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文/张澍祺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一提到人工智能,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近几年的各种热点新闻:
全新的制造兼检验机器人;
AlphaGo打败了人类;
微软小冰会写诗了;
机器人会对对联了;
同声传译翻译机来了;
电子竞技行业要被AI攻破了……
科技是进步的,斯蒂芬·霍金在演讲中说过:“哪怕动用所有的制裁,都不会使科技的进步之轮停下。”
的确如此,近期一所美国科研机构的报告引起行业内轩然大波:
该研究机构开发出2个独立的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并让他们互相对话,同时不进行干扰,只进行监控。
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开始,两位AI的对话通俗易懂,互相问的问题简单易答,过一段时间后开始变得复杂,接着慢慢开始出现疑似AI自己造的词,后来两个机器人的“对话”内容人已经看不懂了,到了最后,两位AI的消息记录成了纯数字……
这让工作人员极为吃惊,连忙回滚操作,暂停了实验。
帕斯卡尔曾说过一句名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
那么,就现在看来,貌似人工智能也有着他们的思想,我们真的需要害怕吗?
这需要分析一下人的思维和人工智能的“思维”的区别。
思维从广义上来讲是以感知为基础,进行探索与认知的智力活动,用于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与规律性。
人很脆弱,如苇草一般经不起风吹雨打,但只有思想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将人类紧紧地束缚在大地上,未曾倒下。
人的思维基于大脑,是错综复杂的神经元的交互;人工智能的思维基于人为编译的代码与算法。这是外在形态上人与人工智能的差别。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与0和1之间的转换注定了彼此之间的不同。
“人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肉体存在于空间,而思想存在于时间之中。”罗素曾这样剖析思想。
人工智能是人所创造的实物,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思想源于自身,而人工智能的思想源于人施加的代码和算法。
人的思维是有感情的,人工智能的思维是纯理性的。
尽管有各种神经算法能够使得人工智能变得有“人性”,就好比近日发布的讯飞二代翻译机,它可以很轻松地推测出说话人的语调与情感,实现不同的翻译效果。
但这种有情绪的思维方式被看作是“模拟情感”,是指人工智能的情感与人性是定量化的,只会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触发,人类的无由之怒、闲适之乐等没有触发条件的情感是很难在人工智能上体现的。
《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一个人只需要0.13秒就能在潜意识中给别人留下或好或坏的印象,哪怕这个人什么也没做。将同样的时间给人工智能,纵使它运算力再强大,也无法做出同人类一样如此纯主观的判断。
人的思维是有创造性的,人工智能的思维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拓展。
达芬奇创造了可无限解读的蒙娜丽莎;
梵高绘制了奇幻的星空;
莫奈绘制的睡莲……
这些奇思妙想来源于一种叫灵感的东西。
灵感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如影随形,时而成就大家,时而覆灭前途,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也有强大的力量。
提到创造力,有很多人会想起一款AI对对联的小程序,许多人对此进行过分解读,给人工智能造势。
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一种算法,跟拿着钥匙找锁孔一样,对号入座。
有趣的是,你要是认为目前的AI有创造性,那么你只要试着重复输入同一种信息就会发现,输出的内容根本没变……
这哪来的创造性可言?
人的思维是有能动性的;人工智能的思维则是被动地处理问题。
就像图中的Siri,遇到问题时才会进行处理,接收到信息后才会作出反应。
不像人类,既可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可以“未雨绸缪”,亦可“亡羊补牢”。
人的思维是主动的,能够在事情毫无预兆之时采取行动,而人工智能则不行,因为人工智能需要输入一定信息,进行处理后才有所谓的思想行动,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两者思维的差距。
总之,人工智能(AI)是人类意识的物化与模拟,它的发生与发展依赖于人,但同时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
就现实而言,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智慧差距依旧很大,就思维的定义而言,AI能够思维、有自主意识等观点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回到本文开头的实验,疑点就愈发凸显,这也使得多方怀疑这个实验的真实性,实验中疑似富人自主思维的情形,也许只是程序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故障罢了。
人是无畏的,没有必要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如此惧怕。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慎思笃行,未来的世界无疑是由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构建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