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5月12日
“滴答滴,答滴答,时针在不停的转动……”,平凡的日子不在于过了多少天,而在于你记住了哪一天,记住的这一天就是不平凡。渐渐来临的5月12日,让我又一次心血来潮。13年前的这一天,震动了我,也震动了全国人民。那就是2008年5月12日下午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震中虽在四川的汶川北川,距离数千公里的湖北黄石—-我的家,因强大的地震波,震感瞬间侵来,这种震感是人生经历的第一次。记忆犹新的是那天的下午2点多,我休年假在家备战当年的会计职称考试,听着网校的串讲冲刺复习,专心致志中忽然发现电脑在晃动,回头看一眼我家贴墙而做的书柜玻璃门也在晃动,玻璃明晃晃的,房子在晃动,这瞬间身边所有物体的摇摇晃晃,顿觉情况不妙,抓起手机急中生智打开家门,准备往外跑,发现防盗门象扇子一样也晃动着,身边一切都处于晃动,情况不妙,冷静的瞬间,快跑!不会是发地震了吧?犹豫的刹那间,给曹某人打个电话确认一下,看他有没有感觉到。电话很快就接通了问:“你是不是感觉到地震了”,得到的回答:“你是不是看书看久了,头发晕了”。额!我真是看书看晕了?莫名的无助和惊慌。持续一分钟,一切又都静止了,恢复了原样。冷静片刻后,必须找到答案,不信邪的我!回到了电脑前,打开电脑,电脑头条新闻是新华社四川分社的大型字幕跳出四川汶川8.3级地震的字样,瞬间红字就变成了黑字,整个电脑屏幕所有的内容全部由彩色变成了黑白两色。随后,各大网站都开始播报关于四川汶川的地震新闻报道,经网上证实了我的判断,确实是发生了8级以上的大地震。震中准确地就在四川汶川,随后不断地出现关于地震灾情及救援的新闻......此后几天的新闻,我全神关注着四川灾情,哪里发现了多少人,救了多少人,房屋倒塌了多少,很多揪心事,因道路坍塌,救援车辆进不去……。那阵子,收音机时刻带在身边,有空看不到电视时,就收听中国之声的24地震救援新闻播报.....5月12日的大地震,全国各地人民的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共同关心和注视着四川。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涌现出了很多爱心人士,家破山河在,经过全国各省的援建,受震灾影响的灾区人民家园很快得到了援建和重建,灾民纷纷从帐篷搬进了新的家园。那年工资不高的我,也为四川捐助了1000元特殊党费。职称考试也延期了,推迟到九月份,还好,顺利通过了!此后几年的一个五月,我旅游也专门去看一趟汶川地震震中北川的映秀镇,映秀镇经灾震后重建建设得非常好,问过依然住在映秀镇的居民,参观了作为地震纪念馆的原北川中学,学校没有对外开放,也没有重建,保持着地震时的原貌,依然用隔离线围着,我站在校门口往里看,教学楼褶皱式的垮塌,真是不忍目睹,残酷的场景不禁让人落泪,一栋教学楼的一、三楼一半倾倒坍塌时都不见......为了纪念地震中不幸伤亡的师生,原北川中学地震纪念馆严禁拍照,对地震亡灵的一种尊重。
从都江堰到理县,逆岷江而上的县,都遭受到地震严重的毁损,在全国人民的资助与共建下,恢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原貌,但全新的建筑甚至比原貌建设得更加好,保留着当地多民族的民族特色。因5.12的地震,生活在丛山峻岭之中的阿坝州羌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全国人民记住了羌族,羌绣的艺术此时开始走向全国。经历了一次重量级的地震后,灾区人民变得更加顽强。同时,生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听当地人说,经历汶川地震,见到熟人的第一次问候语,不是“你吃了没”,而是变成“你还活着”。随团的导游,是带团亲身经历了地震,带我们团时,也不强迫我们进购物店必须购买旅游纪念品,导游经历了地震时无通讯,无交通工具,时刻面临余震的恐慌日子,小伙子顺着岷江带着他的团队游客走回都江堰。经历了大震后的当地人并没有离开他们的家园,依然爱着他们自己的土地。灾后重建,公路、居民新址都建设得非常的好,若不是有些特意留下的残垣断壁,根本无法判断是灾区重建。经历了大灾,面对了苦难,灾区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将废墟建成了新区。在这次地震,我一次见证中国力量,见证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加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渡过一个个的艰难险阻。5月12日,就是刻在我心中的地震纪念日。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这天被命名为防灾减灾纪念日,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是一个警醒的日子,也是一个应对风险的提示,这一年记入了中国编年史,也记入了世界地震史。
徐文英,现就职于某国有银行,喜欢旅游、摄影,喜欢用手机随手拍摄生活中的精彩场景,并嵌入文字发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