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温与湿温

风温:

症状:发热(不恶寒或恶风),头痛或胀,咳嗷;口渴(初起一二日或不渴)。

辨症重点在发热、咳嗽、口渴六个字,而发热、咳嗽可称风温症提纲。至于口渴、自汗,则风温症更明显,前人论风温多自汗,其实无汗的风温所在多有,不可不知。

风温初起,脉象浮数,舌苔微黄,烦闷病容。

辨治:发热、咳嗽(或轻咳)、口渴,常为风温症始末所具有,一般说来,可仿桑菊饮加减,精简用药,如桑叶、菊花、薄荷、苏梗、前胡、南杏仁、浙贝母、瓜蒌皮、芦根、生甘草等味。如咳嗽胸闷或痛、或胁痛,须加黑郁金、牛蒡子、苏薤白。渴甚加天花粉。咽痒或痛加白射干。如大便素来不实或便泻,可除去牛蒡子,改用生香附。汗多者去薄荷。如夹滞,知焦楂炭,或生神曲一、二味即可。以此为辛凉清上之法,如病邪较重,服之热不退,可加银花、连翘、淡黄芩,其苏梗、薤白可以除去,倘汗多、高热不退、烦渴引饮者,宜加生石膏、淡竹叶(或卷心鲜竹叶)。总之风温上受,首先犯肺,上焦风温之邪,用药分量不宜太重,药过病所,或致误事,要知凡治上焦风温,必须清宣肺气,有咳嗽自不必说,没有咳嗽,也不能离开清宣肺气的药,肺气宣通,咳痰易出,治节百脉循行,温邪容易外达,此避免逆传心胞的首要方法,省却以后许许多多的内陷伤阴等变症麻烦,所谓未雨绸缪,曲突徙薪之计,弭祸于机先。

湿温:

湿温有一定的典型症状,其机制有些规律性,相当于西医的肠伤寒,叶香岩称:“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因为湿邪到一定季节酝酿化温,势缓不易速愈。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谢利恒校长曾说:“此症在太湖流域最盛行,此与气候方土有关,吴中有些医家在湿温实践中,可称先知先觉者”。

症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此据温病条辨卷一第四十三条)

悠烧日夜不退,午后身热渐重,起初每有干恶,或时时唾吐泡沫状粘涎,至于胸痞不饥,舌腻不渴,首如裹,肢节酸,神情沉闷,湿温症几乎普遍存在。

辨治:湿温症在中西结合来说,相当于“肠伤寒”,只宜流汁食,中西医观点亦同。湿溫症病程需要一月左右,或者三个节气(四十五日左右),其好转或恶化常在二十日左右,治此症如剥茧抽丝不可求速,欲速则不达,急躁多误事。发病季节常在立夏后至白露前发作,流行似有些周期性。防止湿温恶化在于病起确诊时,善用芳香化浊,淡渗祛湿的八字方法。

在温热病辨治方面,叶香岩擅长风温,而薛生白则擅长湿温,当然是比较而言。细玩《临证指南医案》、《温热经纬》和薛生白《湿热病》篇自有所悟。

再湿温症大便总不正常,或便闭或便溏不畅,若出现肠出血则为恶候危症。据旧时所见,即有温病经验的中医,十个能愈其半则属上乘,肠穿孔则更为难治,肠穿孔的症状大致为腹痛膨胀,甚则高高鼓起,四肢作冷或面色青白。肠出血可选用清营汤或犀角地黄汤酌情加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