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92人争一个岗位,期望合理才会海阔天空

最近,不少人跟我说,感觉自己发展遇到瓶颈,跳槽也找不到好机会。

分享一篇涛哥以前的文章,希望大家用正确的心态看待职业发展。

很多人在求职中遭遇困境,往往是因为对理想工作的期望太高,但现实中却无法得到满意的机会。

一般而言,当某人打算跳槽时,首先会想哪些公司、哪些职位是愿意考虑的,然后就开始想期望的薪酬啊、职责啊,甚至会想到未来将如何开展工作。

但事实上,这些想法常常不切实际,你想去知名企业可对方未必看得上,即使简历符合要求,市场上可用的人选那么多,凭什么偏偏选你呢?

猎聘网报告显示,地产行业人才竞争位居各行业之首,平均每个职位有92人投递,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百里挑一。

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求职都是公司在选你,而不是你选公司。


一、想去名企,背景够不够?

一位做室内的女生问我说,很想进万科,但投简历杳无音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看了她的简历,大专毕业,在设计事务所做了几年,参与了不少知名地产项目。

她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任职的公司在业内小有名气,合作的都是大牌房企,想在甲方谋个职位应该不难。

并且她特别钟情万科,还希望能在一线城市,曾有万科某二线分公司联系她,但她觉得太远就没去面试。

我告诉她:“你想太多了!以你的背景,能进知名甲方完全是低概率事件,万科没给你回复是正常的,既然联系你了,再远的机会都应该抓住!”

1、甲乙方工作内容差别很大。从乙方招人需要经过培养才能胜任,因此多数公司会优先看甲方背景的人才;

2、看乙方也一定找最好的人。学历是基础,对经验的要求则更高,比如设计院副所长到万科一般也只是做资深经理;

3、室内设计在地产是小专业。岗位数量和流动性低,每年招不了几个人,人才选拔更加慎重,要求高且竞争激烈。

听完我的分析,她意识到自己对职业的期望过高,而背景却缺乏优势。并听从我的建议,有任何机会都认真对待,而不再心高气傲的挑挑拣拣。

与其类似,很多人想进知名企业,但自身学历、成长速度(年龄)、职业经历等方面却不够突出。

好高骛远只是浪费时间,调整自我定位并摆正求职心态很重要。


二、想转岗位,能力合不合?

前两年地产投资岗大热,职位需求和薪酬待遇暴涨,很多朋友想转做投资,咨询我的意见,工程、设计、营销背景的都有。

我会反问几个问题:

你知道投资岗具体做什么吗?需要什么样的个人能力?

有经验的人才很多,为什么要给你机会?

如果转型,你凭什么能比别人做的好?

大部分想转岗的人,都没有充分考虑过这些问题,转岗只是他们逃避现实的想象,真正付出行动的少之又少。

比如有两位应届生先后咨询我,都是名校建筑学硕士,都明确表示未来不想做设计想转投资,然而他们的简历却差异很大。

一位实习经验丰富,包含设计院和地产公司投资部,还参加了校内的地产研修班,可以看到他对进入房企工作早有准备。

而另一位经历很单纯,设计院实习,跟着导师做项目,完全是设计师的简历。

两人未来去面试,谁更有希望一目了然,而现实中多数人都如后者一般,只有蠢蠢欲动的心,却没做出任何努力。

我的一位朋友,做了几年工程管理想转投资,在征询了几位前辈的建议后,一边考CFA,一边通过校友网络积极寻求机会,半年后成功进入某知名地产信托做投资。

职业转型的案例,行业内其实并不少见。

成功的基本是那些早作准备,主动提升自身能力并敢于抓住机遇的人,毕竟没有付出哪来回报?


三、想要高薪,差异有没有?

近几年地产行业薪酬水涨船高,跳槽加薪30-50%的例子依然常见,使得地产人对于收入有较高的期待。

比如常有人问我,XX公司的职位能给多少钱?A公司和B公司哪个工资更高?等等。

我一般回答:“拿到offer自然就知道了。”

很多人觉得我在说废话,事实上还没面试就开始期待薪资,这才完全是不切实际!

1、行业人才竞争激烈,能否拿到offer是未知数。别以为猎头叫你面试就代表机会很大,没通过终试前都是公司在选你;

2、每个岗位都有职级带宽,给你什么级别面完才知道。比如招一个总监岗,可能因为能力不够只给你高级经理,因此在未完成面试前谈薪资意义不大;

3、拿多少钱由实力决定,而不是由对方的薪资水平决定。你真的够牛,去应聘更高级别或愿意给你高级别的公司,自然收入会更高;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拿到大幅的加薪?涛哥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差异化:

第一,背景差异化。比如985/211、管培生、知名房企任职、豪宅/超高层/综合体等复杂项目经历等;

第二,知识差异化。比如万科龙湖最早做客户研究,体系成熟专业力强,其他公司想学就只能高薪挖他们的人;

第三,能力差异化。比如建立制度/标准的体系化能力,处理复杂合作或政府关系的协调能力,从无到有开拓新市场/新领域的领导能力等;

期待高薪前,应该问问自己的强项在哪?与同行相比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如果竞争力不够突出,倒不如放低心态先去面试看看,以免错失机遇。


四、脚踏实地,抓住合适的机会

地产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不仅公司间呈现大鱼吃小鱼的激烈竞争,在人才方面也发生着残酷的升级与淘汰。

如今,招聘主流岗位基本要求85后,校招中硕士、博士的比例逐渐加大,很多公司开始在社招时关注985/211,全行业挖人都盯着TOP20房企。

因此,学历一般、小型房企或乙方背景、年龄偏大却未到管理岗位的地产人,在求职中很容易遭遇瓶颈,投了简历没消息、面试之后没结果的情况非常普遍。

而那些年轻成长快的名企管培生,却经常手握多个offer慢慢挑选,这便是当前地产职场呈现出的“二八现象”——20%的优质人才,吸引了80%的雇主关注!

对大多数背景一般的普通求职者而言,涛哥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放低心态:不要好高骛远,总想着这个公司不好,那个企业不去,先想想自己的优势有多少?好机会凭什么轮到你?

不如把心态放平,多跟一些企业接触,和对方的HR与业务领导聊聊,认真感受这家公司到底如何,拿到offer你可以选择,面试未通过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2、提升自己:很多人在求职期会陷入焦虑,比如我是大专学历别的公司会不会看不上?我一直在小企业工作想进大公司如何能通过面试?等等。

我的建议是提升自己要趁早,学历不足尽快进修,而不是等到求职时才后悔;如果年轻,降职降薪去知名房企镀金都值得;但如果已经超过35,选择小型房企的高级职位扩展自身能力更有意义。

3、维护人脉:平时积攒人脉,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给同行点个赞联络感情,如今房企都很鼓励员工推荐人才,人脉可能给你带来更多机会。

另外,特别注意对HR和猎头好一点,接到电话态度谦虚些,多聊几句加个微信。

要知道行业圈子很小,在职业发展中最有能力和意愿帮你的——就是HR和猎头。

(0)

相关推荐

  • 地产人冲KPI,原是这个岗位最心塞...

    临近年末,地产人互见打招呼基本就是一句: Hi,兄弟,KPI完成了吗? 完成者笑语盈盈,还要来句凡尔赛语录: 哎呀,我也没想到提前完成了,你们的年底就很充实啊,我太无聊了~ 欠佳者强颜欢笑,转头又点进 ...

  • 土建专业学生毕业先到施工方干两年,还是先到甲方?

    这个问题是有应届朋友私信问到的,觉得很有代表性,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吧,自己曾经本科毕业时也面临过同样的困惑,其它行业不懂,地产这个行业就懂那么一点:今天就来聊一聊,希望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朋友们有一点帮 ...

  • 空降领导给团队下马威,作为老员工,一定要忍气吞声吗?

    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训练营中,学员遇到了现实中很棘手的问题,不知该怎么办?请求我的帮助. 他的困惑是这样的: "现实很残酷,职场有时更残酷.当碰到从外面空降的领导时,从新领导上岗一开始就摆 ...

  • 医药热门职位--产品经理的隐形福利有哪些?

     专栏作者/Grace 医疗行业生态及人性观察家. 在医药圈工作,除了职场必须付出的艰辛和收获固定的薪资,也有很多隐形福利.比如熟悉医药流程认识一些医生,身边人有疾病时帮上一把更容易:业务岗通常都是弹 ...

  • 地产营销人:如何保证你不是被淘汰的那一个?

    新媒体管家 我从来不认为地产营销人是脑力劳动者,从时时号称的夜总会(夜里总是开会)到万达的军事管理哲学之"你想挣万达的钱,万达想要你的命!"尽管是调侃,其间辛苦可见一斑!再到现在8 ...

  • 和地产金主爸爸谈钱不俗!

    导语:90.95后已成职场主力军.最近,<中年地产人改行指南!>吸引了中年地产人的关注. 行行出状元,地产出行行!快递小哥.烤串.摊煎饼.保安.保姆... 总之,逃出了地产行业就" ...

  • 从工程乙方跳槽到甲方,会钱多事少离家近?有些冷知识请趁早了解

    前段时间看到有个小伙伴说,他应聘的是地产甲方的岗位,结果入职后,又被分配到了甲方下面的一个乙方性质的子公司. 还有一个在施工单位工作多年,原本以为,跳槽到了甲方就做做管理就行,没想到,事情比原来要多几 ...

  • 大机构会把所有岗位都按照标准化进行设置

    @何夕:公司尤其大公司和大机构,会把所有岗位都按照标准化进行设置,然后招聘远高于这个标准化岗位所需能力的人才. 这样有两点好处: 1.标准化设计,意味着这一环节的好坏不会对整体有太大影响,不会因为流失 ...

  • 某20强地产招聘要求35岁以下,35岁是道坎?

    前几天,看到一则某20强地产公司的招聘信息. 对年龄23-35岁的任职要求,赫然在目. 看到这则消息的地产同学们,也在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感叹地产人的艰难. 要知道,90后都已经步入30岁. 小于35 ...

  • 医药行业需要的5种特长,具备1种就赢了

    随着药品及耗材带量采购一轮又一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品种(品牌)进入了"要么大卖,要么消失(萎缩)"的二选一模式. 更为不幸的是,作为从事相关品种营销工作的医药人,无论自己负责品种的 ...

  • ​职场人朋友圈必备「好物」:HR与猎头​

    下至职场小白,上到工作大神,在求职和找工作过程中总是绕不开两个关键人物:HR和猎头. 每个职场人的朋友圈里,也必定有几个HR和猎头,每次联系也必定是因为跳槽. 停留在三年前的聊天页面表明你们之间并不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