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少意足 韵味无穷——简练的《花间试晓风》

画家:张岳健

作者:吴国亭

  和煦的微风吹拂着,芭蕉抽芽,山茶花开,大地一派盎然生机,几只小鸟在广袤的苍穹下驭风高翔,自由翻飞……

  画面只有鸟儿、芭蕉和山茶三样物件,便把个春晨意趣表现得十分充分了。看着画,仿佛我们观者的心儿也插上了翅膀随着小鸟儿在自由翱翔一样,感到无比的惬意、畅快!

  两株芭蕉用阔笔破墨法写出,造型注意了同中求异,山茶的花叶用双勾法表现,其花、叶和枝干的横斜平直、疏密分布和偃仰反侧都安排得应规入矩,恰到好处。把山茶置于芭蕉身后,与之形成纵横交迭的势态,互相对比,关照,掩映得宜。小鸟象离弦之箭,在空中逍遥飞翔,这就把无形的春风也画出了来,正象我们常见的传统绘画,画鱼不画水而感到满纸是水一样。

  花在下,鸟在上,留出广阔的空间,芭蕉作为两者的联系、过渡;位置取正局,打破一般俗套,构图上是别致的。

  在艺术上,我觉得这张画十分精练,“言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诗人玉屑》)诚如美学家常提到的那样:“作家对生活艺术描写越是求多求全,读者的审美观照所得反而越少;越是留有余地,以少胜多,读者的所得反而越多。”(张松泉《美学简论》)能用简单的笔墨,通过具有启发性或诱导性的典型形象,表现无限的内涵,不罗列堆砌,不讲透说尽,留有余地,给人按作者的思绪去联想,让读者自己去补充、丰富没有表现出来的一切,这就是所谓耐人寻味,给人有“寻觅”的余地。《试晓风》就有这样的妙处。为什么人们喜爱诗人而讨厌饶舌妇,我想其道理就在这里。

  一支山茶,两株芭蕉,三只麻雀,再没有别的,却能把你带到春晨的晓风中去领略,去遐想,你能说不精练吗?

<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

目录

1、一首赞美生命的小诗  ——小议《生命》的哲理命题

2、取材异域自出心裁——面对《鸟之乡》的思考

3、博采众长精美动人——《风含翠筿》观后

4、多样统一相得益彰 ——谈《雁荡山花》的画面组织

5、丰繁的美——析《沙鸟聚相亲》的艺术处理

6、笔笔有法度 处处合规律——《朝露》的艺术美

7、有理有气有趣——读《秋菊》与《佛手》

8、写意画不是随意画——欣赏《渔阳朝露》

9、老题材 新效果——揭示《红梅》的精奥

10、紊乱中有法理 放纵中求控制——赞《紫藤八哥》的造诣

11、实处相参 虚处浑融——我是怎样画《晚秋》的

12、色彩墨韵摄人魂 ——《芳魂》的特殊处理和特殊技法

吴国亭画作赏析

编后缀语
几年前,我就考虑编写一本符合读者口味的书。这本书融技法、画论、美学和作品为一炉,体例比较自由,对照精美的图画,作技法介绍、理论探讨和美学原理的阐释,这于学画的或爱画的,搞创作的或理论研究的,专业的或业余的,都可从中各得其所,或赏画,或析文,或以之作临本,或作教材,均可广泛运用,对推动、发展写意花鸟画,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可能会有裨益。我的动议得到花鸟画界和出版界的热情支持,于是便着手组稿,遴选,撰文,编辑,征询专家意见,经过半年之久,现已将此书初步完成了。
编写这本赏析,是遵循以质量定取舍的原则的,不看知名度,也不论与编者的亲疏。编者深知,名气的大小与“天时、地利、人和”等“运气”有关。为名家”锦上添花”本不是我的事;若以亲疏定取舍,有拉小圈子之嫌,遭人唾骂,我也不会干。况且书中几十名作者星散全国各地,我与他们绝大多数同志从未谋面,素昧平生。只能本着,我也愿意本着: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让作品的艺术效果说话,对作者,对读者、对艺术、对社会都要负责。我相信,我的态度读者从入选作品的质量上是看得出来的。
要说质量,除了我本人的几幅不能算作佳作外,书内汇集的全国名家高手作品五十余帧,可说件件是精萃之作。作者中,有名扬四海的画坛巨擘,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更多的则是有实力的中年画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一个不漏地把全国优秀画家的精品都收集到,有些同志的佳作未能入选,是很遗憾时,只有留待以后再版时作补充调整了。就入选的作品来看,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不敢说当代全国最好的画都在这里了,但这里的画确能代表当今国内写意花鸟画的最高水平。
尽管选画时尽可能的客观公允,但难免掺有编者的观点与偏爱,尚还有些有影响的画家作品未选入,那是因为大家对他们的作品太熟悉之故,再重复,似没有必要。我之所以着重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中年画家,因觉得他们很多人有功底,路子正,有创见,有潜力,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艺术使命,终年朝乾夕惕地砚田耕耘,名气可不怎么大,而他们恰是我国画坛的中流砥柱。借出书的机会宣传他们的成就,支持他们的事业,为他们作讲解员工作,我是非常乐意的。我想广大的读者也一定会赞同我的作法吧!
前面提到,因对许多作者不熟悉,撰文时只能侧重对作品的直接分析,采取望“画”生义的办法,就画论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很少旁及作者其它方面的介绍。入选的作品,几经筛选,斟酌至再,环肥燕瘦,各擅其胜,“浓妆淡抹总相宜”,若有缺点,只不过是大醇小疵的问题,瑕不掩瑜,故论析时只作肯定,未提缺点,我想若有“不相宜”之处,则留给有眼力的读者去品评吧!
限于我的水平与能力,绠短汲深,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作者、读者指正。
最后,向为热心提供作品的各位画家、乐于为本书写序的严摩罕教授和付研究员单人耘先生以及一心为读者着想而支持出版此书的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一并致以深切的谢忱。
编著(吴国亭) 1988年10月14日于南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