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说说吴素秋老师

吴素秋老师不愧为梨园界最讲信义之人

素秋老师生于1922年。曾在中华戏校学艺,名玉蕴,后因故退学,与君秋师同拜李凌枫门下习艺。
    在同辈女演员中,吴师红得最早。1936年挑班时,言慧珠还在上中学,(言比吴年长3岁),童、李仍在学艺时期。素秋老师后又拜尚小云先生,但常演荀(《霍小玉》、《红娘》)或梅(《别姬》、《宇宙锋》)之剧目。1942年拍摄故事片《十三妹》,用实影,骑真马,开创京剧演员拍摄故事片之先河。

解放后又编演《宝莲灯》(剧中一赶二:前圣母,后沉香)、《杨娥传》、《春香传》、《伊帕尔罕》、《则天女皇》、《人面桃花》、《团圆之后》等诸多新戏,台风绮丽,声情並茂。
    时值文革,师父尚小云回京治病,亲朋好友,怕受牵连,无人理会。素秋师大胆接纳,留住在家,这是何等气魄?文革后,吴师每次演剧,后台放满中华烟、巧克力,剧团人员随意享用,这又是何等豪爽!梨园中人,有几人能如此?

吴素秋老师说: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次演出

今年(2015)春节,去给吴素秋老师拜年,吴师说:告诉你一件事,有机会把它写出来。我问什么事?吴师说:
    大约1940年左右,我与奚啸伯、金少山在天津唱了场《二进宫》。金少山是有名的“误场”专家,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场上垫了一出又一出。天津观众可不耐烦了,观众一块哄了起来,这时金也进后台了。我就上了,一个碰头“倒好”,吓我一跳。“自那日与徐杨决裂以后”,一个可堂“倒好”;“独坐在寒宫院闷闷悠悠”,又一个“倒好”。金与奚上场,“倒好”不停。在闹声中金唱“探罢皇灵到昭阳”,震耳欲聋的“大倒好”。但是观众不起堂,照样听。该有“好”的地方全是“倒好”,一直叫到“保国家”,兜底还是一个“大倒好”。

吴师又说:我九十多了,好些事情都忘了,就这件事印象深。我说:这是“负面新闻”,恐怕不好写。吴师说:这是观众要求,观众参与。我想也是这个理。尤其是天津观众,最能体现“重在参与”。
    相隔40年之后,李维康一行也是来天津,也是唱《二进宫》这出戏。唱到一半,有人要上台,被人拦住,问:“干什么去?”答:“这种熟戏,乐队还看曲谱,你们别拉了,让我拉吧!”这不正是典型的“重在参与”么…………

吴素秋简介

吴素秋,女,1922年出生,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演员。山东省蓬莱县人。原名吴玉蕴、丽素秋。

吴素秋成名很早,她曾跟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学戏,先拜尚小云为师,后来荀慧生收她为义女。上世纪30年代末,她曾与金少山合作《霸王别姬》,并因《孔雀东南飞》一剧走红。  亲传弟子有于淑敏、张云、朱虹、王慧娟等人。

代表作品有《孔雀东南飞》、《二进宫》、《四郎探母》、《苏小妹》、《柜中缘》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