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好,再不努力,活该命苦:《除了努力,无问西东:衡中家长给孩子推荐的120篇励志美文》
《除了努力,无问西东:衡中家长给孩子推荐的120篇励志美文》之第86篇——
命不好,再不努力,活该命苦
1月28日上午,看央视的科教频道,是关于读书的。我打开电视的时候,节目正在播出中。一个中关村小学的11岁的学生,正在滔滔不绝地跟评委讲解的二战知识,分析纳粹,分析丘吉尔。他列出了10本最喜欢的书。我是80年代的大学生,那10本书,我一本都没读过。
哎呀呀,老胡这么孤陋寡闻啊,人家5年级的孩子啊,都读了那么多书,你怎么,竟然一本书都没读过?对,真的没读过。这就是落差。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凭借高考而进入北京的某大学,混了4年,毕竟素质差,被赶回原籍来就业,进了市委,混了20多年,就是这番模样。
那天看电视,我在想,我家大儿子的知识面,目前依然囿于高中三年苦读的,以课本为主的文章,偌多的名著,基本没有读过。他身无技艺,唯一的特长是考分。他算熬出去了,但是,我家里还有二小呢。8岁多的二小,别说二战的书籍、战争的记述,就连格林童话也没有读几本呢。这个孩子,还没有到那种抱着故事书,如苍蝇扑在粪便上的奋不顾身,现在还喜欢看漫画。
我的心,嗖嗖地,刮过了一阵落寞。幸亏是应试教育大行其肆,成为亿万底层百姓赖以提升社会阶层的通道,如果按照素质教育,如果是考场上,即便是没有官二代富二代的背景,那些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也足可以把我们家孩子杀得片甲不留。
人家孩子,父母比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文化档次高,收入高,成长环境好,孩子智力和天资好,我们样样不如人家,凭什么过上童话中的幸福生活?人家的孩子生下来命就好。
也有生下来命不好的。深圳的一个小姑娘,跟姐姐同时生下来放到保温箱,结果姐姐完美无缺,自己却没有见过阳光。这样的孩子,如果在农村,只能送到盲人学校学习按摩,长大后,嫁给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但是,深圳的小姑娘却朝气蓬勃青春洋溢。她虽不幸,但生下来之后,父母至少给她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她可以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按部就班地读书。人家竟然把红楼梦分析得头头是道。天啊,人家还是个盲人。本来人家命不好,但是,毕竟有了个好的家庭环境。
看完这个节目,我就愣愣地任思绪漫无边际地飞扬,好像断了线的风筝。
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一个孩子的成长,也出现了不同的色彩。父辈开创的家业是否殷实,其实也决定着孩子的视野有多宽。像我家二小,老师让写一篇作文,描述一下参观过祖国的哪些名胜古迹。我想了想,他见过的名胜古迹,大约就是限于邢台的纪念馆或者山水景色吧。我家里尚且有足够的让孩子阅读的书,而那些中小城市的低收入者,恐怕赶不上我的藏书。如此说来,这些阶层的孩子,又凭什么像大城市的孩子那样博览群书,视野开阔呢?
因此,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家产供孩子移民,或者到国外就读,那么,你就不能绕开高考,你就不要叫喊什么素质教育了。北京那么多的名胜古迹、图书馆、书单、博物馆、展览馆,每一处都是活生生的成长教材。转身看看,我们身边,除了一个又一个的辅导班,还有什么呢?同样地拼素质教育,我们的孩子恐怕更是处于下风。
因此,我们很多孩子,生在我们家里,已经算是命不好了。尽管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但是,他们要想过上我们羡慕的那些舒服的生活,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不要狡辩,说什么平安是福,说什么大城市空气不好。不要狡辩,说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身为父母,养一个孩子,就要让孩子的生活,将来比自己更幸福。如果一代一代地沦落,那岂不是给你的遗传基因增加垃圾,蜕化成傻大笨粗?
命不好,就要努力,多付出些心血,多读点书,做点题,然后考上个好点的大学,力争将生存的平台高一点,宽阔一点。你和你的孩子不努力,那就活该命苦呗。我不知道您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反正,我写博文的此刻,我家儿子正在认真地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