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乐》

“你们应该多看比尔盖茨的、松下的、戴尔的、靳羽西的、伊丽莎白女王的东西,多关注成功,只要'成功、健康、幸福’的就看。为什么明清以后出现这么多问题呢?”
周教授转身看着大屏幕念道:“'国人过于讲究实用,过分强调了从经验中得出结论,而不象欧洲的科学那样强调理性思考,以纯粹求知为科学之目的,并使自己思考的结果逻辑化、公理化。’”
然后转过身来,看着大家:“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喜欢学具体的、马上就能用得上的东西,让学计算机、五笔字型,学;学《思想道德修养》,就不学。急功近利、浮躁,很难守一,没有说坚持三年五年把优势发展出来,太急。不愿潜伏、积累,不愿学习理论;凡是品质、逻辑、思维,都不愿学,认为没用,我们的民族普遍是这样的理论。想一想,你们现在都听谁的歌?”
“王菲”“周杰伦”“任贤齐”“周笔畅”……
“你们听的都是歌,有词,像《心太软》唱的:'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你无怨无悔地爱着那个人,让我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笑声)听完了,你还想'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啊!’(笑声)你的意境完全被限制住了。维也纳音乐节会不会找几个歌星去唱?——他们听的是音乐,音乐给人充分自由的想象和无限的创造力,听着音乐你能想到自然、想到童年、想到初恋……但是,歌,就把所有东西限制死了。”
“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凡事,没有规矩,兴不起来;没有内涵,立不起来;没有内在本质,成就不了——最后要找到本质、内在。一个人没有这些本质的东西,什么都做不到位。有空读读《马可波罗》,他记载当时中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锦衣玉食、遍地黄金……’当时对中国就能崇拜到这个地步。——多点儿抽象的、本质的东西,将来,好驾驭你的儿子、你的老公、你的公司。”诙谐的总结,总会印象更深刻,这是周教授的过人之处,把握地恰到好处。
如果是意气风发的高谈阔论,总会少个回味悠长的结尾;如果是润物无声的春风化雨,又会欠些激昂振奋的起伏;或许只有在周教授行云流水般的讲演中,才能不断地感受到文人的雅致、志士的责任与大师的风范,并捡拾起遗失已久的那份——盼望下一次课程早些到来的——心情。
——节选自《大学生》2005年11月刊,原题《中国出不了牛顿,因为太多诸葛亮和林黛玉》

《心理学与生活》【第二季】开播!

第一季会员可六折订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