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注道德经:绝学无忧第二十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说到,以“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不足以治理好天下,并提出了道家的治世方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本章承接上文,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和视角进行详细描述,如果有一个道家圣人,行走在崇尚“圣智、仁义、巧利”的人文社会里,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境遇。

本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得道圣人的样子,前面的古之善为士第十五,则从第三人称视角,描述了为道之人的样子。这两章的描述,都十分有画面感,可以把这两章内容结合起来,把自己代入到画面中去理解和体会。

【原文】绝学无忧第二十

绝学无忧【人之忧虑,皆从学而生,学则明乎是非善恶,而自不能已于忧矣。若一无所学,忧何自而生哉】

【白话】人们的忧虑,都是因为学习了世间的伪诈学说和行为,学习之后则自以为能明辨是非善恶,而不能保持天真之性,忧患也永不停止。如果不学习世间伪诈之术,而保持天真自然,忧虑又从何而来呢?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唯与阿,不过词语顺逆之间;善与恶,不过几微异同之际。亦何必过为分别,以自扰其心乎】

【白话】唯与阿,都是人为制定的礼节,以道观之,不过是用词语气的尊卑顺逆之别;善与恶,都是人为约定的准则,以道观之,不过是在言行的细微之处有所差异。为道之人对此又何必过分区别,进而扰乱自己的心神呢?

【注释】

①唯:应诺之声,指顺承。

②阿:呵斥、责备之声,指忤逆。

③有的版本此处为“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惟夫常人之所畏者,则必有害于身之事,则不可求异乎人而不畏。如不畏,则其心荒唐将何所止极乎】

【白话】但是常人所敬畏的某些道德规范,一定是因为不敬畏则有害于身,对于这些特定的规范,就不能为了追求异于众人而不畏惧。如果不畏惧这些道德规范,那么将会导致内心荒唐,而行事没有底线。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熙熙,宽易和乐也,如享太牢之丰腴,如登春台之和畅,皆言其无所畏也。泊,淡泊也。儿始生曰婴,三岁知笑曰孩,甚言知识之未萌也】

【白话】熙熙,宽易和乐的样子,就像享用“太牢”那样隆重的祭祀,又像春日登台览胜那样和畅,都是说众人无所畏惧的样子。泊,淡泊的意思。小儿刚出生时称之为“婴”,三岁会笑时称之为“孩”,这里是表明“我”没有被世间伪诈知识所启蒙的样子。

【注释】

阿:指忤逆。

①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隆重的典礼,牛、羊、猪全备称之为太牢。

②春台:指春日登眺览胜的地方。

③ 有的版本此处为“如春登台……如婴儿之未孩。”

乘乘兮,若无所归【乘,御也,如乘车而无所归者】

【白话】乘,驾车的意思。就像乘车在外游荡,而没有归处的样子。

【注释】①有的版本此处为“儡儡兮”。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众人皆有所余赢,我独若有所遗失】

【白话】众人都像有所余赢的样子,唯独我像有所遗失的样子。

【注释】①有的版本此处为“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其心真若下愚之人】

【白话】我的心思就像一个卑下愚蠢的人。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沌沌,浑沌不开之貌。闷闷,沉郁之貌】

【白话】沌沌,浑沌不开的样子。闷闷,沉静而郁郁寡欢的样子。

【注释】①有的版本此处为“我独昏昏”。

澹兮,其若海【澹,水揺貌若海之动荡寥廓】

【白话】澹[dàn],水波摇曳,像大海那样动荡寥廓。

飂兮,似无所止【飂,高风也,如高风无止宿】

【白话】飂[liù],指疾速的高风。像疾风那样飘扬万里没有尽头。

【注释】①有的版本此处为“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以,有所为也。我独顽愚鄙陋,无所知为】

【白话】以,有所作为的意思。唯独我看起来顽愚鄙陋,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样子。

【注释】①有的版本此处为“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言我所以独异于人者,何哉?凡以求养于道,故不以外物为务也。母,即有名万物之母,所以生万物者也】

【白话】这里是说,我之所以看起来事事都与众不同,是什么原因呢?总的来说,是因为我一直从“道”中寻求滋养,所以不以追求外物为要务。母,就是指“有名万物之母”的“母”,也就是指化生万物的“道”。

【注释】①有的版本此处为“而贵食母”。

【道德经原文】绝学无忧第二十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白话】本章篇幅较长,将在下一章详解。


【作者简介】徐大椿(1693—1771),又名徐灵胎,晚号涸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朝名医。他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因家人多病,便博览医书,自学医术,成为一代名医。他十四岁研习《道德经》,历时二十年写成《道德经注》,而后刻印出版。

(0)

相关推荐

  • 徐大椿注道德经:有物混成第二十五

    上一章讲,圣王应该如何立道与行道.本章接着讲,"道"到底是什么,以及人与天地.大道的关系.   有不少人说,道德经这本书太过玄妙难懂,其实,他们不过是被很多庸俗化解读道德经的书和文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章

    大家好,现在是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的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我们现在的版本,有上一章最后的四个字"绝学无忧".然后,这一个版本基本和现在通行版差不多,后 ...

  • 徐大椿注道德经:曲则全第二十二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原文]曲则全第二十二   曲则全[能曲而后能全]枉则直[能枉而后能直]洼则盈[能洼而后能盈]敝则新[能敝而后能新]少则得,多则惑[此又一义,少则约而易守,多则乱 ...

  • 徐大椿注道德经:知其雄第二十八

    原创 子归明 袭明堂 今天 上一章讲,圣人同天合道,统御万物.本章进一步讲,圣人要统御天下万物,具体该怎么操作.老子认为,关键在于要笃守常德,能圆能方,能收能放,应物无穷却始终抱道不离. 在生活中我们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孔德之容第二十一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与失道之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图景,有道之人异于众人,而贵求食于母.接下来的两章,是展开叙述"求食于母"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二 ...

  • 徐大椿注道德经:绝圣弃智第十九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这些年,我们见识了很多曾呼风呼雨的公知大V打脸,也识破了不少砖家叫兽的嘴脸.然而,至今依然有许多网友被这类人忽悠得神志不清,对他们的言论坚信不疑.   比如,20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七

    注:粗体为古籍原文,其余为本号释义 鬼谷子说,圣人行事,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生活中会有这样深不可测的人吗?   鬼谷子说,圣人之在天地间,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筹策万类之终始,达 ...

  • 徐大椿注道德经: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上一章讲,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应该以道治世.本章接着具体讲如何立道与行道. [原文]跂者不立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跂,翘足也,跂则不可以立] [白话]跂(qì),本 ...

  • 徐大椿注道德经: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注:粗体为古籍原文,其余为本号释义   上一章讲,人应该法天则地,宗于大道.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讲,君王如何守道不离.   [原文]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重能生乎轻] 大道厚重,能生发轻浮的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