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前,锦州守军拼命修筑工事,为何效果还不如地主家的炮楼

编辑搜图

▲锦州位置险要

1948年初,在山东战场连吃败仗而被解职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范汉杰,被蒋介石调入东北战场,担任冀热辽边区司令官,后又改任“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负责亲自坐镇,防守连接东北、华北的咽喉要道。

编辑搜图

▲范汉杰戎装照

下令大修防御工事

上任不久,范汉杰就了解到,自己的对手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不仅人数众多,对炮兵装备也非常重视,入关之初就四处搜集日本关东军败退时遗弃的山、野重炮,还在黑龙江佳木斯以北的山区,找到了日军遗留的秘密弹药库,这都是当初日寇为了防备苏军时准备的,数量十分充足。现在,东北野战军已经建立了下辖2个炮兵师的特种兵纵队,各师也配备了山炮营,攻坚能力大大增强。

范汉杰认为:要向固守锦州,对抗解放军的攻城炮火,就必须加紧修筑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城防工事。为此,他下令工兵部队制定了非常详细美观的防御配备图,上面有坚固的工事设备和周密的火力网,所有防御阵地外围还挖有至少宽2米、深2米的外壕和大片的铁丝网。

编辑搜图

▲发展壮大的解放军炮兵

工程缩水,据点变碉堡

修筑计划具体实施时,由各师工兵部队任技术指导,各守备区部队负责施工,其中连一级为基本战斗单位,构筑独立的坚固据点,由交通壕连接的子母堡构成,可以在四面围攻下坚持独立作战。每个连指挥所的掩蔽部都修有库房,用来储存粮食弹药,还要有厨房、厕所、救护所等,设施十分完备。

但在实际修建过程中,工程量却大大缩水了。首先是子母堡构成的据点取消了,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水泥碉堡,而且彼此互不连通,根本无法独立作战。其次是空间狭小,这些碉堡中最大的也只能容纳1个步兵班,最小的则只能3个人,由于高度不够,里面的人连站起来都不方便,更不要说长期驻守作战了。

编辑搜图

▲辽沈战役形势图

大批建材被倒卖谋利

后来,范汉杰率领参谋们实地检查,结果入眼之处,除了飞机场、配水池等少数要点有些钢筋水泥工事外,其他地方的工事不过和当地地主看家护院的土炮楼差不多,即便这样的工事也都是断断续续的,根本无法相互支援作战,还有很多的堑壕、掩体经过夏季的连场大雨,已经根本无法使用了,有的甚至还被当地老百姓改成了厕所。

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部队士气低落,消极应付以外,也有范汉杰及其指挥所的原因。当初制定工事修筑的计划,光顾着考虑规模和效果,根本没有考虑工程量有多浩大,结果部队从5月开始一直干到9月,仅仅完成了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修筑工事必需的水泥、钢筋、钢板等,都是市面上的紧俏货,根本无法保证供给,即使偶有供应,也往往被各级军官偷偷倒卖牟利,工事上则只能偷工减料、大打折扣。

编辑搜图

▲摧毁敌军工事

不过,后来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到锦州视察时,还是对修筑的工事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并拿20多年前和红军作战的时候举例:“当初在江西和共军作战的时候,哪里有这样的水泥工事?那时都能打胜仗,现在有了这样的工事,更没有问题了。”可惜,卫总司令忘记了,今天的对手已经不是连老套筒都装备不齐、人均仅3发子弹的红军了。

编辑搜图

▲攻打锦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