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春风吹浅草,少年子弟江湖老

一、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崔颢高中进士,那一年,他十九岁。那时,崔颢是长安城中最意气风发的燕赵游侠,他带着年轻人独有的那份张扬,游弋在唐诗江湖。

得意之余,崔颢有点忘乎所以,他忘记自己身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里。那是一个集所有盛唐气象的时代,前有初唐四杰“王杨卢骆”诗赋未休,贺知章咏柳扬名,张若虚孤篇压唐,陈子昂登台独怆,李白笔落惊风,唐诗江湖群星璀璨格局初成,却也派别林立。

初展头角的崔颢,和其他诗人一样,都想要立住脚跟。然而他只是有名,并不是出名。同时代的诗人,孟浩然、王维长于五绝,王昌龄七绝写得好。而崔颢同学呢?说句实在话,似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即使他是歧王宅里崔九堂前的座上之宾,也不能为他加分。

刚入唐诗圈子,崔颢风评并不怎么样,他早年私生活不检点,好酒,好赌,好色,十足的“三好”学生。

崔颢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渣男”,《旧唐书》里说他“有俊才,无士行”。《新唐书》则说“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娶老婆就要娶漂亮的,不漂亮或者看腻了,咱就换一个。始乱终弃,情之薄也。

崔颢为自己的品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仕途上他屡屡碰壁,名位不显,诗学上大多也以妇女题材为主,比如《歧王席观妓》《长门怨》《邯郸宫人怨》,还有一首将他打出长安的《长干行》。

崔颢本该在大唐诗歌江湖里,早早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长安城他都快呆不下去了。

《新唐书》里记载:“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

王昌是那个“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的王昌,李邕不是“王昌”,他是一个“诗高行严”的人,唐代诗歌江湖里的百晓生,他说谁的诗好,那就是真的好。

崔颢的轻浮让李邕对他彻底的失望,“滚,马上滚……”

崔颢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破灭了,从追求到失落,一切来得那么快,他感到无奈和不公。

他在《长安道》中写:“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在《江畔老人愁》中他又说:“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李邕,总有一天我会叫你后悔的,莫看我一时,且看我一生。

崔颢再次端起酒杯,吟出了的《邯郸宫人怨》:“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尚由天。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都说男子青楼薄幸,就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难道你们下半身都很干净吗?

二、

长安是混不下去了,到边塞去看看吧,那里也许会有答案。崔颢一入塞外,当过幕僚,上过战场。

在那里,他成了一位负胆好勇的游侠少年,骑马、打猎、饮酒、吃肉,破阵,杀敌。他感受到了一种在长安城永远感受不到的滋味——死亡,面对死亡,崔颢有了生命的意识,他一洗少年时的浮华习气。

那辽阔的视野,奔放的豪情,反映着他高视阔步的足音。他写:“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我们永远不知道崔颢的转变是从何时开始的,也许是在他砍下敌人第一颗头颅时鲜血溅满了他的青衫开始的,也许是有战友倒在自己眼前而他却无能为力开始的。

春风吹浅草,少年子弟江湖老。

该回去了,十几年的羁旅生涯,崔颢从少年熬到了中年。在这十几年里,崔颢的仕途并无多大的升迁,他还是只能做一个小官。

王小波说过这样一段话:"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崔颢已经受够了生活的磨练,他疲惫了,他唯一想要的,就是回家。

在他的诗句里,愁字渐渐多了起来,他写“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晚入汴水》,他写“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题潼关楼》,还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那一份愁,成了他后半生的注脚,也让他的名字千百年来和一座名楼绑在一起。

楼是黄鹤楼,名是汴州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每当读到这首诗,我总会想起崔颢登楼远眺时的模样,那份去国怀乡的情感便油然而生。我总觉得崔颢是一个浪子,他不像金庸笔下的杨过,可以与郭靖携手登襄阳城楼受万民敬仰,成就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事业。他像是古龙《边城浪子》里的阿飞,也有过一个人数十七朵梅花的孤独,比如一个人看落日。

这里不是说崔颢真的很孤独,而是满足不了自己的奢望而产生的不甘与怨愤。只能问一句:“何处是归途?”

可是只要给他半点希望,他的豪情就会自然燃起,他的人生就会发光。

崔颢把他的光全都寄托在了《黄鹤楼》之上了,后来李白登黄鹤楼准备题诗,见到这首诗,就此搁笔。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崔颢的生平情况史籍记载的很少,也许跟他的为人有关,现《全唐诗》里仅存他四十几首诗歌。晚年,崔颢回到了长安,历经千帆,归来却已不再少年。

只是这次,崔颢再也回不去的地方,是家乡,书上记载“崔颢,客死长安。”

犹记得那年长安,斯人如云,那天一位身着青衫,腰悬长剑,脚踏玉恩骢的少年,穿行在咸阳古道之上,直奔李邕府邸。那少年纵马而下,轻叩门环。

敢问来者何人?

汴州,崔颢

关注和转发是最长情的告白

往日推荐

郭襄:世人慕我豪情万丈,我独恋你情深似海

你看,那个人好像是从武汉来的

《白雪乌鸦》:一场疫情下的生命群像

为什么男生都喜欢瘦瘦高高的小姐姐?任盈盈:我呸

有一种潦倒,叫做杜甫

钟灵:你吃瓜子不吃

高适:生活处处是委屈,但前路还有诗和远方

黄蓉追郭靖花了多少钱?

[注: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公众号:guqiushui123
(0)

相关推荐

  • 11.喜新厌旧大诗人——崔颢

    崔颢(704?-754年),河南开封人.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早年为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 ...

  • ​原创投稿 | 少年子弟江湖老

    九七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海军电子工程学院,越二年学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及毕业,同袍者愈千人徒步行军数昼夜至海军诞生地江苏泰州白马庙.在此列队宣誓之际,吾辈顿生万丈豪情,直欲挥戈仗剑 ...

  • 写黄鹤楼,李白虽然不如崔颢,但这首诗却千古流传

    人以楼传,楼以人名,名人和名楼相得益彰.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王之涣和鹳雀楼,范仲淹和岳阳楼,王勃和滕王阁,莫不如此. 黄鹤楼也是这样.黄鹤楼的神奇瑰丽,彰显了崔颢.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而崔颢.李白这样的大 ...

  • 周传雄——少年子弟江湖老

    大概时间应该是初中那会儿,十三四岁的孩子,既没过多的时间也没有充足的金钱,所以对于歌手其实了解得不多,唯一的渠道就是过年的时候,考个好成绩,拉着爸爸妈妈的裤腿,哭着闹着要了一些钱,买一个随时听,一副耳 ...

  • 谚语 |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往期精选 2021\09\06 谚语 | 安逸生懒汉,逆境出人才 谚语 | 初见易得好,久处难为人 谚语 | 从来玩物多丧志,不是人迷是自迷 古诗词赏析丨读书 古籍名句 7 ...

  • 少年子弟江湖老, 当年帅气逼人的男一号, 如今变成这样

    何家劲,有<包青天>的地方就有何家劲.当年真是风靡一时,万人空巷.何家劲的装扮.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少男们模仿的对象.如今,何家劲依然帅气,只是多了几丝皱纹罢了.对了,他还没结婚呢. 姜 ...

  • 开国十大将晚年照片,少年子弟江湖老,国之英雄两鬓斑

    粟裕建国后曾经专门负责收复台湾的战事,由于伤病而未克全功.1954年,粟裕曾担任过总参谋长.1984年,一代战神粟裕病逝,享年77岁. 被毛主席称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的徐海东大 ...

  • 露茜女子 | 少年子弟江湖老

    编者按 作家吴晓波说过一句话:"风流总归会星散,美好却始终难忘.人生那么短,好玩的事情那么少,偶尔遇到了一两件,就赶紧跟相知的朋友一起去做吧."生活也许跌宕起伏,也许并不总是如人愿 ...

  • 春风吹浅草,游骑何翩翩——月卿临古《八达游春图》

    庚子季冬  月卿临古<八达游春图> 绢本设色  84.5cm X 145.9cm RMB 30000-50000 八达游春图 庚子  月卿 月卿临古<八达游春图>历时一个多月, ...

  • 风流子弟曾少年,多少老死江湖前

    每一个有才有貌的人 顾秋水的NO.413篇原创 天冷了,请添衣! By :顾秋水 ▲ 每天一篇原创,顾秋水在异国与您说晚安!  1   据香港<经济日报>11月3日报道,上海电视节目主持人 ...

  • 春风吹老一庭花

    全文共879字                阅读全文需3分钟 江南.烟雨. 撑着一把油纸伞,穿了你最喜欢的那件淡青色的长裙,独自走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小巷,直到,尽头. 那日你就是站在这墙角的么?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