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经络“是动、所生”病候的三大用处
经络病候是针灸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经络循行内容共同构成了经络学说的理论核心,《灵枢·经脉》篇中有详细论述。对经络病候的认识,特别是对“是动”“所生”两组病候的理解,历代注释家有不同的看法。兹举有代表性的四家列表于后。
下面,本文就“是动”“所生”的理论含义和临床应用提出个人的认识,就正于同道。
1 “是动”问题
“是”为指示代词,指某一经脉系统,如肺手太阴之脉。“动“为变动、异常之意。经文在“是动则病……”之后,列举了一些疾病和证候,表明了经脉异常与病候,在临床上是相互联系、同时存在的。但是,经脉异常与临床证候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如脾足太阴之脉动,既可能出现“舌本强”这个病候,也可能出现“胃脘痛”,或出现“身体皆重”等不同病候。同样,“咳喘”这一病候,既可能出现在肺手太阴之脉动时出现,也可能在肾足少阴之脉动时出现。
临床上如何发现和确定经脉异常呢?这就是审、切、循、按、扪体表的经络检查法,在《灵枢》的官能、论疾诊尺、刺节真邪、周痹、杂病、经筋、经水等诸篇中多次讨论了这种方法。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对有关经脉系统的检查,如经脉循行部位、俞穴(特别是该经的原、络、背俞、募、郄、会等特定穴)出现的结节、条索样肿物、压痛、皮肤色泽异常、局部温度改变、按压局部有陷下感等等,就表明该经脉有了异常,而且往往与临床出现的病候相呼应。
以临床病候为线索,以经脉异常为依据,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分析、判断该病候属于哪一个经脉系统,为辨证论治、选经配穴提供客观依据。
2 “所生”与“是主”辨析
《灵枢·经脉》篇中,在“是动……”段后,有“所主……所生病者……”一段,历代注家用“所生”二字来概括本段病候的意义,即这些病候的发生原因。细考十二经脉的这段病候,主要有三类:一是本经脉连属的脏腑疾病,如五阴经分别主治五脏所生的病候;六阳经及心包经分别主治六腑及心包参与产生、调节的代谢物质或该系统所生的病候(即津液、血液、筋、气、骨、脉方面的疾病)。二是本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候。三是本经脉可以调治的其他病候。这些病候用“所生”是解释不通的。
例如足阳明胃经的经文为:“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从引文中可以看出,“血所生病者”只是足阳明胃经主治的一类病候,狂、疟、温淫、汗出等显然不属于“血所生病者”的范围,而是痰饮、湿邪、温热等引起的病候。但与足阳明胃经脉的功能有关系,都是足阳明胃经的主治范围。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是主……所生病者……”这段病候,应该用“是主”二字来概括,其含义是:本经脉(包括俞穴)主治的病候为……。在文字上与“是动”一段构成了排比写法,更符合古代文章的语气;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了本经脉的主治功能范围。
把经脉病候内容分为“是动”和“是主”两部分,较好地揭示了经脉的反应疾病、治疗疾病的两种作用,对多年来“是动”“所生”之争提出了统一认识的途径;对正确运用病候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3“是动”“是主”理论的临床意义
经脉病候是经络学说关于疾病、证候的反应系统和治疗系统的理论总结。认真研究它,对于深入掌握经络辨证方法,丰富针灸治疗学理论,提高针灸疗效都有很大意义。
认真、系统地检查,确定经脉异常,是临床辨证的重要根据
“是动”病候理论表明,任何疾病或证型的出现,必然伴有经脉异常的出现。前者通过“望、闻、问、切”可以获得;后者则通过对经络的“审、切、循、按、扪”才能确定。当然,临床实践要比《灵枢·经脉》篇中记载丰富、复杂得多。
异常经脉的检查和确定,是在人体自身寻找客观指标的方法,是一种古代的物理检查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细致、深入地研究经脉的主治范围是临床选经配穴的根据
“是主”病候理论表明,每条经脉都有其特定的主治范围。但是,许多具体病候却能够分别属于不同经脉的主治范围。如黄疸(包括目黄)这个病候,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都是治疗经脉。临床上,只有结合各经脉的功能,才能掌握其主治范围,灵活地、准确地进行选经配穴。
正确区分疾病的反应经脉和疾病的治疗经脉是确定标本先后原则的根据
《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经脉是疾病的反应系统,同时也是疾病的治疗系统。但是,一个具体病候,其反应经脉和治疗经脉,并不总是同一个经脉系统。如腰痛这个病候,其反应经脉可能是足厥阴“脉动”,但其治疗经脉往往是足太阳膀胱经。
不应该把反应经脉和治疗经脉混同起来,混同为一,在临床上将导致盲目地针刺反应经脉和反应点、过敏点,贻误病情。国外有人单纯根据疾病的体表反应部位和反应点来确定针刺部位,是值得商榷的。
4病案举例
例1:徐某,女,53岁。1978年8月28日初诊。
患者左面湿疹半个月。近因亲人病故,情志郁结,遂发现左侧头面部有虫行感,肿胀,湿疹,局部痒痛,三日后破溃流黄水,痛苦难忍,夜不成眠。就诊于某医院皮肤科,谓“病毒性疱疹”。曾用中西药物、外敷雄黄软膏等,无明显效果,故来我科诊治。
现症:左侧额部、眼睑、面颊肿胀、破溃,局部有结痂及黄色分泌物,自述奇痒、疼痛,口苦思饮,便秘。苔薄黄,脉沉滑。
经络检查:破溃结痂部位为足阳明胃经循行的范围,三间、合谷、上巨虚等穴有压痛反应,左侧尤为明显,左风池、完骨等穴亦有压痛反应。
辨证:少阳郁结,阳明失其枢转,湿热内蕴,发为疮疡之疾。
立法:清泄阳明,宣散少阳。
取穴:商阳、历兑、风池(左)、外关(左)。
治疗经过:针刺一次疼痛减轻,共治疗三次(隔日针刺),面肿消失,湿疹渐收,痛痒已止,便通眠安。为巩固疗效又诊治一次,予中药三付而停止治疗。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本例病候是足阳明胃经的“是动”病候,经络检查发现阳明经、少阳经有异常。辨证是湿热蕴结阳明,故确定该病的治疗经脉亦为阳明经。选取手足阳明经的井穴,再配合手少阴之络穴外关,手足少阳、阳维脉之会风池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例2:杨某,女,52岁。1983年1月21日初诊。
患者左目视物障碍半年余,近一月加重。素有近视,戴眼镜矫正视力左0.8,右1.2。1982年6月发现左目视物不清,视野缺损(上1/3),有闪光。既往有肝炎、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病史。
现症:左目疼痛,视物不清,头痛,流泪,纳少无味,胃脘胀,夜眠多梦,苔白、舌胖有齿痕,脉弦略数。
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左0.03,右1.2,眼底视乳头正常,黄斑区不清,有水肿,中心及周边有出血点及渗出。诊断“中心性视网膜病变”。
经络检查:攒竹、瞳子髎、风池、会宗、光明、足临泣、地五会、肝俞(左)等穴有明显压痛反应,太溪、肓俞穴扪之有陷下感。表明手足少阴、足太阳经为主要反应经脉。
辨证:肾水不足,肝脉失养,相火上逆,目系受损。
立法:清肝通络,止痛明目,此为急则治标之法。滋补肝肾治本之法当缓图。
取穴:肝俞(左,点刺放血)、风池(左)、外关。
治疗经过:隔日针刺。三次后目痛、头痛基本消失。标证已缓,拟标本兼治,改取太溪、复溜、太冲、建里、足三里、风池。治疗至14次,诸证均好转。眼科检查:视乳头正常,黄斑部无水肿、渗出,陈旧性出血点,无新出血点及渗出,矫正视力左0.1,右1.2,自述视野缺损无明显改善。前穴组加光明(左)、睛明。针刺第18次,视野缺损已消失,但3米以外视物仍不太清楚,余皆正常,获临床显效。患者回原籍而停止治疗,给予滋补肝肾之剂,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的主要反应经脉在手足少阳和足太阳三经,治疗经脉以肝、肾两经为主。所以治标以阳经为主,治本必取肝、肾两经。只有结合辨证才能灵活、准确地选择治疗经脉。
经络是否存在?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经络具有怎样的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具备怎样的功能?这些关于经络的基本问题是经络理论的根基,如果这些基本问题得不到明确的回答,难免引起人们对经络理论的质疑。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则需要我们追朔经络的本源,从最早出现这一名词的古代医籍中去寻找答案。
分析探究古代人们认识并形成经终理论的源头可以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有三大来源:一是古代解剖学的实践与发现;二是临床实践验证所积累的大量经验;三是古代哲学对于人们认识生命现象的影响。
1古代解剖学的启示
解剖这门学科,人们总以为是现代科学的产物,其实它在中国的起源很早。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体结构的秘密已经开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们对人体的一些生理现象常不能理解,而一些病理现象又使他们感到恐惧,从而普遍形成神的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却常用石刀、石斧剖开动物的体腔,或在部落间发生战争时,会看到残肢断体和开肠剖肚所呈现的人体内部构造,而初步了解动物和人体的解剖知识,这为古代解剖学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的材料。这些古代中国人的解剖实践在考古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确切的证据。比如三千年以前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中,有不少与人体结构和医学有关:如“儿”字象征小儿头颅未合;“孕”字为人大腹之形,且有子在腹中;“盡”字为肚子里有寄生虫的意思。这些象形文字的创造是以当时人们对人体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
除此之外,古人的解剖技术成就也在一些史学资料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在导论中我们曾经提到《史记》中记载了俞跗的神奇医术,这些记载中有一系列关于人体结构的专业解剂词汇,就此而知当时对人体的皮、肌(肉)、脉、筋、骨等组织已经有清楚的认识;对胃肠、五脏的正常状态也有了明确的论述。如果在《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没有与此相当的人体解剖学成就,是不可能出现这样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关于人体结构的描述的。实际上,在汉代,我国的解剖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了。《汉书·王莽传》中有对囚犯进行解剖的记载,并且有医生和画家在场做记录,对身体结构进行绘画,用竹签在组织间隙进行探测。
《内经》中已经正式记载人体解剖的有关内容。“解剖”两字最先出现在《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此外,《肠胃》《经筋》《骨度》《脉度》等篇,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门篇目,其中对人体骨骼、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书中一些解剖学的名称,主要脏附的命名,到现代还在应用。例如:《灵枢·肠胃》叙述了消化道中各个器官的长度并对胃肠道的形状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绘。
古人对血液与心脏的关系已有所认识,“诸血者,皆属于心”指出血液是受心脏控制的。“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段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血液的流动是周而复始,如环之无端,已经包含有血液循环的概念。
由上述史料可以看出,中医学的理论在奠基时期就有着解剖实践的基础,尽管这种解剖在今天看来不够精确。古人在认识论上受到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影响,尤其是阴阳学说的影响,在解剖实践中除了发现脏腑器官等有形结构的状态,并加以详细研究之外,更加注意到在这些器官、组织之间还存在大量的缝隙结构,而且注意到这些缝隙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形成丰富而庞大的遍布周身的网络。《灵枢·经脉》将其描述为“伏行于分肉之间”,称之为“十二经脉”。
正是基于《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论述,经络医学提出经络是皮、脉、肉、筋、骨等有形组织所形成的缝隙结构,而不是皮脉肉筋骨本身。所谓十二经脉所在,乃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明确了十二经脉主干路径的缝隙结构是固定在特定的肌肉缝隙之间的。许多关于经络结构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
2临床实践的验证
与解剖实践相比,古代医者的临床实践更加丰富,《内经》等古典医籍对经络的认识便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近年来,有关专家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一些记载有关经络临床观察的早期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的循行路线,并涉及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种是灸法,一种是砭术(即用石器治病的医术),另一种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就是施用这三种医术时借助的治疗部位和途径。
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既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也发现了人体某些体表部位被刺激后会发生沿着一定路线感觉传导的现象,现代人称之为“循经感传”。在古人当时的临床实践中,同样也发现砭石刺激、艾灸可以引起经络感传。《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可以看出,当时针灸临床已经将出现循经感传作为一个产生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了。
另一方面,经络理论与藏象理论“有诸内者形诸外”具有相同的研究思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古代医者逐渐发现任何临床症候的出现一定与某条经络运行气血功能异常存在特定联系,如临床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的症候,而前臂肺经路线也相应出现酸胀疼痛的经脉异常现象,自然将肺系的病症与肺经异常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经络病候的内容。后又逐渐增加相应组织、器官、情志等功能的异常,同时还区别虚实症候;这些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形成了十二经“是动病”“是主病”及络脉病症、经筋病症、奇经八脉病症等内容(见《灵枢·经脉》)。经络病症理论的丰富完善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既造就了中国哲学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个性。中国哲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相应”的观点,代表了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境界,比之后出现的西方哲学更加关注到自然规律对人体的影响。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界的一切变化的规律都会在人体重演,人体生命现象中包含大量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过程。认识人体的同时在认识自然,反之亦然。人体所有的组织缔造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类似的表现,同样也可以用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现象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间万物皆有法度。天有四季六气之变,人体亦有与自然相应的时间节律,脏腑功能随时间节律各有所旺之时。人体经络亦是如此,必要遵循自然的发生发展规则。经络是自然界产生的,是物种在长时间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
经络本意
人体“脉”的特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指其为具有特定关联性的通道,二指其中有丰富的能量物质在流动、交换、灌渗,并发生代谢变化。这是古人阐释经络概念的重要观点,也是经络气化作用产生的物质基础。
脉可以分为经脉和血脉两类,经脉的含义要比血脉广。
在理解经络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河流的形成及其结构来做比喻,较为形象地认识经络的本来含义。
1 河底及河岸两边的山石树木
河岸及河底乃自然形成,绝非平整光滑的结构。水草有苹、繁、蕴、藻之分,树木亦有松、柏、梓、杉之不同,山石泥土之成分更是千差万别,以此可喻构成经络的皮、肉、脉、筋、骨等各类人体组织结构。
2河道
河道喻为经络通道,为皮、肉、脉、筋、骨等人体组织结构之间的缝隙。由于其周围组织的形态不同,所形成的缝隙亦有高下宽窄、浅深曲直、平坦崎岖之变化,形成了河、涧、溪、沼、滩等不同形态。
3河流
河流即河道中运行的水流。河流由于其来源的不同(或来自雪山,或来自地下泉水,或来自天上雨水),成分的不同(所含矿物质、氧含量及离子的种类),洁净程度的不同(或清或浊),以及河流蓄积的势能的差别,而形成不同的流速、流量和流向。以此比喻经络通道中运行的气血,包括身体内各种体液(包括组织液、淋巴液、细胞间液等),其复杂性更在河流之上。
4码头
码头即河岸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可以进行客运或货运停靠的部位。可喻为能够输注经络气血的腧穴,与周围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凡是腧穴部位,解剖结构必然有其相应的特点。
通过以上比喻,便不难理解经络、腧穴的原本含义了:经络就是由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皮、肉、脉、筋、骨所构成的缝隙,腧穴则是其中具有特殊构造的点位。经络、腧穴并非皮脉肉筋骨本身,这正像自然界的河流一样,如果挖掉河两岸的岩石树木就根本寻找不到所谓的河道了。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综上所述,经络理论的形成有着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有着自己独特完整的思想体系,包括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先进性的古代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说,经络理论的产生高度融合了解剖、临床及古代“天人相应”的哲学观,确定了中医认识人体的独特视角,是古人对于东方文明发展的一份巨大贡献。
内经经络症候系统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肺手太阴之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鼻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珍,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心手少阴之脉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