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五六年级孩子预习一下都德小说《柏林之围》,设想一下,预习作业提交上来会是什么情况?一看吓一跳,这些孩子也太认真了吧,全班有半数以上同学把三页纸的边缘和文末空白全部密密麻麻写满了!而且很多内容分析精准深刻!说实话,这个结果既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出乎意料的是,在作业如此繁重的今天,孩子们竟然把课外班的一项预习作业完成得这么好;意料中的是,我们事先是有要求的,如果就说大家预习一下哦,那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的,不要说是小学孩子,就是同样这篇文章,初中孩子高中孩子都不一定能做到这样。
这一类同学一般会处于一个班级的下游,就是随便谁,稍微认真一点,都能超越的那一群,他们在学习上毫无竞争力。认真阅读,有大量的圈点批注,可能还会有一个过得去的提纲。我们一般会把这一类当成预习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能保证在一个小群体中不会落后,并稍有一点优势,但不具备不可超越性。 这一层次只是一个良好的层次,却也是很容易给人感觉良好的层次。在常规的预习方法和要求方面,不遗余力,尽善尽美。肉眼可见文章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绝大部分人很难逾越的境界。也就是说,这是肉眼可见的优秀。如果说,全力以赴是在人人可知的常规的点上拼尽全力、不遗余力的话,那么竭尽所能就不只是在几个常规的点上用力了。天才是无法描述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他会做出什么。
这样介绍了五重境界之后,再布置预习,效果才会不一样,因为:我们提升了孩子对预习作业的认知上限,让他们认识到预习作业不是看一下,划几条线,打几个问号,评注几行字就算好了的。同时,我们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路径,你要达到什么层次,就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一个人的认知上限决定了他的成长上限,因此,拉高孩子们的认知上限,是我们老师家长应该做的一件事情。而所谓的拉高认知上限不是你要全年级第一,你要考清北,你要哈耶普麻……而是让他认识到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更高阶的看法和做法。比如,学习的意义不仅仅是考试,不要以为与考试无关的学习就是无效的。比如,当下学校里普遍采用的标准化考试,对于更高一层的标准而言,即让学生拥有卓越的学习、理解能力,以及获取有用的知识方面,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一个真正的好学者,应该超越教材,超越考试。这才是我们要提升的认知上限之一。
为什么有的人能稳步前进、茁壮成长,而有的人却一波三折,愈挫越颓呢?这背后的关键不是天赋、家境,而是——“目标感”。“目标”一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对其的了解和重视却远远不够。什么是真正的目标感,目标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什么?如何寻找目标,目标的来源和差异有哪些,寻找目标所存在的阻碍在哪里?这些问题,我们好好去想过吗?
我们对于孩子,都会说,你要努力学习;考试时,都会说,你要认真一点,题目要看仔细;作文要注意审题,别写离题偏题了!我们的千叮咛万嘱咐,为什么收效甚微,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路径。努力学习是怎样的?努力有几种层次?题目看仔细避免读题出错有几种方法?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样的方法?作文如何避免离题和偏题,平时有没有过类似的专项训练……
《小舍得》中的田雨岚,对子悠的培养,对学习的认知,对老师的认知,都“上限”太低了,虽然看起来目标很明确,但因为认知有限,所以一系列操作都大成问题。
前几天一位小学家长发来他孩子写的文言作文,一字不改,照录于下:
公元2021年暮春,众皆会于学校。有人曰:“为何?”一人答曰:“今乃踏青之日也!”此日清晨,校内议论之声不绝于耳。教室之中,唯听得议论之声,一人曰:“吾今大悦也,美食酒水样样不少。”或曰:“何时出发?吾等之未及。”少顷车至,同学皆欢呼雀跃,列队上车。约两刻,车至七旗山脚,众皆解下行囊,会于草地。教官训毕,一日之行正式开始。第一关乃“丛林穿越”。闻之,众兴奋不已,皆跃跃欲试。至,众皆色变,或两腿发软,或面色苍白。众乃一鼓作气,过之。及日中,众人饥肠辘辘,便埋锅造饭。或炙肉于烤架上,或炒菜于锅中。顿时,饭香四起,众皆大快朵颐。饭后,众会于草坪推独轮车。然车重且技差,车左右摇晃,众皆大笑。令吾念念不忘者,当数抓泥鳅也。午时,众皆入塘中,顿觉泥浆软滑,站立不稳。忽一人大呼:“得一条。”众人皆目瞪口呆,伸手入泥浆中,小心摸之。然泥鳅实在机灵,不得之。几人忽得门道,将泥鳅赶至岸边,乃大获。少顷,塘内泥浆四溅,众衣皆脏。然,众仍不亦乐乎。提升自己和孩子的认知上限,建立清晰的目标感,指引具体可行的操作路径,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牛娃!在这一年的开始,我们祝福自己的梦想,它萌自这个冷暖交替的春天,从此便如常春藤一般爬满我们的心间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