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阅卷时叹曰:此人的学识涵养,以后一定会独步天下!
十年寒窗,一试折桂
1057年,20岁的苏轼随父亲苏洵和弟弟一起出川进京会试赶考。
在阅卷过程中,副主考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地递给主考欧阳修观赏,一同叹道:“真妙文大作矣!”
欧阳修自以为唯有自己的弟子曾巩才能如此才华,为了避嫌,取为第二。
哪知试卷拆开一看,作者竟是苏轼!并评价道:
“此人的学识涵养,以后一定会独步天下。我已经老了,当放这个年轻人出人头地。”
苏轼果然不辜厚望,成为了北宋中后期的文坛盟主。
秉性而为、官宦坎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初涉仕途,遇上“王安石变法”。他上书神宗,指变法弊端。被新党排挤,外放为杭州通判,开启了一生数地的颠沛流离的官宦生涯。
“乌台诗案”接撞而至。因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被政敌抓住不放,还从他旧诗词中断章取义截取一些不利的字眼,告他包藏祸心,对皇帝不忠,被下了牢狱,同时受牵连的多达数十人。
幸亏当朝元老们纷纷上书营救,连一向意见相左的王安石也为他求情:
“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物。”
曹太后也提醒神宗说:
“当年你祖父将他当做后世子孙的宰相来培养,你怎么说杀就杀?”
神宗这才作罢,将他贬到黄州。
千古词华,光古耀今
仅拈几例,共赏之。
千古悼词: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千古名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古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沧桑多任,造福多方
苏东坡颠沛流离30多年,一生漂泊不定,一个地方为官最长不过三年,然后各地辗转。
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经历无数天灾人祸,最困窘的莫过于被贬惠州和儋州。
在宋代,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轻一等的处罚。这次他抱着必死无疑的心态去的,索性给自己准备了棺材,显示出豁达的心境。
他在这里办学校,种五谷,挖水井。他凭一己之力,把海南从蒙昧状态拉到了农耕文明社会。
海南儋州的三年,是苏东坡在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
东坡沧桑一生(1037—1101),怎用一纸了得,沧海一粟而已!
最后用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的一段话结尾吧: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