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中西这条河9

9

“外行人看中医”很快就被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只不过书名去掉了一个字,叫《外行看中医》。这次的写作经历让我向着中医彼岸更进了一步。为了报答黄院长的知遇之恩,也是因为在医院工作时间长了一些,有了一定的资料积累,第二年,我决定为黄院长的经历写一本书,刚开始定名为《好大一棵树》,主题是黄衍强院长以一人之力,撑起了一所医院,荫护了众多患者。在没有正式出版之前,在淄博晚报连载时就用了这个名字,正式出版时定名为《悬壶人生——名中医黄衍强的传奇经历》。

这本书的写作虽然艰辛,经历了大量采访和查阅资料,却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认识了黄院长。在我的眼里,黄院长的中医之路虽然是土生土长,但却正切合了中国传统中医的成长模式。黄院长的中医思维和家族思维虽然一直行走在大的传统里,但他又不是一个局限于传统的人,很多时候,他更愿意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来阐释事物,也更愿意接受现代科技为中医服务。

在采访他时,一个细节让我吃惊。为了证明他所讲述的经历,他竟然翻出了七十年代所写的日记。日记中不但有他第一次花两毛多钱买中医书的记载,也有他上高中时花几分钱买了一根银针在自己身上针灸的记录。他的这一举动,让我理解了他能成功的基础。论天资,黄院长并不超越常人,他的成功恰恰就表现在他的细致、他的坚持和他说干就干的闯劲。看他的日记,我不是看的花几毛钱买什么书,而恰恰就看这日记本身,有多少人能坚持写日记,有多少人会认真到自己讲一个经历也要找到书面证明?这样的认真,这样的细致,这样的精神,不正是一个名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吗?

趟过中西这条河1

趟过中西这条河2

趟过中西这条河3

趟过中西这条河4

趟过中西这条河5

趟过中西这条河6

趟过中西这条河7

趟过中西这条河8

(0)

相关推荐

  • 政协委员风采录 | 黄世凯——走进京城的文化名人

    黄世凯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74年2月政治面貌:群众学历:高中籍贯:盐山县小营乡王木庄村职务:政协盐山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通凯书苑院长 黄世凯,退伍军人,书法家.诗人.收藏家,现任&l ...

  • 传统中医就是这样被肢解的,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

    曾经看过[记录中医]团队拍摄的一个纪录片,片中张晓彤教授说,中医安身立命的基础就是中医的疗效,如果中医药没有疗效了,全都西化了,也就只能灭亡了-- 为何中医的疗效越来越差,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传统中 ...

  • 趟过中西这条河1

    趟过中西这条河1

  • 趟过中西这条河2

    2 之所以说要跟着黄院长干干试试,是因为我以前接触的都是西医,而淄博延强医院是一所纯正的中医医院.虽然我以前吃过西医的亏,但也没有受过中医的益.在我看来,西医和中医之间,就像横亘着一条很宽的大河,难以 ...

  • 趟过中西这条河3

    3 对患者的采访是暂时的,而对医生的观察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竟,做医院宣传更多的是宣传医生,宣传中医.为此,有两年时间,每次上班,我都会沉到医生办公室,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来了解每一位医生,了解中医.然 ...

  • 趟过中西这条河4

    4 2013年3月份的一天,一位眼神呆滞.坐着轮椅,看上去有60多岁的女士在家人的簇拥下来到延强医院. 她叫孙素青,是山东省淄博市黄家镇人,那年才有49岁.因患"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quo ...

  • 趟过中西这条河5

    5 孙素青这一案例让我第一次见识了中医的厉害.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感觉自己第一次接近中医之岸. 对于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康复的标准只有一个,患者安全度过五年期.如果按这样的标准 ...

  • 趟过中西这条河6

    6 淄博延强医院除了有很多特色的院内制剂,还有很多本院人员的正式出版专著,尤以黄院长执笔的专著最多,这让我大大见识了这个医院非凡的学术气氛.这其中虽然有市场经济给自主出书带来的便利,但也足以洞见该院学 ...

  • 趟过中西这条河7

    7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划痕症"查血发现嗜酸细胞高,后被医生诊断为嗜酸细胞肉芽肿.虽然只是偶见个别淋巴节肿大,却也没有其它症状出现.给我看病的医生也算得上是位名医了,但在治疗时用 ...

  • 趟过中西这条河8

    8 记得还没有入职延强医院之前,一位朋友年逾古稀的老母亲查出了肺癌.在医生让其做某项检查的时候,朋友和我说起这件事,并问我他该怎么办.当时我对他说:"查,不如不查."我给出的理由是 ...

  • 趟过中西这条河10

    10 黄院长有一句著名的话:"中药加气功,疗效能倍增".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更对他在门诊中向患者积极推荐气功学习不理解.因此,在没有理解气功之前,我在文章中从来没有涉及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