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 救火(小小说)

村子里有俩个人,一个叫张三,另一个叫李四。以前因为点儿小事,吵了一架,就不说话也不打交道了。过去农村做饭、烧炕都是用秸秆,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了好几垛。这是他们一年的燃料。

这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开开心心地过大年了。不知是谁家放炮,蹦到张三家的秸秆堆上了。不大会儿,火就着起来了。只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全村人都赶来救火。可那几年村子里没有自来水,人们得去井上担水灭火。

只见火势越来越旺,人们都特别担心:火要是再烧大了,会把张三家的房子烧毁的。要是那样可就麻烦了,他们一家人到那儿住去。李四本来只是在远处瞅瞅,一看情况不妙,这火是越烧越旺。他就赶紧跑回家拿上桶,就到井上挑水。参加到救火的行列中去了。

幸亏人多力量大,终于把火扑灭了。因为扑救及时,张三家只烧毁了两垛尖杆。他特别感谢乡亲们。张三他看到了李四也来帮忙救火,心中有点不好意思,就过来低声说,你也过来帮忙了,谢谢啊。李四眼一斜,说,我可不是帮你,我是帮我自己。张三一愣,莫非我家着火能烧着你了?李四说,啍,你家烧没了,到我家要饭,我能不给了?要是风再大点,再往东烧过两家就是我们家,为了防止烧到我们家,我才救火。张三四面瞅了瞅,说,今天是东风呀,是往西刮的。李四转身就走,张三赶忙拉李四,说,上次咱俩因为甚恼了?李四一甩袖子,说,你都记不住,我能记住。我走了,家里饭也凉了。

李四走了,张三笑了。

第二天,人们看见李四在张三家喝酒了。

(0)

相关推荐

  • 第258期 | 阴谋论和创业者

    高老师说:从清末慈禧太后支持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可为什么这条路我们走得这么艰难呢,这和我们民族长期固有的一种看世界的思维方法有关. 我们中国人怎么理解世界呢,从平民 ...

  • 朱冬梅 | 方姐的囧事(小小说)

    方姐是我的歌友,今年五十九岁了,但看上去像四五十岁.我们也是玩得来的好朋友.方姐的老家在辽宁,她是在五年前和丈夫一起来到北京的.儿子家住在房山,儿媳给她在朝阳区那边找了份工作.方姐头两天上班是儿子开车 ...

  • 朱冬梅 | 误入传销的小夫妻(小小说)

    前几年菜市场有俩年青人.男的姓尹,人们都称他小尹.那年他才二十二岁.小尹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清秀,性格也很温顺.他说话低声细语的,一看就是个老实人.他的女朋友叫小凤,她那年二十六岁.小凤长得挺漂亮的,浓眉 ...

  • 朱冬梅 | 转向(小小说)

    我刚搬到现在住的地方没几天,自个儿去了离家不远的那个大超市买了点儿东西. 回来的时侯看到,马路对面有个妇婴用品店.我进去看见里面的小衣服挺好看.我就给小孙子买了身很漂亮的衣服,心里还有点小得意.边走边 ...

  • 朱冬梅 | 母亲节的感慨

    "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有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可从来没有一首唱姥爷姥姥的歌.我一岁半妈妈就去世了,所以对妈妈也没啥印象了.妈妈对我来说只是一张老照片. 而姥 ...

  • 朱冬梅 | 梦先生(八)

    到了第二天,   梦先生用彩纸扎了头很漂亮的小毛驴,还准备了一身好衣服.一切准备就绪,也到了傍晚了.他就开始吃饭了.因为这是孟成在人间吃的最后一顿饭了,所以妻子做的很丰盛.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他还拿出 ...

  • 朱冬梅 | 窑黑子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故事,当时我生活在大同左云的小煤矿上.亲眼目睹了好多出门在外的下煤窑的受苦人,土话就叫"窑黑子".他们下煤窑又危险又脏,生活的是很不容易.那年给我家 ...

  • 朱冬梅 | 可怜的小女孩

    前几年,我在北京房山的一个小村庄居住时.跟我同一个院里住着一家来自河北保定的人.是一位老太太和她的小孙女.老太太的儿子在外边干活,从来也没见过他的面.老太太那年六十五岁了,孙女才八岁.小姑娘长得挺漂亮 ...

  • 朱冬梅 | 得瑟

    我家有个远房表妹叫小芳,她长得漂亮大方,由于那几年娘家孩子们多又穷,也没念过几天书.成年后嫁了个离她们村不远的庄户人.小伙子名叫大海,长得高大英俊.俩人也算是挺班配吧,但俩人性格不合,时常吵架.    ...

  • 朱冬梅 | 高冬笙(七)大结局

    在二零零四年,冬笙发现呼市这么大的城市到处都在安装路灯,需求量很大.他就又开了一家市政亮化(也就是安装路灯)的公司.当然了这几年业务很好也挣了不少钱.他在这个行业里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他发现呼市的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