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小伙大热天打球猝死,与喝冰水有关吗?
7月14日晚上,株洲一名24岁男子在室外打篮球时突然倒地不起,心跳骤停,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一小时仍然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
现场目击者称,当时天气炎热,他打了三四组下场后就坐在场下,喝了冰水,没想到意外就发生了。
夏日、高温、运动、冷饮,和猝死似乎都有关联,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运动后还能不能愉快地喝冷饮了?
冷饮会导致猝死?
猝死指的是平常身体较健康或貌似较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1小时内,有的甚至仅数分钟) 不可预料的突然死亡。
猝死一般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种类型。心源性猝死最常见,主要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有关,超过70%的猝死都是因为心脏问题。
而除心脏器质性疾病和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其他因素的猝死,都称为“非心源性猝死”,包括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过敏精神应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还有其他原因不明的猝死等。
临床上,非心源性猝死很少见,剧烈运动后大量冷饮虽然不健康,但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鲜有报道。考虑到株洲这个死者非常年轻,没有明显的基础病变史,也不存在其他非心源性致死因素,所以将死因归咎到“冷饮”是证据不足的。
事实上,很多年轻猝死者往往存在心脏病,但由于平时症状不明显,或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足而导致延误就诊时机,再加上超负荷运动,超出心脏循环的承受能力,无法满足血氧需求,就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脑血流中断,从而发病猝死。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下如果勉强运动,也容易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发生猝死。
高温真的会致死!
现在是7月,已进入全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全国很多地方的最高温度都超过40℃,即使晚上也有三十多度,很多人直呼“命是空调给的”。越多人开空调,室外的气温就越高,尤其是城市。
随着气温居高不下,到医院就医“高温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高温天气引发的疾病当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暑、使用空调不当引起的感冒、发烧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病最为常见。
而且,每到高温天气,医院接诊猝死病人的频率要比平时高得多,大多是中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因在炎热天气中外出活动,猝死在街头,救护车到时常常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或抢救无效死亡。这些患者都不排除潜在着心脑血管疾患,而平日没有注意身体保健,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这是因为,夏季高温天气,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由于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则降低,且人体为散热会使血液集于体表,因此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此外,由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意外。
大部分运动猝死都是由运动诱发心脏疾病导致的,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运动会加大心脏负荷,有可能出现晕厥甚至心源性猝死。
夏日炎炎如何防猝死?
酷暑夏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是高温猝死的高危人群,因为高温下更易形成血栓堵塞心脑血管,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干大出血等。这类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在室内时,室温应控制在 27℃或 28℃。另外,要多休息,注意调节情绪。
体弱多病和怀疑有心脑血管病疾患的人,盛夏时节更应遵医嘱,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感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不要因疏懒和怕麻烦,而贻误病情,造成遗憾。
一旦发生高温昏厥倒地情况,应首先让患者平卧,不能因心急而自行运送患者去医院,这样“折腾”患者可能导致其血管破裂出血,加速其死亡。然后,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救治。在等待救援中可给患者服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等。
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人特别喜欢在运动后猛饮冰镇饮料、啤酒等,尽管冷饮与猝死关系不大,但这样也会导致肠胃“冷过敏”,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痛,或非感染性腹泻,所以不建议这么喝,推荐运动后喝常温白开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还要注意的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猝死,部分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这种病初期比较隐匿,发病前往往有感冒史,所以年轻人患上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等疾病后,要休息一段时间后再锻炼,不要自持身体好而“风雨无阻”地去运动。
运动也要适度。由于工作原因,许多人平时疏于锻炼,一有活动就匆忙上阵,这样对身体很不利。非运动员参加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应在一个月前开始锻炼,逐步增加运动量。减少酷热暴晒之时在户外的活动,多在室内安排活动,而且活动不要过于剧烈和劳累。
而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猝死家族史、马凡氏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多次晕厥发生等情况,平时一点要重视全面体检,做运动试验,看看有无心室性颤动,如果有此现象,就不能参加剧烈对抗运动了。
另外,夏季出汗比较多,在大汗淋漓时进入空调房,切记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切勿立即奔向空调风口图一时痛快。室温宜恒定在26℃左右为宜,与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湖南24岁小伙打篮球当场猝死##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