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寻找蕨类植物“种子”的故事。我们知道蕨类植物叶片背面的“粉尘”是其孢子,孢子扩散到适宜的地方,在合适的条件下萌发成为配子体,成熟配子体上可产生精子器、颈卵器,二者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产生合子,合子发育为胚,进而长成孢子体。配子体世代是蕨类植物生活史当中的脆弱环节,环境条件稍有不适,整个有性生殖过程便可能以失败告终。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依靠孢子进行有性生殖,蕨类植物也各显神通、进化出各种营养繁殖方式。
△ 蕨的配子体(贴于地面)和幼孢子体(直立)
先说说芽胞
繁殖。这里的“芽胞”指的是孢子植物通过无性方式产生的芽或其类似体,它从亲体分离之后能发育形成另一新个体。“芽胞”需与“芽孢”相区别,后者指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休眠体,并不属于繁殖体。另一个名词“珠芽”,定义则更为宽泛。薯蓣科植物叶腋内生出的“零余子”、百合科植物叶腋内生出的“小鳞茎”、甚至珠芽狗脊叶面生出的“小芽胞”,都被叫作“珠芽”;形态似圆珠、可长成新个体的“芽”,即为“珠芽”。
珠芽狗脊(Woodwardia prolifera)的芽胞生于羽片正面,有时颇为密集,长满羽片的大部分;这甚而影响了羽片背面孢子囊群的发育——如果珠芽萌发,它下方的孢子囊群往往不育。
△ 珠芽狗脊,示叶面的小芽胞发育而成的幼株
顶芽狗脊(Woodwardia unigemmata)、灰绿耳蕨(Polystichum scariosum)的芽胞数量则少得多,只在上部羽片的腋间着生1-2枚大芽胞。
△ 顶芽狗脊,示叶片前端的大芽胞
△ 灰绿耳蕨,示叶片前端的大芽胞发育而成的幼株
华南实蕨(Bolbitis subcordata)、中华刺蕨(Bolbitis sinensis)为了让新个体传播得更远,芽胞长在了靠近叶轴顶端的位置。生有芽胞的叶片,顶端甚至会变狭伸长,只为把步子迈得更大些。
△ 中华刺蕨,示叶轴顶端的芽胞发育而成的幼株
半月形铁线蕨(Adiantum philippense)、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则直接将叶轴顶端延长成鞭状,末端的芽胞着地生根之后,新个体又能生出新的芽胞,一步一步不断向前蔓延。
△ 半月形铁线蕨,示鞭状叶轴顶端的芽胞发育而成的幼株
△ 长叶铁角蕨,示鞭状叶轴顶端的芽胞连续分生
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采取了另一种策略。它的芽胞生于不育叶裂片的凹陷处,紧贴叶缘。由于其叶柄具空腔、内有气体,芽胞发育而成的幼株可随水漂浮,远离母体再定居。
△ 水蕨,示叶缘的芽胞及芽胞萌发而来的幼株
除了叶片上的芽胞,蕨类植物的根状茎、根也能分化出特定的组织进行营养繁殖。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生有贴于地面、向四方横展的匍匐茎,匍匐茎顶端同样能生出生芽、叶和不定根。匍匐茎上还能生出椭圆形的块茎,名曰“石黄皮”,落地便能繁殖。
△ 肾蕨,示匍匐茎发育而成的幼株
△ 肾蕨,示块茎,即“石黄皮”
二歧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则利用根繁育新的植株。根蔓延到母体外围之后,根尖先分生出贴于地面或树干的基生叶,再生出正常叶片,以此方式不断扩张。
△ 二歧鹿角蕨,示通过根分生形成的居群
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的叶柄基部有肉质托叶状的附属物,叶片枯萎凋落后,附属物仍然保留,并能从中生出新的植株。由于福建莲座蕨的孢子很难萌发,利用附属物进行营养繁殖是繁育莲座蕨的常用方式。
△ 福建莲座蕨,示通过叶柄基部的附属物繁育幼株
通过根状茎繁衍种群的蕨类植物就更多了,比如水龙骨科的大多数种类,这里暂且不提。不论采用怎样的方式,营养繁殖的结果都是形成一个基因相同、排列紧密的居群。居群可大可小,小到可以覆盖一块岩石,大到可以铺满整片林下空间。营养繁殖使蕨类植物能够快速扩大种群,并保留母体对特定生境的适应能力。对于不能进行有性生殖的蕨类杂交种,营养繁殖更是种群在自然界得以生存和扩展的唯一方式。
以下继续介绍香港的蕨类植物,包括鳞毛蕨科和肾蕨科。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153. Arachniodes chinensis 中华复叶耳蕨土生。叶二回羽状或基部三回羽状;基部羽片的下侧第一对小羽片不伸长或略伸长;小羽片边缘有芒刺状锐齿。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普遍。
△ 植株
△ 羽片,示基部羽片的下侧第一对小羽片不伸长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54. Arachniodes aristata 刺头复叶耳蕨
土生。叶二回羽状或基部三回羽状;基部羽片的下侧第一对小羽片显著伸长;小羽片边缘有长芒刺状锐齿。生于近海岸的次生林下。稀有,仅见于西贡大湾附近。
△ 植株
△ 羽片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55. Arachniodes amabilis 斜方复叶耳蕨土生。叶二回羽状或基部三回羽状,先端突然狭缩成顶生羽片;基部羽片的下侧第一对小羽片显著伸长;小羽片斜菱形,得名斜方,边缘具芒刺。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稀有,见于扯旗山、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未成熟的孢子囊群
△ 羽片背面,示成熟的孢子囊群
156. Cyrtomiumfalcatum 全缘贯众石生。一回羽状复叶,顶生羽片分离;羽片边缘全缘或具少数粗锯齿。生于海岸石壁缝隙。少见。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顶生羽片和孢子囊群
157. Dryopteris championii 阔鳞鳞毛蕨土生。叶二回羽状或下部三回羽状;根状茎和叶柄被红棕色阔披针形大鳞片,得名阔鳞;小羽片长卵形,基部最宽,向顶部渐变狭,边缘全缘或具钝齿。生于山坡林缘或灌丛。常见。
△ 叶片
△ 羽片
△ 羽片,示孢子囊群
158. Dryopteris decipiens 迷人鳞毛蕨土生。叶一回羽状;羽片镰状披针形,基部心形,向上渐尖,边缘有波状圆齿。生于林下或灌丛岩石边。常见,见于大帽山、凤凰山等地。
△ 植株
△ 羽片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59. Dryopteris podophylla 柄叶鳞毛蕨土生。一回羽状复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同大,或稍大;羽片边缘有波状锯齿,有时波状浅裂。生于林下潮湿处。常见。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0. Dryopteris sparsa 稀羽鳞毛蕨
土生。叶三回羽状;羽片稀疏不重迭,得名稀羽;羽轴下侧的小羽片较长,尤以基部下侧的一片特长;小羽片椭圆披针形,边缘具疏齿。生于山坡林下。较少见,见于城门水塘、河背水塘、甲龙林径等地。本种在香港有两种类型:城门水塘的种群生于低海拔,叶片平展、较小,羽片较少;大帽山的种群生于高海拔,叶片近直立、较大,羽片较多。
△ 城门水塘种群:植株
△ 城门水塘种群: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 城门水塘种群:植株
△ 城门水塘种群: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1. Dryopteris varia 变异鳞毛蕨土生。叶三回羽状,顶部突然狭缩;基部羽片下侧的第一对小羽片特别伸长,燕尾状。叶片变异较大。生于林下潮湿处。常见。
△ 叶片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2. Dryopteris fuscipes 黑足鳞毛蕨土生。叶二回羽状,叶柄基部黑色;基部羽片下侧的第一对小羽片不伸长;小羽片椭圆形,向顶部不变狭或略变狭,边缘具浅锯齿。生于林下潮湿处。少见,见于草山林下。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3. Dryopteris scottii 无盖鳞毛蕨土生。叶一回羽状;羽片披针形,有时生孢子的部分色深而顶端色浅;羽片基部近截形,边缘具波状圆齿;孢子囊群无盖。稀有,未见野生,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有栽培。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4. Dryopteris sp1 鳞毛蕨属1土生。叶三回羽状;羽轴下侧的小羽片不显著伸长。生于山坡沟谷林下。少见,见于梧桐寨和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山谷。本种叶片大小似稀羽鳞毛蕨,但质地薄而纸质,羽片较密,羽片尾状渐尖;小羽片似鱼鳞蕨(D. paleolata),但未见鱼鳞状的大鳞片,植株也远较小。待鉴定。
△ 叶片
△ 羽片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5. Dryopteris sp2 鳞毛蕨属2
土生。叶二回羽状;羽片对生或近对生;羽轴下侧的小羽片不伸长或稍缩短;小羽片椭圆形,边缘羽状浅裂;孢子囊群幼时红色;叶轴和羽轴被泡状鳞片。疑似红盖鳞毛蕨(D. eryhrosora),但需进一步确认。稀有,见于大东山溪谷上源的苔藓林下。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引种有外形相似的种类,可能是同一种。
△ 大东山种群:植株
△ 大东山种群:羽片
△ 大东山种群: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种群:植株
△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种群: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6. Dryopteris sp3 鳞毛蕨属3土生。叶三回羽状;羽轴下侧的小羽片略伸长;小羽片披针形,边缘浅裂;叶轴和羽轴密被褐色披针形小鳞片。生于溪边林下。少见,见于坳背湾。
△ 植株
△ 基部羽片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7. Polystichum basipinnatum 基羽鞭叶耳蕨(单叶鞭叶蕨)石生。叶二型;能育叶下部深羽裂,中部浅裂,顶端波状或全缘;不育叶一回羽状,叶轴伸长呈鞭状,顶端的芽胞着地生根成新植株。生于瀑布边阴湿石壁。稀有,香港仅见一小种群。
△ 生境
△ 植株
△ 叶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8. Polystichum scariosum 灰绿耳蕨石生。根状茎及叶柄基部的鳞片厚而大;叶二回羽状,叶轴上部常生大芽胞;小羽片基部上侧具耳形突起。生于山谷溪边石上。常见,见于大帽山、大东山、凤凰山等地。
△ 植株
△ 羽片
△ 叶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69. Polystichum balansae 巴郎耳蕨(镰羽贯众)石生。叶一回羽状,先端羽裂;羽片镰状披针形,基部上侧呈三角形耳状突起,边缘具细齿或粗尖锯齿。植物志描述本种囊群盖圆形,但本人未发现囊群盖。生于山谷或林下石缝。常见,见于凤凰山、大东山、马鞍山等地。多说一句,一种常见的蕨,换了个让人费解的中文名,不如不换。“balansae”源于19世纪法国植物学家Benjamin Balansa,他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采集了许多植物标本。
△ 植株
△ 叶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 叶片背面,示未成熟的孢子囊群,囊群盖未见
170. Bolbitis appendiculata 刺蕨石生。植株小;叶一回羽状,二型;不育叶的叶轴上部偶生芽胞,羽片边缘具波状圆齿,齿间有小尖刺;能育叶的叶柄长,羽片狭小,具疏齿,孢子囊群成熟时满布叶背。生于山谷溪边石上。较少见,见于梧桐寨、大刀屻、大帽山等地的石涧。
△ 植株
△ 不育叶,示芽胞发育而成的小苗
171. Bolbitis sinensis 中华刺蕨石生。植株大;叶二型;不育叶下部二回羽状,叶轴上部偶生芽胞,羽片边缘浅裂,齿间有小尖刺;能育叶未见。生于山谷溪边石壁上。稀有,见于大刀屻的石涧。
△ 植株
△ 不育叶,示叶轴和羽片
172. Bolbitis appendiculata × sinensis 刺蕨杂交种
石生。植株大小、羽片形状介于刺蕨和中华刺蕨之间,并与两者生于同一生境,疑似两者的天然杂交种。待确认。稀有,见于大刀屻的溪边石壁上。
△ 植株
△ 不育叶,示芽胞发育而成的小苗
173. Bolbitis subcordata 华南实蕨石生。一回羽状复叶,二型;不育叶边缘具波状圆齿,顶生羽片长而具柄;能育叶常直立,羽片较小,孢子囊群成熟时满布叶背。生于溪谷石壁缝隙。常见,见于大帽山、梧桐寨、大埔滘、大东山等地的石涧。常见。
△ 植株,示不育叶
△ 芽胞发育而成的小苗
△ 能育叶
174. Elaphoglossum yoshinagae 华南舌蕨石生。单叶,近二型;不育叶披针形,中部宽,先端渐尖,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能育叶未见。生于近山顶林下的岩石上。稀有,见于大帽山、大东山、凤凰山等地。
△ 植株
△ 叶柄
175. Lomagramma matthewii 网藤蕨
石生。攀援蕨类,叶一回羽状;不育叶的羽片无柄,以关节连结叶轴,边缘具浅圆齿,网状脉;能育叶未见。攀援于山谷溪边的石壁上。稀有仅见于梧桐寨的石涧。
△ 植株
△ 羽片
△ 羽片背面
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
176. Nephrolepis cordifolia 肾蕨石生或附生。叶一回羽状;羽片密集而呈覆瓦状排列,羽片小,圆钝头,基部上侧为耳状突起;羽片光滑;孢子囊群位于距叶缘1/3处。生于山地湿润处的石上。常见,见于大帽山、大东山等地。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77. Nephrolepis brownii 毛叶肾蕨石生或土生。叶一回羽状;羽片彼此密接,但不为覆瓦状排列,羽片较长,基部上侧为耳状突起;叶轴、叶脉密被线状鳞片,得名毛叶;孢子囊群靠近叶缘。生于林下阳光充足处。少见,见于西贡北潭,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有栽培。
△ 植株
△ 羽片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178. Nephrolepis biserrata 长叶肾蕨
石生或土生。叶一回羽状;羽片彼此疏离,不为覆瓦状排列,羽片长,基部无耳状突起;羽片无毛;孢子囊群离叶缘较远。生于路边林缘的石质斜坡。稀有,见于港岛鹤咀。
△ 植株
△ 羽片背面,示孢子囊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