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月谈学习申论和面试(3)--终结篇
上篇文章从法律层面分析了四个最严,结尾的时候,送了大家一首歌----弦子的天真,目的是希望你们别那么天真。当我们学会从法律层面分析问题的时候,似乎显得已经有点高大上了,貌似距离公务员更近了一步,如果这么想,那你就不仅仅是天真,而是太骄傲了,会吃苦头的。
所以我们低调点再进一步分析分析,学会做个谦虚的年轻人。先说说违法成本过低的事,再低也有成本啊,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正当行业不做,非要铤而走险?
任正非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自己悟出一个道理:“市场经济就两个东西,一个是货源,一个是客户,两个之间的交易就是法律。我永远不可能掌握客户,能掌握的就是货源,我能遵守的就是法律。这就是我们做研发的动机,自己要研究商品,通过合法的交易手段,从客户那里把钱赚过来。”任正非成功了,但许多人不想走这条路,也缺乏相应的胆识、机遇,所以就走了另外一条路。就是写在《刑法》里的种种赚钱捷径。其实有时候挺想不通的,人就这几十年,衣食无忧还不够吗?为什么一定要赚这么快?为什么一定要赚这么多?
这个原因还真的有,而且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我们知道,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大家都不会赚这个钱,这是时代的问题。至于这个问题,那就说来话长了。
所以我们先插播点经济学。直接穿越到建国以后吧,建国以后动物不能成精,错了,是建国以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两个显著的30年,第一个30年(1949-197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举着“公平”大旗,走的是平均主义道路,结果是大家穷的很平均;第二个30年(1979-200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举着“效率”的大旗,走的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道路。现在进入第三个3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最终由历史盖棺定论,我们相信,看这篇文章的人,活到那个时候不是问题,希望那时候你们还记得看过我的这篇文章。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第二个30年。也就是1978年起,改革开放一声惊雷唤醒了无数懵懂的人。但是,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发展缺乏动力。为了完成原始积累,我们只能用资源换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人口红利为支撑,大搞粗放型经济,在效率和公平之间选择了效率,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那是因为你的脑袋瓜子里装满了娱乐八卦。这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也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我们只能选择提高社会生产力,而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唯一途径。但是,市场经济具有功利特性,会诱发并强化人的物质欲望,极易滋生道德上的利己主义,使商品意识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等,更严重的是,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的戾气也在快速加重。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言归正传了,之所以会有人敢在食品安全领域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因为动力机制脱轨造成的。这里说下动力机制,动力机制是指由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动力系统及其作用机理,衡量标准主要是速度、效率和活力。当我们把动力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时,一部分人难免会走上岔道。这才是食品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动力、平衡、调整是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三种根本机制,如果三者之间不能协调,社会就会出问题。既然效率优先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的决策,那么根据现在的新矛盾,我们必须进行一系列调整,重新洗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日益重视平衡机制的问题,所谓的平衡机制,就是指社会各基本要素和部分之间保持协调、和谐,且稳定有序运行的机理。平衡机制的最高体现是和谐,使速度与稳定、效率与公平达到均衡,形成一种稳定有序、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状态。很显然,包括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环保污染等问题,都是不够和谐的因素。为了平衡,我们才有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四个最严,才有了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才有了精准扶贫,才有了乡村振兴,这些全都是体现平衡机制的功能。
其实现方法就 是调整机制,而调整机制的理念是促进公平正义;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之间的优化、协调、配合;调整的内容是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合的部分;调整的方式主要是革命和改革,完全不适合,需要革命,部分不适合,需要改革。因此,我们选择了改革,具体改革的内容,是六个“进一步”。“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摘自《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这六个“进一步”,本质上蕴含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平衡和调整三种机制。
讲到这里,我们基本上把“四个最严”这篇文章的前世今生研究的差不多了。不仅仅是对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我们上面讲的环保、精准扶贫等种种社会问题,其研究方法大同小异,都是这么个思路。因此,这三篇文章不仅仅是三篇文章,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写作方法、面试方法。建议大家把三篇文章连在一起看,拓展开来看,联系实际看,深入思考看。从一个问题看到无数个问题,做到一法通,万法皆通。
学习,就要学到深处,学到实处,而不能停留在表面,浅尝辄止;学习,就要丢掉当分母的想法,把自己学成考生中最牛逼的崽,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