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斜街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厮人不堪言,
吆酒催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倾有泪,徒迷花寥我无缘,
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出宣武门往南,路西第一个胡同儿就是上斜街,其往西南顺下去叫下斜街,其西口儿还连着西边儿的三庙儿(街),这一趟街的历史怕比北京城的还要长,从唐幽州城,到辽南京城,再到金中都,这儿曾是商业繁华地带,特别是东口儿这块儿,在清末依然门市林立,五行八作全有。
(上斜街及周边旧时寺庙分布图)
(照片的左侧画面外就是消防队,曾经头庙所在地)
(曾经的二庙旧址)
(三庙这儿都拆盖成楼了)
起头儿该说的就是东口儿往里,曾和宣武门西河沿儿街交汇的这三角儿地处,明成化年间就建有关帝庙,坐西朝东,又叫头庙,在今消防队所在地。往西到了街的中部,现在的111号,坡儿上的院子,也曾是一座关帝庙,是二庙,早已成为居民院儿。第三座关帝庙在三庙街23号,三庙街名称的由来就因为它,俗称三庙儿,上世纪四十年代就没了。
(以上三张照片儿,您可看见胡同儿两侧的房屋都在高台阶儿上)
这趟街斜,都说是河流故道改建而成,但我也实在没有找到曾经的北京水系图中有这么一条河,倒是街的北边儿曾经有的宣武门西河沿儿的北边儿是曾经的护城河,西河沿儿之所以在东边儿与上斜街相交汇,就因为是顺着护城河的缘故,顺治门(宣武门)是建有箭楼儿和城楼儿的,中间有瓮城,向南是凸出来的,所以护城河也是在这儿向南拐了个弧度。倒是为着防着护城河发水冲向城外,这一片的地势垫得也高,院落房屋都建在坡儿上,院子进出都有台阶儿,如今也改建了坡道,方便老街坊邻居们出入。
(曾经东莞会馆的院子)
(曾经番禺会馆的院子,龚自珍曾寓居过)
宣南就是会馆集中地,这儿也不例外,清乾隆朝往后,逐渐有会馆成立,都在街的南侧,从东往西依次有河南会馆、吴兴会馆、太原会馆、四川会馆、番禺会馆、东莞会馆、山西会馆。
亦有名人祠堂、故居于此。明天启四年敕建的三忠祠,是纪念抗清的三位官员,在金井胡同儿的西北,如今康乐里小学所在。龚自珍曾住番禺会馆;东莞会馆那院儿曾是年羹尧生活过的;清代汉学第一人阎若璩曾住在太原会馆;高君宇和石评梅就是在太原会馆的同乡会上相识的;也还曾有不少清代的文人志士寓居于此。
走在街上能感受到阵阵古风,这些个名人轶事增添了色彩,但更重要的是寻常百姓的生活,一代代一辈儿辈儿,才能有浓厚的历史沉淀与传承,以及那种鲜活的姿态,它是城市,它是街道,它是社区,它是一条生活的胡同儿、院落、房屋,有了人才生动,才有生气儿,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是能够原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的条件的。说人恐惧到极点时就是胡说嚷嚷,我说改善和保护人们居住生活环境的最简单粗暴的措施就是拆旧盖新。
走着,听着老街坊们相互打着招呼,站着闲聊,透着那股子热乎儿、亲熟的劲儿,以及那熟悉的语音语调儿。那会儿广内青少年之家在上斜街里的小巷儿中,放学后就会穿过三庙儿来这里,那会儿不叫课外班儿,都是各种兴趣小组,因为名额满了没能上成航模组,进了报务组学习发电报,成天介听嘀嗒分别用.-写出来。那谁,那什么,等赶明儿个穿越回去也封您为尿嫔住嘀嗒宫。
行吧,一说一乐儿,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希望这些个旧的历史街巷能继续它的生命和生活。
(上斜街中段儿向西)
(上斜街西口儿向东)
(上斜街西口儿,画面右侧是下斜街,近前的宽马路是三庙街-我们就叫三庙儿)
(上斜街周边示意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