世希望通过证明德国的强大来迫使英国主动拉近与德国的关系,德国的大海军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的英国在波斯、印度一直到远东都在与俄国争夺势力范围、在非洲与法国存在冲突(例如法绍达危机)。被人们忽视的是,英国在当时非常担心一个横跨欧亚的反英联盟的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先后与美国形成特殊关系、与日本结盟、于法国和俄国达成协约(注意,这里的协约不是正式同盟)。这一连串的关系和解再加上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得法国和俄国重新将目光聚焦回欧洲大陆。
在当时全世界几乎被瓜分殆尽的情况下,却有一个地方“幸存了下来”——奥斯曼帝国。但是在欧洲大国重新聚焦回欧洲的情况下,这一局面也很快发生改变。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引发了一场危机。这场危机导致法国和俄国支持下的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为敌。虽然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但这层窗户纸一直没有被撕破,直到1911年意大利侵略利比亚。利比亚当时仍然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这场战争激起了其他地区推翻奥斯曼帝国的风潮,特别是巴尔干地区,先后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法国出于迫使俄国将更多力量聚集到西边从而减轻法国压力的目的更是在巴尔干大力支持俄国。德国也看上了这片存在权力真空的地区,提出修建连接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后来进一步计划将这个铁路延长到巴格达和波斯湾入海口,即著名的巴格达铁路。这样一来就触犯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好在是,两国达成妥协,德国同意英国参与管理波斯湾一段的铁路,这也说明实际上德国与英国达成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妥协是有可能的。但是1913年德国向奥斯曼帝国派出利曼·冯·桑德斯使团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俄国。俄国决定加强与英国的关系(以前只是松散的协约)。双方一连串的外交行为将欧洲各大国全部牵扯到巴尔干。至此,欧洲大战就差一个人点燃火苗了。
奥斯曼帝国版图的变化
通过对十九世纪至一战的欧洲大国博弈的过程进行梳理,我们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方在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时间内相互博弈的结果。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梳理了美国崛起的过程和冷战的过程。进行对比,我发现,一战之前的历史与冷战的历史、德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崛起之间存在几个明显的不同:一方面是,一战没有绝对的主角。除了法国和德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外,其他所有大国关系都可以说是亦敌亦友。这种格局就导致任何国家对欧洲格局都缺乏掌控力。虽然当时大英帝国是老大,但是英国的霸权是建立在欧洲之外的,欧洲本身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各国都没有明确的大战略。正是没有一个拥有掌控力的主角,各国的国家战略都无法起到主导作用。不像美国崛起过程中的门罗主义和冷战时的遏制战略,一战前的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大战略,更多的是对危机的随机应变。这也导致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