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计费都是套路?大数据“杀熟”让乘客变“韭菜”

网约车平台:你已经是棵成熟的韭菜了,要学会自我收割。

前方1697字符   需5分钟共享

近日有媒体报道,贵州的周先生与朋友一同打网约车,12公里的路程,两部手机价格却相差8元。随后周先生联系滴滴客服,但并未得到满意的答复。

这则消息不禁让我回想起去年曾遇到过的类似情况。去年一场大雨,将我和小伙伴困在了超市门口,为了尽快打到车,我们二人同时打开了某打车APP。突然,小伙伴吐槽了一句“怎么要40元,这么贵”,而我低头一看,自己的打车界面上清楚标着36.7元。现在想来,这并非是偶然现象,确值得探究一番。

我们真的被“杀熟”了吗?

不常打车的我确实对网约车价格不太敏感,但上网搜寻一番后,发现吐槽价格不一致的用户不在少数:

“我的手机是苹果,朋友手机是荣耀,打车的时候我的更贵一些,不知道是不是ios端比安卓贵。”

“明明是一样的路程,怎么平台打车比我平时坐出租车还贵些!”

“我一个天天打车的,比我同事不经常打车的贵,怎么在'杀熟’吗?”

看到这些消息,我不禁发出疑问,难道我们真的被网约车平台当成“韭菜”给收割杀熟了吗?

在搜寻同类遭遇的过程中,复旦大学副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所做的打车测试吸引了我的注意。该团队在国内5个城市进行了800多次打车测试后发现,苹果手机用户平均可获得2.07元的优惠,而非苹果手机用户则可获得4.12元的优惠,两相比较,苹果手机的优惠力度明显比非苹果手机弱上不少。此外,在同时选择“舒适+经济”车型时,苹果手机用户能容易被“舒适型”网约车接单,而这也意味着更高的价格。

针对网约车“杀熟”这一现象,半月谈记者也做了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地点使用“滴滴打车”,苹果手机叫车速度快于价格相对便宜的手机,且预测价格更贵。个人的遭遇或许存在极强的偶然性,但经过大量的系统测试却依然反映出网约车对待不同用户“价格不一”、“速度不一”等情况,看来,我们确实成为了网约车大数据算法下的无辜“韭菜”

“被杀熟”的感觉从何而来?

移动互联时代,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为重要的便是用户的数据,很多时候用户只要在隐私许可页面勾选“同意”,便意味着在使用该APP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数据信息都不再是秘密。由此可见,网约车平台通过获取用户数据信息进行“差别对待”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技术上并不存在壁垒。

除了大数据算法“杀熟”外,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会给用户造成“被杀熟”的认知。比如暴雨天打车人数增加,当需求大于供应时,那么平台便可能调整价格,以调整需求,这样一来,同样的距离不同的价格,便会给用户带来“被杀熟”的感觉。

没有人想要被区别对待,纵然你有千万种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网约车平台的“杀熟”行为,或许符合自身经济利益的发展要求,但无疑对市场的健康运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复杂的计费规则、隐藏的算法收割,“杀熟”背后不仅是平台对用户信息的滥用,更是对用户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如何摆脱成为“韭菜”的命运?

拒当“韭菜”,从你我做起!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网约车的“杀熟”行为,但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的特性,将自己的数据信息“随机化”。首先在选择网约车平台时,我们可以尝试切换不同的平台进行消费,尽可能避免成为某平台的“常客”;此外,如有备用手机号,在打车时也可将之利用起来,交替使用,更能减少被平台熟悉的机会;若情况允许,也可尝试直接乘坐出租车。

但无论如何,用户个人的自我保护之举治标不治本,想要彻底解决网约车平台“杀熟”乱象,更需要行业主体的自我约束管理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近日,针对美团“二选一”的霸王行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虽与网约车行业并无直接联系,却向我们展示了国家对于平台乱象整治的重视程度。望网约车平台也能自检自查,响应国家号召,维护市场和谐发展。

韭菜也有成长的一天,网约车平台肆无忌惮的“杀熟”,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失民心,损利益”的结果。作为企业,网约车平台在注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看人下菜”不仅会阻碍网约车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将自己逼上一条艰难的发展道路。“监管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出手,也是对网约车平台的一次警告,希望平台能自我管理约束,为网约车行业营造良好的运营风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