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伟:临帖概说(一)
本文为燕山书法家协会培训内容的梳理。
视频编辑制作:李猛
临帖的意义
欧阳中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薛夫彬:书法学习是传统观照下的个性化成长。
王厚祥:写准了一本帖,能把你带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
(一)笔法、结构、章法、气韵、创作等问题,你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问题,你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能够在经典里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研究、学习经典,才能够解决。
(二)学习现代人行不行
1、回答是否定的。
经典,是成熟的、经过历史考验的,禁得住推敲的,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可以“度人”。这些,现代人都不具备。而现代人的东西还没有经过历史的筛选,没有历史的肯定,是一个不稳定的东西,不能够作为取法的对象。如果想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要想感受、体会、享受书法高妙的美,就要老老实实向古人学习。
2、有些人看现代人的好看,看古人的不好看
书法的美,有层次差别,有深层的,有浅层的。初学者,由于审美能力的问题,对深层次的美,还不容易理解。如看赵孟頫行书、文征明小楷觉着好看,看《祭侄稿》、《平复帖》、《爨宝子碑》等,就不容易看出好来;看《多宝塔》好看,看《麻姑仙坛记》、《告身帖》就感觉不好看等。
所以,学习书法,不要用自己的审美,来判断、选择书法学习对象。
学习内容的确定
(一)入门:篆隶楷,都可以。
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篆书、隶书、楷书,结构、笔法相对比较稳定,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而行草书,由于笔法丰富,笔法技术的变化比较大,结构的变化也比较大,就不太容易一开始就能够理解和把握,所以不太适合初学。
(二)碑帖内容
篆书、隶书、楷书中,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任何一个经典,都可以作为取法对象。
我们选定一个经典内容后,要一门深入,不要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本帖写时间长以后,对他的感觉会逐渐的淡漠,不太容易感受和认识到其中的奥妙,这时就容易产生换其他内容的想法。这样,就会流于浅尝辄止,学不到更加深层次的内容,所以一定要坚持一门深入,直到精熟为止。
凭借对一个经典的深入研究,可以解决我们对书法的认识与理解。一个经典,就可以磨练我们的笔法技术。一个经典,就可以打通我们的认识,理解与技术关。
如何临帖
(一)尽最大努力让自己靠近经典。
通过我们的努力学习,在笔法技术、结构规律、章法规律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靠近经典,让我们的技术、认识与感觉,接近经典,提高我们的综合书法素质。
(二)临帖有什么用。
就是用经典的笔法、结构、章法习惯,来建立我们自己的书写习惯,我们原有的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习惯,要完全扔掉。
(三)如何临帖
1、首先要学会用眼睛临帖,学会对经典的细节进行分析、观察、研究,这叫读帖。要学会看。看了,不等于看见。由于观察的不仔细,很多细节的东西,我们看不到,肯定就写不出来,也就到不了手上。这样的临贴是浅层次的,没有深度的,临贴的效率就会很低,就不容易成功。
2、有些朋友临了很长时间帖,但是写不准,写不像。原因就是因为看得不细致,看不见深层次的东西、细节的东西,就弄不明白这个经典的笔法、字法、章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一种糊里糊涂的临帖。
3、准确是硬道理,从局部开始,从笔画的形态开始,用复印机的标准临帖。尽最大努力,发现自己不准的地方,就是进步。
我们看到很多大家临帖并不是很像,比如何绍基临《张迁碑》、王铎临《圣教序》等,启功先生也说“永不能似”。
临帖的准确程度,是书法学习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要求的,很多高手临帖,我们看着并不太像,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需要有自己的想法、理解,所以临的不像,是要有资格的。不同阶段临帖的目标不同,要求也不同。初学时,一张白纸的时候,必须要准,没有其他更好地高效方法。
4、慢就是快。
很多老师在谈到临帖时,强调这样八个字: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开始临帖时,必须要把速度放得很慢,慢到,你不能够再慢为止。这样的速度,能够保证你在临写时,能够观察到临临写的对象,保证你做到最准的状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放慢速度以后,会让我们的手,更加细致地体会那些细腻入微的笔法动作。如果写得快,一带而过,就不能非常细致地体会,临帖就会变得不到位,很不扎实。
具体要观察什么
(字例分析)每一项要做专门的训练。后文待续
撰文:建伟
编辑:见炜
SHIJIAZHAI
十駕齋書法空間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