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里的翁泉海,收徒学医的首要条件,为何是写好毛笔字?

《老中医》里的翁泉海出生中医世家,家学渊源。熟读医书百部,能化为己用,医术精湛,为人正直,不愧为一代良医名医。

翁泉海初闯上海滩,遭遇怪事一件接着一件,他的名望越来越大,但有一件事,很多人不明白。

就是翁泉海招收徒弟学医,首要条件为什么不是熟读医书,而是要看人家写的毛笔字如何。

其中一个小伙子来了拜师心诚,翁泉海让他写了两个字后,就跟他说,你不适合学医。让他回去把毛笔字写好了再说。

来了苦苦哀求,他可以边做学徒边练字,这才勉强留下在医馆里打杂,唱药方。

过了一段时间,翁泉海又让来了写个“药”字,看看写得怎么样?

来了始终不明白,学医和写好毛笔字有什么关系?

就问师父翁泉海:“可是先生,我觉得大夫治好病能就行了,字写得好不好不重要,再说了,字写得再好,那要医不好病人,也不是好大夫啊。”

▲以前老中医开的处方。

我当时看这个热剧也感到奇怪,如果是书画家收徒,你让人家写几个毛笔字看看有没有基础,还说得过去,而这是学医又不是学书画,为什么非要先把字写好?

“此言差矣,一个中医的功底啊,首先是看字。”翁泉海对徒弟来了说,这是他从医的经验所得。一个大夫能把毛笔字写好,可以起到四方面的作用。

▲民国杭州名医詹子翔开的药方。

一、字是一张方子的门面,是这位大夫的文化底蕴,学识学养的体现。大凡名医都非常重视处方书写的工整,很多患者接受看病治疗之前,也都是先看大夫的方子,也就是看大夫的字来推测其学术的深浅、医术的高低。

二、一手好字,,患者看了赏心悦目,他认为你是认真的,他会对你尊重、信任你,这时候十分的病,就去了一分。相反,看到龙飞凤舞、张牙舞爪、乱七八糟的潦草字,患者的心情能好吗?久而久之他还会再来吗?

▲上海名医钱伯文开的药方。

三、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最后的水平是落实到开方子上,要考虑各种药的配伍,这就要细心斟酌。而一手好字,能看出一个大夫的心境,开方子时,你心平气和,一笔一划有条不紊,把字写好,才能确保考虑得更周全。

四、字迹工整,不潦草,可以防止药房的药师错配药,而贻误人病。

翁泉海所说的这四点,想一想,还是有道理的。

以前的老中医可以说个个都是书法家。因为写毛笔字对他们而言,就是日常书写,自然随意,尤其他们悲天悯人,悬壶济世,化心迹于纸上,修成了那种独有的书卷气,最后是书如其人。

现在都用电脑不用毛笔了,所以用毛笔开方子的大夫基本不见了,这是时代的发展所致,方子上的书卷气,再也看不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