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亲】 散文 怀念母亲 河北 杜爱莲 朗诵 赵付云
散文 怀念母亲 □ 河北 杜爱莲
二零一九年腊月十七,夜间一点多,母亲合上了她那温和善良的双眼,享年八十三岁。
我心如刀绞悲痛万分,任凭怎样呼喊,也唤不回妈妈的生命,母亲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和心里总是想着惦记着别人的表情,一直在我的脑海萦绕。我心里总是想着母亲,嘴里像神经病一样地念叨着母亲。乡亲们和我的姐妹们劝我说:“爱莲啊,你都六十多了,你母亲身体不好,你也侍奉了这么多年!也孝顺了,不要老念叨了!”我几次想写写母亲,却总是难过的写不成!
我那德厚善良勤劳一生的母亲,从十八岁嫁到完城村到去世,村中的乡亲们对母亲没有不佩服的,没有不树大拇指的。
一九三六年,母亲出生在大城县留各庄镇前北曹村,小时候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时候,吃不饱肚子还要东跑西颠地躲避鬼子汉奸。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着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全中国人民,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把全国人民从苦难深渊中解救出来,过上了太平日子。姥爷姥姥感恩党和毛主席,思想进步,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文化,为新中国建设出力,让大舅和母亲都进入学校学习。
母亲上了五年学,这在农村女孩中文化是比较高的。母亲在前北曹村还加入了共青团,积极参加村里的活动,姥姥并不阻拦,积极支持!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当家的一个叔伯姑,给母亲去提亲,跟姥姥说,我婆婆家有个亲侄,今年二十,长得又高又俊,还特别仁义,在我们村还是民兵连长大队干部呢,我想给桂兰侄女(我母亲)说说。
姥姥说行,这也叫知根知底,有你这当姑姑的在,我闺女去了受不了气,桂兰愿意我们就愿意。
那时刚建国,农村人思想还很封建,订婚时男女不见面。母亲听了这事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在不久前的全乡团员会上,母亲见过那个小伙子。那次开会之前,乡领导说,咱们欢迎完城村民兵连长杜瑞甫给大家唱个歌!所以母亲亲眼见到了我父亲。父亲一米八的个子,方正脸,浓眉大眼,一嘴洁白的牙齿,长得英俊帅气。父亲有个小名叫杜民子,因为长得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洋民子!父亲年轻时的长相和人品没有人不夸的、不羡慕的。所以,这门亲事一说就成了!
一九五四年,在两家老人的操办下,十八岁的母亲和二十岁的父亲结婚了。母亲嫁到完城村后,还像在娘家村里一样,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由于母亲人品好,有文化,有能力,群众选她当了村里的妇女主任。
在五十年代大跃进的时候大练钢铁,母亲带领妇女去各家各户收破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在那时候,她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的奶奶很支持母亲的工作。我出生在一九五六年,奶奶把我当掌上明珠,母亲出了满月,奶奶就白天黑夜地看护着我,让母亲安心地工作和参加集体生产队劳动。
母亲尊老爱幼,孝敬老人,总是让老人顺心,有好吃的给老人吃了上顿留下顿,乡亲们没有不夸母亲的。我十四岁那年,当时母亲也在场,奶奶跟我说:“你妈结婚的那一天我心里特腻歪。”我赶紧问奶奶说:“怎么了?”奶奶说:“你妈一下轿,我一看个子不高,我儿子长的大高个子,模样又俊,让谁都比不下去,你妈那么小个,对不住我儿,所以我不高兴。但是,你妈进了咱家这个门,她很能干,孝顺我,在村里人缘挺好,那心灵手巧没有不夸的,所以我很服她,很喜欢你妈。”短短的几句话,作为老人就给了母亲一个很好的评价。
是啊,母亲四方脸,大眼,白净,一米五八的个,虽不太高,在女人里头个子也可以了,只是我父亲长得太好了。可是母亲这个人思想品质及各方面都优秀,过去的小脚婆婆很少有夸儿媳妇的,我母亲得到了婆婆和村里乡亲们的赞扬!这就说明了母亲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很有素质的,是最棒的!她不仅是农村的好干部,还是好儿媳妇!
那时候,母亲负责大队食堂和办幼儿园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还评上先进拿了奖!母亲还担负着村里的调解工作,我们村分四个战区,十四个生产队,不论是生产队还是各家,户与户闹矛盾,母亲去了做工作一说和,就很快平息矛盾。一次,乡亲们和我拉家常,说:“你母亲不管在大队支部的时候,还是退出支部后,谁家闹了矛盾,或是户与户有隔阂,你妈去了一说就有效,就解决了。”乡亲们说,一是桂兰会解决事,更主要的是人们佩服她这个人的能力和人品。
母亲在当妇女主任期间,不断召开妇女各种会议,忆苦思甜会、毛主席著作学习会、妇女大会,利用星期天学生们不上课的时候,在学校开会。开会之前,大队妇代会的其她同志带领大家学习,给大家念一段报纸,然后,母亲就按着一个小课桌讲起来,在那时村里没有话筒,母亲也不坐凳子,半天也不喝水,一讲半天,号召妇女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勤俭持家家过日子,家庭合睦,孝敬老人,团结互助邻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广大妇女听得很认真,大队妇联会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引,还组织妇女利用劳动之余,做好人好事,搞义务劳动,还挖了好多积肥坑,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弄一些草、麦根、瓜秧积肥。当时那个阶段没有化肥二铵,所以,妇女们积肥给农作物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她们中出现了好多积极分子,母亲组织她们在广大妇女和全村干部群众中讲演,还推荐到公社和县里去宣传。发现人才,培养典型,母亲起到了推动形势和工作的作用!
母亲还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这一辈子针线活做得可不少。不论是亲戚还是邻里,都有她帮忙的针线活。在五六十年代,那时人们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做的,买得很少,我姑家姨家孩子们多,针线活做不过来,母亲就利用晚上时间,开会回来再做会儿针线活才安歇,哪家姑娘结婚陪送的鞋子针线活,母亲都会帮着做,乡亲邻里的裁剪,剪鞋样子,插花描云子没有她不会做的,乡亲们都喜欢去找母亲帮忙!
乡亲们街房邻里都拿母亲当贴心人,有什么事总找母亲给拿个主意。她为人厚道善良,和乡亲们合睦相处,自己家有什么东西,舍不得吃,总是惦记着邻里,从没有和哪个人闹过意见,也没有瞧不起哪个人。
母亲总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一次大旱,家乡受了灾,就有很多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支援我们,乡亲们吃救济,还有的申请贷款买公粮证,有的乡亲来我家找我母亲说,桂兰啊,商量救济时给我们说说。母亲都一一安稳好群众,做好她们的思想工作。
由于在群众中威望高,母亲在村支部干了大半辈子,后来母亲得了肠结核,身体不好,就申请退出了大队党支部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母亲年过半百了,照样发挥着老党员的模范作用。继续革命不歇力,带领家人种好责任田,有时带领乡亲们互助合作,她虽不是大队干部了,但她的责任心不变,她和乡亲们一同奔小康的劲头不变,在她的身上,永远有着老党员的形象!人们的眼里对她老人家永远有着赞美的目光!
母亲七十一岁这年,自己不慎摔了一跤,从那以后,腿就不行了,这才不去洼里干活了。但是,她过日子的心还是歇不住,惦记着洼里的责任田,任凭我们怎么劝,她也是总惦记着这事哪事的。乡亲们邻里也都惦记着她,谁家做个好吃的菜肴,就给母亲送过来。这就是妈妈一辈子的好人缘!
如今我的母亲去了天堂,我再也看不到她的音容笑貌。心里常常默念这样几句话:慈母手中线,儿女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啊,您无怨无悔的操劳一生,我何曾报得三春晖?让我怎能不想您呢?
【朗诵】
白洋淀,本名赵付云,
河北大城人,小学教师,
一个生于农村的吟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