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阴谋、美国:英国如何一步步沦为二战的最大输家?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管,德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基本被炸平;日本挨了两颗“蘑菇”,几十万的普通居民死亡,国力因为战争也基本被耗空。所以,如果问谁是二战的输家?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日本和德国”。不过,还有部分人认为,英国才是二战最大的输家。

但英国作为主要战胜国之一,论伤亡,英国远比不了苏联;论战损,中国也与之旗鼓相当。那为何说英国才是二战的最大输家呢?难不成,战胜国比战败国输得还惨?

丘吉尔

18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英国率先兴起了一场产业革命,并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后,不满本国地域限制的英国开始放眼全世界,正式开启了殖民扩张之路:在短短几十年内,英国就通过侵略扩张自治领、殖民地、领地、托管地和保护国,构建了一个“日不落帝国”,辉煌一时。

所谓盛极必衰,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和日本的崛起、以及欧洲各国对利益的追求,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垄断地位、及世界最大债券国地位,并被赶超!好在当时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底蕴,英国还能勉强维持大国地位。但到了二战后,作为主要战胜国的英国,风光不再,彻底告别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事实上,战争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掠夺”,一场战争的胜利,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输赢;但实际上胜利与否,是通过“所谓的战胜国,从其参战国那里得到了多少利益、损失了多少东西、又掠夺了多少资源”来评判的。倘若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英国即是二战中的最大输家。

1940年6月,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德国军队席卷西欧,很快便占领了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同时与其仅有一海之隔的英国,则在时敦克尔克大撤退中损失大批武装。为了避免德苏、德英同时作战,希特勒数次向英国提出“和平建议”,但出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方面的考虑,英国政府并未同意。

1940年7月6日,为了避免自身受到英军和苏军的同时牵制,希特勒向空军司令戈林签发“海狮作战计划”,对英国进行大规模轰炸。据部分资料记载,为了实施这次轰炸计划,德军共集中了3个空军集团、数千架飞机、投下了7万多吨炸弹!虽然最终英国皇家空军的奋起反抗,令德军的“海狮计划”流产,但近两个月的对空作战,导致英国伦敦、伯明翰等各大城市及小型城市几乎被摧毁。

城市被狂轰滥炸,本土的各种工业基础设施,自然也难以逃脱炸药的“魔掌”!相比于提早投降的法国,英国的损失可谓十分惨重。相较之下,美国则幸运得多了,除了1941年末日本偷袭珍珠港外,二战期间并没有其他战争发生在美国国土上;同时美国还靠着在二战前期保持中立,从而大肆贩卖军用物资,后期作为参战国大力发展军工,美国的综合实力得以进入世界前列。

“海狮计划“破产

德军“海狮计划”流产后,为了给英国民众制造惶恐,迫使英国放弃抵抗,希特勒还下令对大西洋沿岸进行封锁,将殖民地向英国输送原料的路线切断,准备让英国陷入孤立状态。1941年,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军在实施封锁的同时,还对英国本土发射了大量新式火箭弹,最终使英国彻底陷入了生产困难、经济停滞的窘境,也让英国准备打经济战的计划破裂。

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每一场战争中,参战国除了战斗损失外,军备就是战争中最大的开销。据统计,英国在二战中花费了近300亿美元的军事经费,仅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军就损失了数千门火炮、7.5万余辆汽车、各类枪支近两万支、飞机和舰船共三百左右!更为关键的是,除去殖民地,英国的本土面积并不大,在巨大的战争物资消耗面前,英国本身的生产链,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其需求。因此英国只能从他国购买军备,而主要购买对象,就是大发战争横财、并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美国。

出于1930年美国的《中立法案》,要求英国只能用“现金和运输”方式支付黄金,向美国购买军用物资。而这,则成为英国战后黄金大量外流、并逐渐丧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主要原因。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宣布参战,还没缓过劲的英国再次陷入窘境,英国首相紧急向罗斯福求助。出于对英国的同情,或者说出于利益交换,罗斯福在美国反战舆论和《中立法案》的压力下,提出了“租借”武器的提议,且此类支援多数是免费的。作为回报,美国获得了在盟军领土上的陆海军基地的战时租借权。

为了利益,美英苏之间的关系,在二战期间并非如同表面那般“友好”。其中英军在二战期间所奉行的政策是:在对抗法西斯势力的同时,积极维护本国的海外殖民地;而美苏所谋求的是:战后世界重新划分,奠定自己在国际上的领头羊地位。所以在保证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美苏对英国的小计谋层出不穷。

为了发挥英国在战场上的“搅屎棍”作用,美国对英国进行援助,令英国积极参战。据记载,英国在二战中是战线最多的国家之一,他开辟了北非、东南亚、大西洋、英伦三岛战线....只是由于后劲不足,英军的多个战线并没有打出名堂来,甚至北非战线还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东南亚战线还需要中国远征军救援!可谓既损失了财产,又损失了声望。反观苏美,为了达到其牵制德国、削减英国影响力的作用,他们不断加大对其援助,令自己成为二战后世界上的唯二大国。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1945年9月2日二战彻底结束,世界秩序也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开始发生变化,其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经济金融:由于英国在二战中损耗较大,外债较多,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颁布后,英镑在国际中的地位摇摇欲坠,美国纽约逐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伦敦的“继任者”,美元则取代了英镑国际硬通货的地位。

俄国十月革命后,反殖民、半殖民的风潮便在世界兴起。一战结束后,美国本想趁机提出“民族自决”的“十四点建议”,来参与到英法殖民地中;但在封闭的殖民体系中,并未成功。二战后英国国力衰弱,美国意识到时机再次来临了,在罗斯福的指挥下,美国开始向全世界兜售“独立、民主和反殖民思想”。

在美国的小动作下,战后急需修养恢复的英国,不得不暂时放弃休养,只得来维系本国的殖民框架。但最终在美国的干扰下,英国不仅丧失了安心发展的时间,最终还没能维系住自己原有的殖民框架。

二战后,美国为了扩大对世界的掌控力,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德国、日本是该计划的最大受益者。德国在二战前通过英、美的贷款,逐步成为工业大国,在战后缺少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过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进行重建,加上自身的人才基础,德国的工业发展得以一绝骑尘。而日本在朝鲜战争时,便在美国的帮扶下,完成了军工业向制造业的转变。而英国制造则因为殖民地问题停滞不前,从而被德、日碾压。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是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后所说的话,这段话充分展示了英国在二战后的真实地位,也从侧面说明了二战后英国的失败。

或许,英国的衰落是时代的注定:他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崛起,却因为过于沉湎与去的辉煌,没有带头大哥的危机意识,亦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带来的腾飞,从而给了美国悄无声息推翻“神坛”的机会。

换种角度而言,英国的衰落,或许是因为他遇见了命定的“敌手”!回顾整个二战历程不难窥见,美国就像一个猎人,精心为英国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陷阱”。从给予英国武器,到指使英国在英、法关系破裂后,腆着脸请戴高乐同意英国加入欧盟,都完美展现了美国从根基到声望,逐步瓦解英国大国地位的计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