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文在线」承载:笔力矫健成一家——李东阳及书法作品

李东阳

当看了下面这幅跋首的作品,小编相信,这篇文章您会全部阅读完的!最后一幅还是惊喜!

李东阳《怀素自叙帖跋首》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东阳《怀素自叙帖引首》 篆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为《怀素自叙帖引首》 篆书,用笔圆均劲健,结字匀称疏朗。

明王世贞:“涯翁篆胜古隶,古隶胜真、行、草”。明詹景凤《詹氏小辨》云:“东阳草书,笔力矫健成一家,小篆清劲入妙。”告老家居时,请求诗文篆者,填塞门限,欲得其墨宝。

李东阳《怀素自叙帖跋尾》行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笔力矫健成一家——李东阳及其《李白诗二首草书卷》

文/承载

编辑-闻是

明代的书法艺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当时众多的书法家中,李东阳是一位值得注意的人物。

《李白诗二首草书卷》

李东阳(一四四七——一五一六),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原籍湖广茶陵(今属湖南省),以「戍籍」居住北京。他自幼聪慧好学,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七、八岁时已能讲《尚书》大义,因而得到皇帝的召见,「命入京学」。十六岁考取举人,十七岁便中进士,十八岁起入翰林院,虽「职在讲筵」但常常借此阐发政治主张,逐渐引起皇帝的重视。中年以后,进入内阁供职,由礼部、户部、吏部尚书,一直做到谨身殿、文渊阁、华盖殿大学土,担任实际的宰相职务达十五年之久,对明朝弘治、正德时期的封建政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李东阳又擅长诗歌、散文,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在创作上比较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对明初「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粉饰太平的「台阁体」,有所冲击,从而开辟了「真诗复生」的新局面,对后来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一派的文学创作倾向,不无启发。

李东阳在书法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堪称道。他从小习字,「四岁能作径尺书」,举为「神童」,誉满京师。其后,篆、隶、行、草,无一不精,对于篆书的钻研,尤其用力,即使是在繁忙的公务中,亦不稍懈,因此取得显著的成绩。他曾在《与杨邃庵书》中说;「至于笔墨点画,未尝有百日之功,今日所写,明日已不欲观,以为常病。此病不差,未可以言进也。独篆书法颇觉顿悟,此业若成,则于前辈不敢多让。别后所得,唯此一端。」(《李东阳集》卷十四)可见他对自己的篆书相当自许。

当然,所谓「顿悟」,若非朝夕揣摩,勤奋研习,「悟」又从何而得?作为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李东阳的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或墨迹,或刻石,流播既广,影响亦大。邵宝容在其《春堂集》中提及「公德行文章重天下,其书在金石者,天下之人重之若珪璧琬琰」。《明史》亦记载,李东阳年老「罢相居家」后,四方来求诗翰墨迹者,往往「填塞户限」,以致应接不暇。

然而,由于李东阳的政绩、文名,时人仰慕其书法,大多借刻帖以传,因此造成许多误会,认为李书「刻石者乃多有一种习俗之气,是以评者多不与之」(《墨林快事》)。对此,邵宝容曾指出:「刻工有高下。故其精神之妙,或不能无异。公尝谓近时京师唯阎杰刻为第一,汴梁郝升篆文亦颇合古意,后寄示《扬州琼花诗》,不知何人刻,又极称许,余皆未满公意。刻工之难,有如是哉!」《春堂集》)看来,当时某些刻工的「粗制滥造」,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李东阳书法艺术的本来面目。明代「帖学」流行,刻工的高下而影响书法的优劣,这已是后世评者所公认的了。因此,要领略李东阳书法的真趣所在,还须从其传世墨迹中去寻找。

「天涯」

此次所展示的《李白诗二首草书卷》,是李东阳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卷为纸本,纵二七·五厘米,横四0二厘米,首尾共三十六行,每行三或四字不等。卷末款作「长沙李东阳」,未署日期,从其书风来推测,约为中年时的作品。

「李东阳印」

起首钤「天禄阁」长圆朱文印,款后钤「西涯」朱文印,「李东阳印」白文印。卷中所录李白诗,一为《携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园中》,一为《早春寄王汉阳》。二诗均见于今本《李太白全集》清·王琦注,中华书局版),但文字略有出入,或所据版本不同之故。因书写时笔误,卷中个别文字有颠倒、脱漏。另外,《早春寄王汉阳》的第七句中,残破五字。

此卷的书法,精妙处在于笔墨的运用。其行笔常为中锋,时而挺劲如虬枝,时而细柔如毫发,起落收煞,有顺有逆,纹转迥复,左顾右盼,由此生出无数遒丽柔韧的线条,楚楚动人。其体势结构,变化多端,疏朗处可以走马,茂密处而不通风,或张或弛,饶其韵律。其墨色滋润清丽,浓墨处无臃肿之感,燥笔处无枯乾之状,似湿欲干,似干还湿,给人以酣畅淋漓,流转飞扬的艺术感受。

对于李东阳的草书,后人颇有甚为恰当的评价。如詹景风说:「三东阳草书,笔力矫健成一家。」(《詹氏小辨》)一矢中的,概括了李东阳草书的奥妙所在。《墨林快事》中记载李东阳草书作品《苦热行》时则说:「长沙公大草……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拔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态。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滓渣以出。」不仅描述出李东阳草书的美感,还揭示了李书不同于他人的特征,由此更突出李书的魅力。其实,李东阳的草书,得力于篆书。遒劲多变的线条结体,滋润秀朗的墨色,都与他擅长篆书有关。所以邵宝容说:「公真、行、草书,皆从古篆中来」(《春堂集》)。甚至还有人认为,李东阳「篆胜古隶、古隶胜真、行、草」(《弇州山人稿》)。

不仅如此,李东阳还注意从其它方面汲取营养,以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力。他在《书马远画水卷后》中写道:「……马远画水……状态各不同,中间江水尤奇绝,出笔墨蹊径外,真坡老所谓活水也。吾不识画格,直以书法断之。」(《李东阳集》卷十五)尽管李东阳颇为自谦地说「不识画格」,但他以书法中所获得的体会来评价马远画水的妙处,同样相当确切。可以想见,图中那连绵无尽,起伏有致的涟漪、波涛,必定能够给李东阳的书法创作带来许多有益的借鉴。那么,我们在欣赏《李白诗二首草书卷》时,是否也能领悟书家的良苦用心呢?笔者以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认识李东阳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的原因。

李东阳《马远水图卷引首》 篆书 纵26.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马远水

李东阳《马远水图卷跋尾》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马远画水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艳。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吾不识画格,直以书法断之。 长沙李东阳

(0)

相关推荐

  • 李东阳书法到底是什么水平

    2019-08-01 15:37:41·书法密码 李东阳是谁? 更多人知道他是明中期内阁首辅.大诗人.文学家,其书法家的身份并不明显. 然而,在今年春季的纽约和香港拍场上,两件李东阳书法的热卖,让不少 ...

  • 明|李东阳《草书杂诗卷》

    明|李东阳《草书杂诗卷》

  • 「昔文在线」赵春青:北魏正光五年《侯掌墓志》简介

    北魏正光五年<侯掌墓志> 闻是启用「昔文在线」,在于掘地三尺,把往昔的好文.好字.好画,挖掘出来,呈现给各位文友分享.各位且看且珍惜.一起进入「昔文在线」吧!网友们如有好文,请推荐给我们! ...

  • UC头条:「昔文在线」尹连城: 吴玉如论书法简注——论技法

    吴玉如论书法简注 辑注/尹连城 点击加载图片 编辑_<闻是> 点击加载图片 吴先生 吴先生名家琭,字玉如,中年号茂林居士,晚署迂叟.是我国著名学者.书家.毕生作育人才,曾任天津南开大学教席 ...

  • 「昔文在线」倪元璐草书尺牍墨迹释文

    倪元璐 像 倪元璐草书尺牍墨迹释文 整理编辑-闻是文化 为方便朋友对此草书作品每字的认识,释文按图片的文字对照排列!!! 前月初七,锦二舅到,得家报平安.又听 锦二舅抵掌欣欣所称 母亲胜健清安之状.喜 ...

  • 「昔文在线」潘景年:笔势刍议

    笔势刍议 文/潘景年 编辑-闻是 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势」的概念可说是相当重要的.「古人论书,以势为先.」(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夫人之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工」,(唐张怀 ...

  • 「昔文在线」二十八将军斋印选

    二十八将军斋 二十八将军斋印选 我国文字的考证学,晚清人才辈出,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推动了学术的开展,吴大瀓就是其中卓有成就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他收藏丰富,曾将铜器,鉨印.石 ...

  • 「昔文在线」张树侯《书法真诠》注译(节选二)

    张树侯<书法真诠>节选 整理-卫毅,注译-味琴,编辑-闻是 张树侯(一八六六--一九三四),名之屏,安徽寿县人.擅诗文,工书画.篆刻,又能刻碑.早年曾与宋教仁.商震等同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革 ...

  • 「昔文在线」秦化江:四川博物馆藏祝允明《自书诗卷》赏读

    祝允明自书诗卷 文/秦化江 编辑_<闻是> 明代帝王大都酷爱书法,以书法自娱.丛帖汇刻之风尤胜于往昔,整个明代盛行帖学.明前期的台阁体书法,流行了近百年,日趋表现为板刻.僵化,使书法失去了 ...

  • 「昔文在线」张森:隶书的用笔和结体(上)

    张森 壬辰(2012)年作 隶书五言联 立轴 对联(来自网络) 隶书的用笔和结体 (上) 文/张森 编辑_<闻是> 隶书是古代为了文字书写简易速成的需要,由篆书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它的产生 ...

  • 「昔文在线」张森:隶书的用笔和结体(下)

    隶书的用笔和结体 (下) 文/张森 编辑_<闻是> 隶书的结体 集点画成字,要使字中的点画疏密相称,布置得宜,生动活泼,这就要研究字的结体. 各种字体的结体各有特点,但总的原则还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