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波兰式困境》

本文导读:

我今天特别想聊聊所谓的“波兰式困境”。

作为“二战”时期第一个遭到纳粹德国全面入侵的国家,波兰激起了我的兴趣。领土与纳粹德国接壤、军力并不算弱小的波兰能走到这步田地,还真应了那句俗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以,我今天特别想聊聊所谓的“波兰式困境”。

虽然人们普遍把波兰当作“二战”期间灾难深重的国家予以同情,但千万不能遗忘的是,战争爆发前的波兰可不是一个可怜的受气包。首先,波兰拥有一百多万军队,早就与法国签订了互助协议,对德国形成了战略夹击之势;其次,波兰在前首脑毕苏斯基元帅多年的熏陶下具备了强悍的霸气,趁着1939年春天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良机”,还分一杯羹吞并了捷克的特青地区,很乐意充当了一把纳粹的帮凶。

但好景不长,波兰军队进驻特青地区三个月后,德国故技重施,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不照做就开打!波兰政府这才意识到,轮到自己当靶子了。而且捷克亡国之后,自己在地理上被德军完成了三面包围,处境堪忧。

即便命悬一线,波兰是不是就只能被动挨打呢?未必!一是波兰政府明白认怂退让只能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那样任人宰割,所以很快就进行了军队总动员;二是波兰政府知道自己打不过德国,所以第一时间向铁杆盟友英法求救,指望合伙着把敌人吓退;三是开足马力发动外交攻势,在争取国际支持的同时也跟德国展开拉锯式的谈判,争取时间。

其实,波兰本来还可以有第四个短平快的举措,能立即吓退德国,但他们没有去做,那就是获得苏联的支持。其实没等波兰主动发声,苏联早就通过英法政府向波兰递了话,只要他们允许苏军在开战后越过国境线支援作战,苏波两国可以立即签署同盟条约,但波兰政府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早在希特勒还是街头演说家时,他就通过那本冗长的《我的奋斗》描绘出了自己将来的“剧本”,那就是“要向东方夺取生存空间”。所谓东方,指的就是波兰和苏联。因此苏联一直对纳粹德国如临大敌,希望能和波兰联手抗击。然而波兰的拒绝,迫使苏联只能想办法为自己争取时间。苏联的犹豫使纳粹德国大喜过望,立即抓住机会向苏联示好,火速签订了共同瓜分波兰、划定战后势力范围的《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因为关键时刻放弃对苏联的考虑,波兰陷入了本身打不过、英法联军远水不解近渴的绝望境地。果然,战争爆发仅两个星期,波兰就被优势的德军和苏军两面夹击,迅速土崩瓦解。

导致波兰决策失误的深层次逻辑,就是“波兰式困境”。

在历史上,波兰因为强邻环伺境遇悲惨,先后三次被俄普奥列强瓜分,所以在民族心理上有了根深蒂固的痛苦烙印。几百年来,波兰的政治家们一方面谋求复国独立,一方面对邻国抱有十足恶感,希望建立强大的武力复仇,重塑昔日荣耀。因此,对曾经受到的伤害记忆犹新,内心形成牢固不破的应激机制,不顾后果一律僵化应对,不分时间场合一概偏执狭隘,这就是“波兰式困境”心理机制的典型写照。

在这种心理机制的驱使下,“一战”后复国的波兰毫无障碍地就成为苏维埃俄国的最大敌人,通过苏波战争与俄国结下更大梁子。既然苏联德国这样的邻居都不可靠,那唯一可靠的就是英法这些资本主义“大当家”,除了和他们结盟别无他途。可见,过往的历史际遇让波兰整个国家都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丧失了审时度势的灵活性,到头来是自己把路走窄,失去了转圜求生的主动权。

时至今日,波兰政府恐怕还是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在“波兰式困境”的操纵下一条道走到黑。他们对俄罗斯依旧仇视丑化,甘心听从美国英国的操纵,即便明知“盟主”的决策有问题也死心塌地照办,比如他们率先在欧洲范围内第一个不分青红皂白封禁中国的5G技术。这就是一个国家在历史包袱下心理扭曲,无法明辨是非做到真正独立自主的鲜明典型。国家弱小,尚可以自强自立,国家偏执狭隘,则注定命运多舛、劫难重重。

一个国家尚且能够被历史绑架,能够被民族心理的偏见成见所裹挟,那么身为社会个体的个人如果心智被误导、目光被蒙蔽,就更容易陷入“波兰式困境”无力自拔。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就是这样一位同样被“波兰式困境”误导终身的人物。

现代的历史学家评论崇祯皇帝朱由检,说他是一位孜孜不倦勤于政事的好皇帝,却把国家带进了死胡同,对此我深表赞同。

年轻的皇帝登基第二年,就用凌迟酷刑诛杀蓟辽督师袁崇焕,不仅从此丧失了镇守东北大门的栋梁,还使祖大寿等一批将领先后降清,更为严重的是,从此军心思变,叛臣叛将迭出。后来他又勒令镇压农民起义军不力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自杀,更是后患无穷,引得各路将领纷纷拥兵自保不思进取。

在他当政十七年间,仅仅是兵部尚书就被他非杀即撤走马灯似的换了几十人。他希望通过秘密渠道与皇太极议和,却在消息走漏后立刻翻脸不认账,把替他跑腿的大臣杀掉平息议论。他早就接到群臣建议迁都南京的奏折,却在犹豫顾虑中坐失良机,直到被李自成大军围困,最终自杀殉国。

而这些所作所为的背后,则源于皇帝青少年时期经历的凄惨遭遇。他虽然贵为皇子,却幼年丧母丧父孤苦无依,处处受到阉党的包围和监视,从小惶恐度日。在意外继承哥哥的帝位后,十七岁的皇上进宫,一连三日滴水未进,靠自己随身携带的大饼充饥,因为他时刻担心会被阉党余孽毒害。由此可知,这位年轻皇帝因为少年的恐惧,对旁人早已失去了信任和理解,只剩下应激性的恐惧和多疑。

因此,他杀袁崇焕杀杨嗣昌是因为猜疑恐惧,在关键问题上举棋不定还是因为猜疑恐惧,直到最后,被猜疑恐惧弄得国破身亡。

在赘述一国一人两个事例之后,我们肯定对“波兰式困境”给予心理层面的无形伤害有了印象,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困境呢?我觉得答案很简单,只有两句话。

第一,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锤炼自己的人生观是非观。要敢于正视自己曾经的境遇和失败,要理性分析自己的得失,而不是怨天尤人忙着给别人贴标签。

第二,多实践多历练多交往,改进自己的待人接物和应对举措。既然这世上不存在绝对化的好人与坏人,就应当抱着灵活的思路去破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善待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唯如此,一个人才能打破偏见成见卸掉历史包袱,寻新机、开新局,实现柳暗花明。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