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疗指南(含方案),必须收藏!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在镜下FL有时可合并弥漫性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分为:

①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

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

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诊断

FL的诊断主要基于包括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参考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所以在治疗前应进行完整的淋巴结切除活检,如果无法进行切除活检,应进行粗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3级。

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5个

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15个

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为3A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FL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细胞表面表达泛B细胞的标志,免疫组化检查通常选用CD20、CD3、CD5、CD10、Bcl-6、Bcl-2、CD21、CD23、cyclin D1,此外建议检查MUM-1(针对FL 3级患者)以及Ki-67。MUM-1/IRF4可见于FL 3B级或FL伴DLBCL转化患者,常累及韦氏环,临床表现为侵袭性但对化疗反应良好。Ki-67>30%常被认为具有更强侵袭性临床表现,但尚无指导治疗的意义。典型的免疫组化标志为CD20+、CD23+/-、CD10+、CD43-、Bcl-2+、Bcl-6+、CD5-、cyclin D1-,部分患者可以出现Bcl-2-或CD10-。分子遗传学检测可有Bcl-2基因重排,细胞遗传学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t(14;18)或t(8;14)可以协助诊断,发生率为70%~95%。另外,还可以选择1p36及IRF4/MUM-1重排检测以协助诊断。

检查、分期及预后

FL的诊断性检查类似于其他惰性淋巴瘤,必要的检查包括:全身体格检查,尤其注意浅表淋巴结和肝、脾是否肿大,一般状态。

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检查、血生化检查、血清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相关检测。

影像学检查:颈、胸、腹、盆腔增强CT检查以及双侧或单侧骨髓活检+细胞形态学检查,其中骨髓活检样本长度至少应该在1.5 cm以上。PET/CT可能有助于检查出一些隐匿性病灶,但其临床价值不如在DLBCL和霍奇金淋巴瘤中重要,另外PET/CT能协助诊断FL是否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

FL国际预后指数(FLIPI)标准

FLIPI-1

年龄≥60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HGB<120 g/L、血清LDH>正常值范围上限、受累淋巴结区域≥5个。每个指征得1分,根据得分,将FL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危险组,0~1分为低危组,2分为中危组,3~5分为高危组。

随着抗CD20单抗治疗FL的应用日益普遍,新的临床预后评分系统FLIPI-2优于FLIPI-1。

FLIPI-2

包括以下因素:β2-微球蛋白>正常值范围上限、淋巴结最大径>6 cm、骨髓受侵犯、HGB<120 g/L、年龄>60岁(表1)。

FLIPI-2对治疗结局具有高度预测作用,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9%、51%和20%(P<0.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88%和77%(P<0.001)。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2评分系统

参数

FLIPI-2

得分

淋巴结受累

淋巴结最长径>6 cm

1

年龄

≥60岁

1

血清标记物

β2-微球蛋白升高

1

分期

骨髓侵犯

1

血红蛋白

<120 g/L

1

注:低危:0~1分;中危:2分;高危:3~5分

治疗

治疗指征

对于不伴大肿块(肿块直径<7 cm)的Ⅰ~Ⅱ期FL患者,采用局部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对于伴大肿块(肿块直径≥7 cm)的Ⅰ~Ⅱ期FL患者,采用抗CD20单抗±化疗±放疗及局部切除。

对于Ⅲ~Ⅳ期患者,目前普遍认为尚不可治愈,且大部分患者病变进展缓慢,相当长时间不接受治疗亦可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故一般认为应该具备以下治疗指征中的任意一项时,才建议给予治疗(表2)。FL患者的治疗流程见图1。

1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治疗流程图

FL:滤泡性淋巴瘤;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SRT:受累野放疗;R:利妥昔单抗;G:奥妥珠单抗;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B:苯达莫司汀;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F:氟达拉滨;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A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Ⅲ~Ⅳ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指征

治疗指征

临床表现

B症状

38 ℃以上不明原因发热;盗汗;6个月内体重无故下降>10%

异常体征

出现脾脏肿大、胸腔积液、腹水等

重要器官损害

重要器官受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血液指标

血细胞减少[WBC<1.0×109/L和(或)PLT<100×109/L];白血病表现(恶性细胞>5.0×109/L);LDH高于正常值;HGB<120 g/L;β2-微球蛋白≥3 mg/L

巨大肿块

累及肿块数量≥3,直径均≥3 cm或任何一个淋巴结或结外肿块直径≥7 cm(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

持续肿瘤进展

2~3个月内肿块增大20%~30%,6个月内肿块增大约50%

符合临床试验入组标准

(根据临床试验具体要求确定)

异常体征

出现脾脏肿大、胸腔积液、腹水等

重要器官损害

重要器官受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血液指标

血细胞减少[WBC<1.0×109/L和(或)PLT<100×109/L];白血病表现(恶性细胞>5.0×109/L);LDH高于正常值;HGB<120 g/L;β2-微球蛋白≥3 mg/L

巨大肿块

累及肿块数量≥3,直径均≥3 cm或任何一个淋巴结或结外肿块直径≥7 cm(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

持续肿瘤进展

2~3个月内肿块增大20%~30%,6个月内肿块增大约50%

符合临床试验入组标准

(根据临床试验具体要求确定)

注:具备以上治疗指征中的任意一项时建议给予治疗

治疗前评估
治疗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项目:
①病史
②体格检查:注意淋巴结累及区域,包括韦氏环和肝、脾大小
③体能状态
④B症状
⑤全血细胞计数、生化常规
⑥颈部、胸部、腹部、盆腔CT
⑦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检测
⑧骨髓活检和细胞形态学检查
⑨常规心电图检测。
此外,必要时可进行超声心动图、PET/CT、β2-微球蛋白、尿酸、血清蛋白电泳和(或)免疫球蛋白定量、丙型肝炎相关检测。

一线治疗方案

单药
苯丁酸氮芥片(Chlorambucil)和(或)利妥昔单抗(R),该方案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利妥昔单抗: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苯丁酸氮芥片:6 mg·m-2·d-1,连续口服6周(第1~6周),第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获得客观缓解或疾病稳定疗效的患者继续口服原剂量,每4周口服2周,最多4个周期(第9、10、13、14、17、18、21、22周)
R或奥妥珠单抗-CHOP方案
利妥昔单抗第1天,每3~4周重复,8R-6CHOP。奥妥珠单抗1 000 mg,第1周期的第1、8、15天,第2~6周期第1天,每21 d重复。该方案为临床治疗FL患者最常用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对于年老、心脏功能不佳患者,可采用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或脂质体阿霉素代替传统的阿霉素。
R或奥妥珠单抗-CVP方案
该方案亦为临床治疗FL患者常用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较R-CHOP方案温和,适合年老、心脏功能欠佳患者。
R-F方案
利妥昔单抗第1天;氟达拉滨第2~4天;每28 d重复。注意事项:免疫抑制作用较明显,患者容易感染。
R或奥妥珠单抗-苯达莫司汀方案
苯达莫司汀90 mg/m2,每周期第1~2天;利妥昔单抗375 mg/m2,每周期第1天;奥妥珠单抗1 000 mg,第1周期第1、8、15天,第2~6周期第1天;每28 d重复。
R-来那度胺方案
利妥昔单抗375 mg/m2,第1天;来那度胺20 mg,第1~21天;每28 d重复。

一线治疗后巩固或维持治疗

免疫化疗缓解后采用利妥昔单抗或奥妥珠单抗维持治疗,利妥昔单抗375 mg/m2,每8周重复1次,共12次【1类】。奥妥珠单抗1 000 mg,每8周重复1次,共12次。
注意事项:诱导治疗后疗效为CR、不确定的CR(CRu)、PR的患者进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如果比较明显,停用利妥昔单抗后可自行恢复。

二线治疗方案

如果一线治疗结束后有较长的无治疗间歇,复发后仍可考虑继续应用原方案。
R-FC方案
利妥昔单抗第1天;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第2~4天;每28 d重复。注意事项:应考虑预防性抗卡氏肺囊虫病治疗。
R-F方案
利妥昔单抗第1天;氟达拉滨第2~4天;每28 d重复。
可考虑选用治疗DLBCL的二线方案
如ESHAP(依托泊苷+甲泼尼龙+顺铂+阿糖胞苷)方案±利妥昔单抗;GDP(吉西他滨+地塞米松+顺铂)方案±利妥昔单抗;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利妥昔单抗;ICE(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方案±利妥昔单抗;沙利度胺单药;PEPC(泼尼松+依托泊苷+丙卡巴肼+环磷酰胺)方案等。
注意事项: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高度个体化地调整剂量和安排时间。
奥妥珠单抗-苯达莫司汀方案
苯达莫司汀90 mg/m2,每周期第1~2天;奥妥珠单抗1 000 mg,第1周期第1、8、15天,第2~6周期第1天;每28 d重复;维持治疗每8周1次,共12次。
R-来那度胺方案
利妥昔单抗375 mg/m2第1天;来那度胺20 mg(肌酐清除率为30~59 ml/min时减少至10 mg),第1~21天;每28 d重复。

二线维持治疗方案

利妥昔单抗375 mg/m2,每12周重复1次,共8次【1类】;或奥妥珠单抗1 000 mg,每8周重复1次,共12次。注意事项:诱导治疗后CR、PR的患者进入维持治疗。多次复发的患者预后较差,鼓励参加临床研究。

疗效标准

目前淋巴瘤的疗效评价标准通常采用2014年Lugano会议修订标准,具体疗效评价详见表3。

2014版Lugano疗效评价标准

病灶区域

PET/CT评效

CT评效

完全缓解

淋巴结及结外受累部位

5PS评分1、2、3a分,伴或不伴残余病灶注:韦氏环、结外高代谢摄取器官如脾脏或G-CSF刺激后的骨髓,代谢可能高于纵隔/肝血池,此时评判完全缓解应与本底水平相比

①靶病灶(淋巴结)LDi≤1.5 cm②无结外病灶

不可测病灶

不适用

消失

器官增大

不适用

缩小至正常

新发病灶

骨髓

无骨髓FDG敏感疾病证据

形态学正常,若不确定需IHC阴性

部分缓解

淋巴结及结外受累部位

①5PS评分4~5分,伴摄取较基线减低,残余病灶可为任意大小②中期评估,上述情况提示治疗有效③终末期评估,上述情况提示疾病尚有残留

①最多6个靶病灶PPD总和,即SPD缩小≥50%②当病灶小至无法测量,按5 mm×5 mm处理③若病灶消失,按0 mm×0 mm处理

不可测病灶

不适用

消失/正常,残余病灶/病灶未增大

器官增大

不适用

脾脏长径缩小>原长径增大值的50%;常默认脾脏正常大小13 cm,若原为15 cm,判断部分缓解需长径<14 cm

新发病灶

骨髓

残余摄取高于正常骨髓组织但较基线减低;如果骨髓持续存在结节性局部异常改变,需MRI或活检或中期评估进一步诊断

不适用

疾病稳定

靶病灶(淋巴结/结节性肿块、结外病灶)

无代谢反应:中期/终末期评效5PS评分4~5分、代谢较基线无明显改变

最多6个靶病灶SPD增大<50%,无疾病进展证据

不可测病灶

不适用

未达疾病进展

器官增大

不适用

未达疾病进展

新发病灶

骨髓

同基线

不适用

疾病进展

单独的靶病灶(淋巴结/结节性肿块、结外病灶)

5PS评分4~5分伴摄取较基线增加,和(或)中期或终末期评效时出现新发摄取增高

至少1个靶病灶进展即可诊断,淋巴结/结外病灶需同时符合下述要求:①LDi>1.5 cm②PPD增加≥50%(较最小状态)③LDi或SDi较最小状态增加:0.5 cm(≤2 cm病灶)或1.0 cm(>2 cm病灶)④脾脏长径增长>原长径增大值的50%,常默认脾脏正常大小13 cm,若原为15 cm,判断复发或进展需长径>16 cm;若基线无脾大,长径需在基线基础上至少增加2 cm;新出现或复发的脾大

不可测病灶

新发病灶或原有非可测病灶明确进展;

新发病灶

出现淋巴瘤相关新发高代谢灶(排除感染、炎症等),若未明确性质需行活检或中期评估

①原已缓解病灶再次增大②新发淋巴结任意径线>1.5 cm ③新发结外病灶任意径线>1.0 cm,若直径<1.0 cm需明确该病灶是否与淋巴瘤相关④明确与淋巴瘤相关的任意大小的病灶

骨髓

新出现或复发的高代谢摄取

新发或复发的骨髓受累

注:FDG:18F-脱氧葡萄糖;IHC:免疫组织化学;LDi:病灶最长横径;SDi:垂直于LDi的短径;PPD:LDi和SDi的乘积;SPD:最大垂直直径乘积总和;a5PS评分3分:在多数患者中提示标准治疗下预后较好,特别是对于中期评估患者,但在某些降阶梯治疗的临床试验中,评分3分被认为是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避免治疗不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