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劝学”好文——评作家蜀水《读书 让生命绽放精彩》
当笔者第一眼看到蜀水先生的这篇文章,首先就联想到了历代古圣先贤有关“劝学”的内容。静下来细读此文,方觉此文真可谓当代“劝学”之佳作,将以作者“立言”之至善,虽久不废。
笔者之所以如此评价,在乎四点。
首先,在乎此文的艺术性。纵观此文,读者会发现,你无法将此文简单地归于哪一类文体之中,因为,它融合了散文、论述文、杂文甚至诗歌的表现手法,文风别具一格,且通篇表述顺畅有序,一气呵成,读来并无突兀之感。此乃文体上的一种大胆创新,比起那散文诗、说理散文等更具创新性。那么,此文究竟应该算作什么文呢?依笔者拙见,就姑且称之为“跨界文”吧。
此文的艺术性不仅表现于此。而且,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作者的文学功底。文中综合运用了对比、对偶、排比、比拟、衬托、渲染、层递,以及引经据典、以古鉴今、夹叙夹议、前后相衬等多种表现手法,短短千字文章,文如流水,语似冬阳。
其次,在乎此文的思想性。品读此文,你会发现,从文章的标题到通篇内容,无不散发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而这个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知、正觉、正向、正能、正本、正道,在于明志、明理、明事……比如文中写到:“书,为我们的精神生命提供营养”;“读书,让生命绽放精彩”;“历史的河流,是在书的河床上流淌的”;“好的书犹如灯塔,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坏的书就像妖魔,会把人引向邪门地狱”;“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更注重术有专攻”;“知识是一种资源,资源必须要转化为能力的资本,这就是'学以致用’”;“读书,是我们最方便的高雅,是我们最低成本的奢侈,是我们最有价值的行为”……
当然,文中有关思想性的内容表达还有很多,而且这些表达犹如一位长者在给身边的人促膝谈心一样娓娓道来,并未让读者有高高在上的刻板与说教之感,读来亲切、入心。
第三,在乎此文的必要性。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先哲与伟人都谈过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比如《荀子》的开篇之作就是《劝学》;《论语》的第一章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庸》的第一句话就讲到“修道之谓教”;《群书治要》辑录尸佼《劝学篇》以“剑之锋刃须磨砺”来譬喻学习的重要性。及至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提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金刚经》讲“修一切善法”,《道德经》讲“学不学”等等,更是把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境界提升到玄之又玄的高度。
时至今日,读书学习的话题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更显其必要性。当今世界,已然从古代先贤的农耕文明,经过工业文明,进化至信息文明和智能文明时代。处在这个新时代的每一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不停地读书学习,否则,你就无法在这个永远处在变化之中的无常世界立足和生存。
由此说来,此文对于增强当代人读书学习之信心,摒弃那种“读书无用”、“读书过时”之观点,可谓正逢其时。
第四,在乎此文的针对性。晋代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家信中曾言“开卷有得”,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也曾云“开卷有益”,都是鼓励学子只要打开书本学习,就会受益,就会有所收获。
蜀水先生在此文中,不仅鼓励人们多读书,还劝勉人们要读好书,要学而思,要与人交流。正如文中所写到的:“要具备识别能力、分析能力和免疫能力”;要“读对自己更有帮助的书,学习和掌握对自己更有用的知识”;“思考是一座庞大、系统而严密的工厂,担负着对知识更进一步理解、消化、提炼、升华和创新的使命”;“要通过书和作者交流,换位而思考……把知识理解得更深透,把握得更系统,应用得更实效”……
这些,都是蜀水先生给当代读者传授的读书技巧和方法之所在。
在文中,蜀水先生还针对今人之惰性,以古之竹简对比今之电子读物,以唐僧“西天取经”之艰难对比今人读书学习之便利,激励当代人们不仅要重视读书学习,而且要注重在学中修,在修中学,做到德智双全,品学兼优,方能大有作为。此可谓用心之良苦矣。
记得在《西游记》中,其开篇两回主要讲孙悟空求学的经历,最后一回讲他们师徒修成了正果。期间,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就好比通过了八十一场修学考试。蜀水先生在此文中援引西天取经之典故,有针对性地“劝学”于当代人,应是具有相当感化力的。
综上所述,蜀水先生的这一新时代的“劝学篇”,确为难得的好文章啊。
附:
作家蜀水《读书 让生命绽放精彩》
读书,让生命绽放精彩!
这不是一句广告,也不是一句口号。
书,随文而生。它超載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它整合当今海量信息和知识精华。
我们,踏上光的动车,穿过岁月的通道,和历史老人相笑而坐;我们,迈上风的特快,飞越空间的距离,和天下精英促膝交谈。
他们用丰硕成果的盛宴款待我们,并让我们站在他们的肩上享受更高的采摘之喜悦。
这,就是读书!
是梦想中的现实,是现实中的梦想。
是发扬中的继承,是继承中的发扬。
历史的河流,是在书的河床上流淌的。 其流速是靠一代接一代不断奋进的初心为动力的,先辈和圣者们对未来不懈的追赶,通过“文以载道”而融入我们的灵魂,催动梦想的漩涡,激起思想的波浪。
人类走的是一条探秘、探险、探求之路。它需要路标、照明灯和“芝麻开门”的密码。无数被破解的奥秘和奥秘被破解的程序和方法,通过书的字词句章帮助我们继续打开更多的宝库。
宇宙万象交错,世事纷纭复杂。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我们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无数册《百科大全》,为我们“勤为径”和“苦作舟”的努力而导航。
读书,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话题,而如何读书也就成为话题中的话题。
书,为我们的精神生命提供营养和生存的空间以及壮大的舞台。但它同样有好和坏之差,或者存在有用和无用之别。好的书犹如灯塔,为我们提供正确的方向;坏的书就像妖魔,会把人引向邪门地狱。因此,我们要具备识别能力、分析能力和免疫能力。
古往今来的知识浩若烟海,而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一生充其量所读的书也只不过是虚空里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读对自己更有帮助的书,学习和掌握对自己更有用的知识。我们倡导博学多才,我们更注重术有专攻。
思考是一座庞大、系统而严密的工厂,担负着对知识更进一步理解、消化、提炼、升华和创新的使命。那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读书,只是装装样子做做秀罢了。
我们要通过书和作者交流,换位而思考。同时,还要和其他读者互动,把知识理解得更深透,把握得更系统,应用得更实效。
读书即学习。“学习”二字具有两层含义,“学”是掌握知识,“习”是践行运用。知识是一种资源,资源必须要转化为能力的资本,这就是“学以致用”。
我们要“不拘形式而读书!”
在古代,读书可谓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先不说“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和“囊萤映雪“的精神,仅仅说造纸术还没有发明之前,今天的一部书得兑换成一匹马拉上的几大捆沉重的竹简,这足以证明古人读书所付出的艰辛。
如今,书也不再是传统概念的书。网络已经让书的形态变幻得目不暇接、五彩缤纷。
遥想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历时十九年并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假如是在今天,由印度的那烂陀寺的主人发一个邮件到长安不就得了。要不然,一个QQ或者一个微信的转发也就搞定了。
时空变幻,生命苦短。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书的河流,汇聚到知识的海洋。
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这个读书的好时节。
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书房;无论是在林间的小道,还是在飞行的机舱……
读书,是我们最方便的高雅;
读书,是我们最低成本的奢侈;
读书,是我们最有价值的行为。
我们,因为读书而有思想。
我们,因为读书而有智慧。
我们,因为读书而有成就。
我们穿越时空,信游千年;我们跨越阻隔,阅览万里;我们一卷在手,远眺未来。
读书,让生命绽放精彩!
作家蜀水:原名张一彪,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曾供职《鄂西报》、《三峡晚报》、《中国三峡工程报》、《深圳法制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现任红铅笔暨北斗猎头(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