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梅江镇太平户口村: 项鲁天居住过的地方

走进梅江镇太平户口村: 项鲁天居住过的地方

太平户口村位于梅江镇政府驻地西南8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太平户口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半山区。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0.3亩、山地2372亩。下辖太平户口、项宅和活龙头3个自然村,有9个村民小组,233户,761人,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高粱、蔬菜和金丝草为业。

太平户口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世居项姓,据《浦阳项氏宗谱》载:宋端平二年(1235年由睦州迁入此坞定居,原村名为大尾坞口,因纪念先祖曾官婺州,落户太平乡,遂称此处为太平户口。有村民小组5个,124户,422人,耕地124.3亩。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高粱、蔬菜和金丝草,并栽培用材林为业。村中有项氏横和堂等古建筑和古银杏树一株。

项宅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面30米。世居项姓,与太平户口村同宗,旧时为同一村落,村以姓氏得名。原名项村,后改名为项宅。有村民小组3个,81户,251人,耕地108亩。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高粱、蔬菜和金丝草为业。村中有项氏宗祠等古建筑。

活龙头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面60米。世居两姓,倪姓宋末自倪大村迁入,原村名下龙头,后迪塘钱钱氏迁入,改称为活龙头,又称活垄头。有村民小组1个,28户,88人,耕地40亩。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高粱、蔬菜和金丝草,并栽培用材林为业。

据太平户口村《浦阳项宅宗谱》,主修:项延壁。宗族堂名圣师第。版本为民国戊子年(1948)圣师第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此为第二十一次修,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二世,排行字为:创。共十五卷,计十八册,线装本。

卷目内容:卷一(上):重修谱序、源流小引等;卷一(下):复祠田记等;卷三至卷四:世系图;卷五至卷十五:行传。

始祖为项荣,北宋时迁居婺州。

始迁祖项良,字仁,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由睦州迁居浦阳通化(今兰溪白沙太平户口村)。

本支派排行字为:柱旺富仁义礼智信积庆传芳质有余诚祖功恩泽厚创业树宏图。

珍贵资料有:宋濂题“项氏家牒”、《学士安世公像赞》,文天祥、刘基《谱题》。

活龙头自然村钱氏,据梅江镇迪塘钱村《钱氏宗谱》,宗族堂名为仲富公堂。本谱有二十八卷,首一卷,为民国壬午(1942年)仲富公堂重修,木活字本,计30册,线装本,此为第三十一次修本。 
  始祖:钱镠,字真美,吴越王,唐五代时居杭州;北宋初,钱昭,钱镠四世孙,由杭州迁居金华;钱隐之,钱昭之子,字舜逸,宋景德年间(1004——1007)自金华迁居浦阳县通化乡湖塘村,今兰溪梅江湖塘村;始迁祖:钱逵,宋神宗时由湖塘村分迁白沙迪塘钱村。明正德年间迪塘钱暹入赘繁衍成族。

本支排行字为:千尊 茂瑞之浚鸿 常行建盈振 智富宁忠孝 允彰也敏 可延明师 道崇先圣 惟士为能 家安国正

本谱始修于宋代。世系修录至第五十世,排行字为正。

卷首:家宝;卷二:钱氏宗祠之图等;卷三、卷四:祖像并传赞引等;卷五:钱侯传等;卷六至卷二十:世系图;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六:行传;卷二十七:填图引等;卷二十八:蒋塘山下墓图等。

本支名人:北宋工部尚书钱遹。

活龙头自然村倪氏,倪氏,据前倪《龙池倪氏宗谱》。

本谱为1991年鉏经堂重修电脑打印本。本谱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五世,排行字为:成。共一卷,计一册,线装本。

卷目内容:锦堂前倪考、前倪内外传、景诗、厅新建记、传记、世系图。

始祖为倪盈,唐代时为回图令,遂由吴兴迁居浦阳之保安岩。

始迁祖倪宗,字仁稠,唐五代时自浦江迁居兰溪龙池倪大村,后分支分迁前倪等村落。

本支排行字为:(自二十三世起)一朝应蒙尹府周望允宪安邦成儒有贵德智体禄。

项鲁天(1929年12月—1974年7月26日),曾用名项适天,笔名鲁地,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横山塘村(原属浦江),为了求学方便,少年时期,他与母亲陈银桂居住于白沙太平户口村。

1935年2月—1941年7月,项鲁天在浦江县白沙镇复兴小学、通化区中心小学及浦江县私立育才小学读书;1943年9月—1947年5月在江西省立上饶简易师范学校读书;1947年5月,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7年9月—1948年7月在上海私立立人中学读书,期间又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为逃避白色恐怖到南京,在表舅曹聚仁帮助下,就读于南京市暨南中学高三年级;1949年6月起在浙江省干部学校第二部学习,结业后分配工作,先后担任省干校的分队长、教育干事、组织干事;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起,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校刊室主编;1958年反右运动中,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下放到义乌市佛堂、杭州上泗公社等地参加劳动改造;1961年10月摘去右派帽子,恢复工作。

项鲁天早期作品《迎春花》,出版于1949年1月,正文42页,约22000字,由红旗社出版。这是一本迎接新中国解放的诗文合集。《三国演义论集》收论文8篇,署名鲁地,由东海文艺出版社1957年8月出版,正文96页,约62000字,印量17000册。期间项鲁天以特约记者、评论员的身份在《文汇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了大量文章。

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项鲁天忧国忧民,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内,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勇敢地同“四人帮”一伙进行顽强的抗争。当时的极左路线,把项鲁天定罪为“反革命集团”首犯,1974年7月26日,项鲁天宁死不屈,大义凛然,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

北有张志新,南有项鲁天。资深记者、著名作家柳白说,项鲁天博览群书,他认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生存的极致,因此才勇于为其信仰赴汤蹈火,他超大的胆识以及为真理献身视死如归的精神,与识时务为俊杰的生存之道,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1983年1月2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83)2上字2号宣告“项鲁天无罪,予以平反。”1983年3月25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1983—22号)文件确定:“恢复项鲁天同志党籍,恢复国家行政工作人员行政18级待遇办理后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