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送灯

元宵节印象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灯节。故乡的习俗,十五晚上,家门口、河边、桥头、井台、碾底等地方送盏灯,还要在祖上安息的地方送盏灯,让他们也感受到后人的问候和温暖。

正月十五给故去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当皇帝后,在元宵节这天去找他母亲的坟,但没有找到。于是他在每个坟前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

已经多年不回故乡了,然而,十五送灯总记忆犹新。因为要用许多灯,除了蒸面灯,还要做一些胡萝卜灯。

毎年正月十四开市集,除了买一些花炮,买胡萝卜就是最重要的事,挑选粗细均匀,两头差不多粗的胡萝卜可以多割几个灯。

回家把萝卜头割去,按四五公分左右的高度切下来,捏住五分的硬币,在萝卜大头旋转,不几下就转出一个半圆的窝,等插上捻子灯就做好了。

最辛劳的还是母亲,十五这天,很早就忙碌开了,蒸灯是不能用发面的,怕走形。那时白面少,只能用来做一些大的灯,天地灯做的大,上面还会做上好多花饰,是所有面灯中最漂亮的。还有按月头做的月份灯,几月捏几个鼻。

属相灯是按家里人的属相做的。有几口人就有几盏灯,因为关乎人口,母亲也做的特别细心,个个栩栩如生,老母鸡在一个圆面盘里,鸡头高昂,冠子是红辣椒皮做的,两只眼睛是两个小豆粒,翅膀上划有许多花纹,周围还有一圈的鸡蛋。

蛇又细又长,母亲还用顶针扣上了花纹,蛇头翘起,嘴巴是用剪子剪开的,母亲还在嘴里插根炊帚苗做舌头,象极了。还做了圣虫,用剪子剪出遍身小刺,和龙和蛇一样是把灯盘在中间,其它的都是在背上留个灯窝。家里有什么家畜也会做什么灯,用地瓜面做的是放到栏圈的门口和送到外边的。毎年都是蒸满满的一锅还不能够,再添补上许多胡萝卜灯。

做完灯,直接装到锅里蒸了,等出锅时,母亲拿盖子拾出来。特别地看看月份灯灯窝里哪个水多,就说今年哪个月下雨多。当时也觉得挺神奇的,长大了,想一想,是摆灯的位置不同,锅盖子滴水多少不同,才会有这种现象。

下午三、四点钟,父亲用青草棍缠上棉花,做成灯捻,用剪子剪成四、五公分的小段,在毎盏灯里插上一根,再用勺子舀起花生油,从灯芯上浇下去,灌满灯窝,最后撕一块火纸沾到灯芯头上,为的是好点灯,万事俱备,只待天黑掌灯。

十五月最圆,即使阴天,也不是那么黑。母亲早就忙碌开来,把送先祖的分出来,由我和哥哥送,给河神的,路神的,井台、碾子的是姐姐妹妹的活。

母亲先在家中供桌上点上天地灯,再把别的灯都点上,毎个门口左右都送一盏。圣虫灯放到粮仓上,“圣”和“剩”是谐音,自然是年年有余的寓意。毎个人都要在自己属相灯前照照,以驱灾纳福。姐妹去完成分领的任务,我和哥哥去给先祖们送灯。

没风的日子是最好的,那是收灯的年头,预示来年年景好。有风的年头只好在祖坟的供桌前,找一个避风的地方或找块石头堵一下,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祖先是看不见光明的。

哥哥边点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贼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又滑,摔个仰面蹬,布衫烧个大窟窿”。儿媳可以到祖坟送灯,出嫁的女儿是不允许的,也不能看到娘家的灯光,会给娘家带来霉运的。从这些流传的言语故事中,也能体会到重男轻女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我自管放我的鞭炮,等于给祖先报个信,您的后人来送灯了。等哥哥分点完灯,就往家走。不管月色皎洁还是昏暗,在有坟墓的地方都会看见一团一簇的灯,门户大的老祖宗,一座坟前可能有上百盏灯,真可谓灯火通明,更彰显人丁兴旺。如果先人地下有知,一定都在聚会赏灯的。

灯点上了,是不许吹灭的,要等它自己慢慢地着完。

家里的面灯,母亲把它割开,拿掉灯芯棍,再用刀割掉烧糊的部分,切片和点菜煮汤,虽然有点糊油味,也吃得真香。地瓜面的就喂鸡狗了,胡萝卜的削去糊的淹咸菜了。十六早晨,总有人起个大早到墓地、河边等有灯的地方去拾灯。还要好好闻一闻,因为有的家倒的是煤油。

现在送灯简单了,买一包小红蜡烛,分分点点就行了。十五蒸灯早已改变了过去的用途,只是把玉米面、豆面等和在一起蒸着吃,调节一下饮食,这还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大多不去理会这些传统民俗了。怀念祖先,传承孝道,这毕竟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遗产。敬神求福,虽有迷信色彩,也无可厚非,那也是劳动人民祈愿风调雨顺,合家幸福的心灵寄托。送灯,不知道还能传承多少年?

图片音乐来自网络,致谢作者!

元宵节印象
1322篇内容 2.1万人参与
更新于 22小时前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

  • 朱成玉 | 爱上一盏灯

    爱上一盏灯 ◎ 朱成玉 小时候,因为常常停电,家里最常用的是那种类似于奖杯形状的煤油灯,灯是用玻璃做的,圆鼓鼓的肚子里装着黄色的煤油,一根粗粗的捻子从油里伸到灯口,上面的火苗摇曳,像个醉酒的妇人,东摇 ...

  • ​点亮四盏灯

    第一盏,方向之灯.失败者常常预想失败的不良后果,成功者则设想成功的奖赏. 第二盏,交往之灯.结交比你更懂行的人. 第三盏,梦想之灯.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第四盏,进取之灯.回顾并更新自己 ...

  • 豫南民俗丨灯送上元夜—元宵节送灯习俗深度解读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元宵节,在河南省信阳市如商 ...

  • 母亲的老台灯

    母亲有一盏老台灯,母亲说老台灯在她和父亲结婚时就有了.它的资历在父亲家比母亲"还老",半百都绰绰有余! 老台灯有一尺半高,通体栗子皮色,极其普通且有些"长得"其 ...

  • 潮汕习俗,入新厝阿舅送灯

    长辈给晚辈送灯除了灯笼,还伴随着花馍或者孩子的一些玩具,一些讲究的人家,还会挑着成双成对的灯笼送给已经结婚的外甥或者外甥女,寓意美好生活.送灯习俗不是特指舅舅送,只要是舅家人都可以.这是一个中国传统两 ...

  • 元宵节  送灯

    元宵节  送灯

  • 坐草、合棺、躲钉、送灯,山西传统丧葬习俗——大殓入棺

    入殓也叫"入棺"."落材" 古称"大殓",不同地区,大殓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三天入殓.五天入殓.也有七天入殓的,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如五寨.曲 ...

  • 元宵节,送盏心灯给母亲(王晓)‖《济源文学》2021(024)

    元宵节,送盏"心灯"给母亲 王   晓 今年春天来得早."破五"还没过,溴河两岸的柳树已经抽出嫩芽了,海棠含苞待放,玉兰擎好了玉盏儿似的花朵,迎春更是开成爆破之 ...

  • 绝版 | 《琴房送灯》夏赛丽、陈辉玲 、余会珍

     <琴房送灯> 浙江小百花出过无数奇怪的磁带,只唱不演是一大特色,她们灌制过的很多全剧磁带,几乎从来没有演过.就夏赛丽而言,她大抵没有正式演过<杜十娘>.<宝莲灯> ...

  • 涨姿势!潮汕人的元宵节习俗竟然有这么多?

    普宁本地5000+求职者群 你有136 位好友在群中 普宁风情网祝全市人民 元宵节快乐!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也称"元宵节",当晚称元宵,俗称"十五夜". ...

  • 『我醉乡土』元宵节习俗:姜老背姜婆丨王树淼

    姜 老 背 姜 婆 博野王庄村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都有民间文艺演出,姜老背姜婆的故事被演绎得虽有点不伦不类,但逗人发笑. 姜老背姜婆的故事在清末时就有许多地方以各种形式演出过.我们村的小戏班完全以全 ...

  • 元宵节习俗

    调查对象:元宵节习俗 调查结果: 1.迎龙灯 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这边都会有"迎龙灯"这个习俗.整条龙都由花灯组成,花灯里面点着蜡烛,整条龙在黑夜中好像发着光似得,显得格外的圣明.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