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读历代人物图:展出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图》宋摹本
继去年的苏轼特展后,故宫书画馆迎来2021年的第一场重磅新展览。
此次展览计划分成4期完成,跨度将长达两年。目前正在举行的是“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
展览现场图 图源:故宫博物院
人物画的创作,在历代都受到特别重视,大量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此次展览从院藏人物画中,选取55件/套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按照画面的人物身份和时代顺序予以展示。其中,既有开国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包括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至清代的康熙帝、乾隆帝;也有功业赫赫、大节凛然的文臣武将,如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亦有为家国作出贡献的女性,包括王昭君、蔡文姬、木兰等耳熟能详的伟大女性。
展览现场图 图源:故宫博物院
人物画是描写人物形象与活动的传统中国画画科之一,细分为历史人物、宗教人物、风俗、仕女等多种题材,以技法论则有工笔、写意之别。自古人物画就因其劝诫教化的社会功能和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产生和成熟,不仅早于山水画、花鸟画,而且,中国早期绘画史上的名家巨匠无不是人物画家,如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
人物画发展至五代两宋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一批具有高度艺术表现力的杰作,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多样,而且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更注重内在精神情感的表达及场景氛围的烘托,体现出中国古代人物画象形传神的最高水平。元代以降,虽然多数文人画家较少参与人物画创作,但人物画的纪实、教化功能,在明清宫廷画院中依然得到蓬勃的发展,佳作迭出。同时,大量表现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作品、记录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作品更是奇思佳构,如百卉争妍,在作品数量和艺术水准上皆不输于前代,成为我们了解和探究古人思想情趣、生活状态的形象而生动的史料。
此次展览从202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展出,展期两个月。
元 陈及之 《便桥会盟图》卷
纸本 墨笔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力强盛。此卷描绘武德九年(626)突厥入犯,李世民化危为安与之会盟的故事。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细劲准确,为北宋李公麟传派。树石则近于郭熙画法,有元人笔墨韵味。
明 刘俊《雪夜访普图》轴
绢本 设色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他结束了长期割据局面,提倡文治。画中绘雪夜赵匡胤突然造访宰相赵普,共同商讨征伐大事,颂扬了帝王的知人善用。人物衣纹用“兰叶描”,方中带圆,人物形象刻画传神,各人身份与表情恰如其分。
明 朱瞻基《武侯高卧图》卷
纸本 墨笔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后人尊称其为“武侯”。卷中孔明偃卧竹林,意态潇洒。衣纹用马远“折芦描”,用笔简逸而传神,具文人意趣。
东晋 顾恺之(传)《列女图》卷
绢本 设色
西汉大臣刘向取典籍所载历代著名女性,纂为《列女传》七篇,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8-409)据此画成图本流传。此卷为宋摹本。人物用“铁线描”,衣纹采“复笔法”,以表现褶皱及飞舞,很有特点。舆服器物,保留了汉代制度,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东晋 顾恺之(传)《女史箴图》卷
纸本 墨笔
西晋大臣张华作《女史箴》,列举了历史上宫廷女性的模范,表达了对当时后宫干政的忧虑。顾恺之将其演绎为十二段故事,此卷为宋人白描摹本,首尾完整。人物与布景的比例保留着中古时期人物画的特点,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笔法流畅,临摹者出自李公麟一派。
宋人《女孝经图》卷
绢本 设色
唐朝侯莫陈邈(侯莫陈为复姓)之妻郑氏著《女孝经》十八章,以为女德楷模。此卷描绘《女孝经》前九章内容。每章之后,有楷书录文。人物衣纹用“铁线描”,刻画细致,设色古雅。人物形态秀美,神情雍容,渲染精工,是南宋人物画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