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先去抱抱你,那个充满焦虑与不安的自己

我常在想 如果每个人的心里 都能开出花儿来 那该是有多美

此刻,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屏幕,胃里莫名得难受。

这种生理的反应,是情绪的“晴雨表”。

完成了一期综合新闻报道稿的撰写,提交给了领导审核,今天的工作,算是基本完成。

桌上,淡紫色香薰加湿器吐着白烟儿,一圈儿一圈儿,逶迤腾挪。

午后,特意在加湿器里,滴上了4滴玫瑰精油,希望淡淡的玫瑰清香,能舒缓我紧绷的神经。

我得承认,最近,太过焦虑,太过不安,太过恐惧。

感觉,未来就像是魅惑的女巫,瞧她不见,也摸她不着。

破除焦虑,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采取高密度的行动。

我深为认同,也一直是一个行动力极强、自律能力极高的姑娘。

可不受控制的,依旧会周期性的低潮来袭。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远方的高山,只要一步一步前进,就总能到达终点,因而,其实并不可怕。

而鞋里的沙子,虽小,但时不时会刺痛我们,令人苦不堪言,以至于,最终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就全部耗给了那颗沙砾。

很多时候,真正打倒我们的,并不见得是大灾大难、大风大浪,可能反倒是那细末琐碎、一地鸡毛。

一地鸡毛,直接导致人情绪的产生。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弥散的情绪,恍如背景音乐般,无形中深深牵制着我们的行动。

最近,由焦虑不安交织而成的情绪,同我交上了朋友,像贴皮膏药一般,甩它不掉。

所以,你们看,你们心目中那个优秀坚强的温佛佳,其实,只是你们的以为。

我远没有你们以为的,那般强大。

最近,重温了柴静的《看见》,阅读纸质书籍的同时,也将所有的采访视频,一并找来,仔细看了一遍。

在采访200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在广西偏远山村义务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那一期,柴静告诉卢安克,许许多多的人,都将他视为了精神的榜样。

之前拒绝接受媒体采访的卢安克回答说:

“那只是他们的感觉,我很普通,不想做偶像。很多人是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我的,那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我。一个人认为别人做的事是对的,也是应该去做的,但是自己做不到或不愿意去做,他们只好钦佩别人。”

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后,很多人在简信留言,表达了他们对我的“佩服”,而我反倒真是不安了起来。

我非常认同卢安克,越是习惯从外在找支撑,为自我精神寻求依托,最后,失望也就越重。

就像当下,人们总爱为某些明星披上各种“人设”,可最终,那些虚幻的人设,都统统坍塌了。

不是明星变了,或许他们从来就是那个样子,是我们太过主观,将我们自己太多美好的寄托,一股脑儿码在了他们身上而已。

所以,你们认为的温佛佳,只是一个自己的左手牵着自己的右手,一层层艰难拨开生活的迷雾,想要内心开出花儿来的普普通通的姑娘而已。

我能做到的,你们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

我做不了任何人的偶像,只能要求自己今天比昨天的我,更好一点点。

回归到上文所说的,那种如满城风絮般弥漫的情绪上来。

这种焦虑情绪,表面上,来源于半个月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我是个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一旦决定要做某件事,就非要将它做好不可。只是理论知识上的欠缺,让我越临近考试,越感到力不从心,焦虑就必然产生了。

但更深层次的不安,实则来源于人生的诸种不确定。

我一向是个不肯用世俗标准约束自己的姑娘,可临近而立之年,职业选择上的困境,情感抉择上的焦虑,令自己恍惚掉进了一片茫茫大海之中,看不见引航的灯,找不着停靠的岸。

开始思考起自己所走的路,究竟是是否遵从内心?开始追问起,自己所做的事,究竟是否具有意义?更深地拷问起,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是否真有结局?

这样一来,焦虑与恐惧就自然而然来了。

所以,你看,你们以为的温佛佳,可能比你们更是脆弱。不必羡慕。

虽然她可能比很多人都自律,比很多同龄女孩子更有自己的想法,她曾经确实以初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很牛的比文所,她的考研英文拿了90分,她也好像还很会写文章.....

昨天,去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相亲”。

实在是盛情难却,不想让好友觉得,她的一片苦口婆心,被我好端端辜负了。

我们在咖啡厅见面。男孩子各方面条件是很不错。在世界五百强工作,985院校硕士毕业,关键是,人还很踏实真诚。

可我全然无意。他感慨说,一个年龄段要做一个年龄段的事。人总归要结婚生子啊。

我没说话,不停摆弄着面前的拿铁咖啡,满心想着以前读过的那篇《以前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文章。

虽说这个时代人心浮躁,但我太了解我自己,我的心太小,一生可能还真地只够容纳一个人。

在感情这件事上,我无法去逼自己胡乱去做任何决定。

我常告诉自己,我是不够坚强,也不够勇敢,但绝对不能差劲到为了获得某种所谓的依靠,而随便就去找个人来陪。

如果随便,那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极其不负责任。

可也正是昨天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我是个女孩,是个被这个社会千百种条条框框所死死定义着的女孩。

要想挣脱,并不容易。

可我还是想要试一试。

开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内心被焦虑和恐惧绑架着,而现在,竟然获得了某种平静与安宁。

这就是文字的作用,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一定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才能顺畅流淌的。

不信,你们也去试试。

此刻,我依旧很不安。

因此,决定停下来,先好好地、紧紧地抱一抱我自己。

接着,继续认真准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最后,就以澳大利亚那位没有四肢的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的话,来结束这篇心绪之文吧。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去做!!

与君共勉。

温佛佳写于10月27日傍晚六点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