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逆转”也是“求真”的历程

  虹野:“逆转”也是“求真”的历程

  文/虹野

  看到中国青年报编委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写的《你我就在各种逆转中一惊一乍娱乐至死》,文中谈到新闻“逆转”不仅让新闻变异,也使某些人心态变异,出现了一种病态的“新闻审美”和报道预期,看到一条新闻之后,总是将信将疑,总觉得“说不定明天就会出现大逆转”,事实会被颠覆――这也是“逆转”这种新闻病毒所产生的恶果,对媒体公信力的透支,人们不相信媒体的报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眨眼事实就完全颠覆了,叫人如何相信媒体的判断。当以这种“逆转想像狂”看待一切新闻时,眼中就没有了事实和是非,而是无根据地怀疑一切,想像着所有新闻背后都有反转可能。

  在这里首先对曹老师的“求真”务实的职业操守表示赞赏,但却对于新闻“逆转”会透支媒体公信力不敢苟同。

  首先,新闻媒体追求事实和“真相”,但是社会事件的复杂程度再加上利益相关者有意无意的掩盖真相,使得个人甚至单个媒体都很难发现“庐山真面目”,而新闻又具有时效性,单个媒体总是会把自己看到的“真相”及时的公布于众,这个所谓的“真相”未必就是“真”的,故而“逆转”并非媒体人的职业操守故意造假的问题,“只缘身在此山中”。故而,“求真”不是一个媒体盖棺定论,而是多个媒体努力的过程。

  其次,不管新闻“逆转”多少次,最终“真相”总是在媒体人的不懈的挖掘的过程中,不断的逆转中露出了“真面目”。“求真”是需要时间的,新闻的时效性和追求“真相”的过程就产生了矛盾,媒体总是及时的把自己看到的“事实”公布与众,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个人的参与,“真相”被一个一个“事实”勾勒出来,没有这些被“逆转”的“事实”或许“真相”就很难被勾勒出来。

  再次,或许在新闻“求真”的过程中,有不少新闻媒体以及自媒体会标新立异以“逆转”为名吸引眼球,或许曹林老师对这种现象比较诟病,认为这些个媒体透支了整个媒体的公信力。而事实上则不然,不管各种吸引眼球的的“逆转”层出不穷,可是很多事情的真相总是以非常快的速度被揭开了,这种速度和准确度是过往任何无论多么权威的媒体都无法做到的。而这一切都归结为参与的媒体、自媒体和个人更多,从各自的角度看到的“事实”更多,或许被一个一个类似于盲人摸象的“逆转”越多,“真相”就距离我们越近。故而“逆转”更多的代表媒体自身矫正的能力。即便是有些许不良媒体虚拟事实吸引眼球,但是在媒体整体群策群力之下也宛若骄阳之下的残雪不堪一击。所以说,“逆转”并没有透支媒体的公信力,顶多透支不良媒体的公信力,正是这些“逆转”反而使得公众更加相信任何的社会的阴暗面都无法面对媒体的力量。这也是近些年来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

  最后想说的是,“求真”是公众的需求,也是新闻媒体存在的必要,但是总是有那么一股力量在掩盖“真相”,这股力量往往最接近“真相”,单个媒体很难抵御,而互联网却提供了一个让所有媒体凝聚在一起的平台,正是这个平台凝聚了媒体的力量,才使得“蜂群思维”成为现实。我们不苛求每一个媒体都是“权威”媒体,也不苛求每个媒体能够揭露每一个事件的真相,只要媒体作为一个共同体总是能够揭露所有事件的真相,使得鬼魅魍魉无处藏身即可。当然如果个体媒体透支自己的信用虚拟事实,当公众抛弃它的时候那后果当然需要自己媒体来承担了。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