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之胜持寺—隐逸诗人望月在天花下陨

西行法师,是平安末期至镰仓初期的著名诗人,被尊为歌圣。《新古今和歌集》(约1980首)收录了他的94首和歌,冠绝一世。
他出生在武士家庭,俗名佐藤义清,他容貌端丽,仪表不凡。在刚步入仕途的时候,就担任白河上皇的北面武士,同僚中就有同年的平清盛。他武功高超,箭术超绝,可以在飞马上命中靶心,还是蹴鞠高手。他本是文武双全,前途无量,却在23岁的时候抛妻弃子,出家为僧。他在吉野山和高野山修行之后,就在全国各地云游,后来在大阪河内国弘川寺去世。
关于他出家的原因是日本文学史上的最大谜团之一。有的说是他因为友人突然去世,而领悟世事无常;也有的说是他对政治纷争的失望;香艳的说法则是他与崇德天皇生母藤原璋子即后来的待贤门院春风一度后又因为人言可畏而惨遭失恋。平安末期,末法思想流行,出家本是常事。而他在弱冠之年,前途大好之际出家,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他在各地云游,将歌道作为他所修行的佛道。在50年的隐遁生活中,他创作了2000多首和歌。并在古稀之年,对年少的明慧上人倾囊以授以毕生经验凝练而成的和歌观。他认为和歌就是如来的真面目,咏一首和歌就是雕刻一尊佛像,就是唱诵秘密真言。
他的和歌清丽隽秀,直白地表现出他的孤独和烦恼。他出家后依旧牵挂家人和故都,脆弱的内心充满迷茫。『世の中を捨てて捨てえぬ心地して 都はなれぬ我が身なりけり』,对京都的思念成为他无法割舍的烦恼。
他钟爱樱花和明月,这成为他参悟佛法的重要机缘,却使得他一生都在此岸与彼岸间沉沦挣扎。他在灵地吉野山修行,看到“一目千本”的壮美景致,却吟出『花に染む心のいかで残りけん 捨て果ててきと思ふわが身に』。佛教讲究去执,而他沉醉于樱花的美丽中,这表明他对尘世间还充满眷恋。
他看到明月清澄无翳,就发愿打磨自己内心的真如之月。『ゆくへなく月に心のすみすみて 果てはいかにかならんとすらん』
他最为知名的和歌当数他在花甲之年写下的“願わくは 花の下にて 春死なむ その如月の 望月の頃”(物化阳春如释尊,望月在天花下陨)在十多年后,他真的如歌中所描述的,于弥生时节,释迦圆寂日的次日,在满月清辉樱花满开的树下往生。
京都有很多关于西行行迹的遗址,像是二尊院就有他在附近结庵时使用过的井户及歌碑。上面刻着「 牡鹿なく 小倉の山の すそ近み ただ独りすむ わが心かな 」,描述他独居于小仓山的孤寂心境。圆山公园圆德院附近有西行庵,每年三月中旬,在此处的茶室皆如庵举行西行忌茶会。此外,还有待贤门院出家后终老的法金刚院。西行曾以“尋ぬとも 風の伝にも 聞かじかし 花と散りにし 君が行方を” 小心翼翼地向待贤门院的侍女询问宛若花朵般凋零的待贤门院的近况。
此外,西行于23岁在胜持寺出家结庐而居,并手植一棵樱花树。所以胜持寺又被称为“花之寺”。世阿弥曾创作谣曲《西行樱》,胜持寺的樱花由此得名,其梗概如下。

西行在庵内手植一株樱花,与他一人相对,以此友结缘佛法。本禁止游人赏樱,然而人们纷至沓来,西行不愿其败兴而归,就大开柴扉迎客。游人熙熙攘攘,西行不堪其扰,言道『此樱虽绝妙,唯有一罪焉。赏花客多聚,嚣嚣充此间』。

西行夜宿老樱树下,见“梦中之翁”辩解樱花乃是无情无心之草木,不可咎罪。究竟身处忧世还是深山,在乎观者一念之间。西行承认其言之有理,知其乃樱花之精。樱花之精向西行一一介绍九重之都的赏樱名所。在春夜已明之际,踏着满径的落英,隐去身姿。

现在胜持寺所种植的樱花已经是第三代。坐在樱花树下,看纷飞的花吹雪,想的是他以“仏には 桜の花を奉れ 我が後の世を 人弔はば 平静地论及身后事。明年的春天得到西行墓前奉上一枝待贤门樱,以此凭吊这位歌圣。

文字:昭静
编辑:菊子

  ...THE END...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书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死亡诗社》

出发的路都是耀眼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