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很好,只是不适合我

时隔十几年,依然有朋友跟我聊起,当年的我在面对一场人生重大机遇时作出放弃的选择,大多深表遗憾,口径几乎一致:“如果那年你选择离开,过得一定要比现在好很多。”我只是不置可否地笑而不答,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因此后悔过。这些年来,耳闻目睹过世间百态,早已认定,那种名利圈里的生活,并不是我所能忍受和接纳的,借用一部电影中主人公的一句话来说:这些都很好,只是不适合我。

这个世上,对自己当下生活状态与境遇表示满意的,应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去羡慕与向往另一种生活,但是,很少人会去想,那种生活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比如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人都觉得我的工作非常轻松,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日不晒,雨不淋,一天的工作无非是随便张张嘴罢了”,所以母亲常常因为我对家事的推诿塞责而心生不满,直到我而立之年有了孩子,她初次来到我的单位宿舍帮忙照顾,才算彻底改变看法。我在夜色还未褪去的凌晨出门,万籁俱寂的深夜回家,中途往返宿舍几次,总是行色匆匆,疲惫尽显。我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让她恍然明白了一直以来对我的误会,感慨之余,自此便多了几分理解与怜爱。

想必许多人和我母亲一样,从肤浅的表面去解读他人的生活,而对自己境遇不那么满意的人,还会时常拿对方的某些优势对照自己的劣势,继而丧失原本尤为珍贵的生活热情,产生沮丧与怠惰,甚至内心涌现难以名状的自卑与自弃感。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亮丽表层下面,都有太多不为人知的东西,或许是他人难以企及的背景与机遇,或许是饱蘸血泪心酸的坎坷经历,或许是违背自己本心的人情世故。

老家的小镇上,有一个修车师傅,二十几年来一直待在那条陈旧的街道上,过去修单车,现在修汽车,要说还有什么改变,不过是随小街扩建从这头搬到了那头,不过是由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摇身一变为满头银丝的半老头子。春节回家,因为车轮胎扎了钉子,我才在一种恍若隔世般的感觉中再次造访他的小店,较二十几年前,店里只是多了几件稍显时代感的家具和电器,其余几乎雷同。地面沾满深褐色的油污,各式各样的工具摆放一片狼藉,大大小小的旧轮胎,在门口堆积如一座小山。

年过半百的师傅戴着老花镜,蹲在地上,正埋着头专注地忙着手里的活计,见我进来,热情地打起招呼。显然,他已不认识二十几年前常来他店里修一辆破烂自行车的我,而我却在这个简单的照面中,却倍感熟悉和亲切。眼前的他虽已显出老年的沧桑,但依然如当年一样平静,热情。修补轮胎过程中,我们之间有过一番简短攀谈,于是得知了他近年来的境况,两个儿子在城市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房子安了家,且三番五次要他过去一同生活,但都被他果断拒绝了。我笑着揶揄他,有福不享,干着这又脏又累的活,这不是自找罪受吗?他笑了笑回答道,城里的生活,我可过不惯。云淡风轻般的话语里,我听出了他的自在与淡然。那一刻,老师傅手中各种工具和零件的叮当响声,与他轻轻哼唱的小调,在交错杂乱的空间里,汇合成一曲动听的音乐。

很多时候,我们会如此这般,去错误地解读他人的生活,其实,那些花前月下,风花雪月,那些锦衣玉食,宝马香车,那些灯红酒绿,夜夜笙歌,那些众星捧月,威风八面……都很好,只是不适合我,同样,自己在不那么如意的境遇中,已然习以为常,在种种艰难曲折中游刃有余,这些,他人也未必能够适应。有一份这样的心态,自然也就活得更平静与坦然,少了许多烦恼与不安。

与其心怀艳羡,做他人生活的旁窥者,不如心无旁骛,做自己生活的英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