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究竟是啥意思?(组图)
2021-05-28 09:30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探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孝”的本质,及孝的目的和意义。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圣人的寥寥数语,道明了孝的本质、目的、以及意义。
一、孝的本质
“夫孝,德之本也”的意思是说:孝的本质在于仁德。一个遵从孝道的人,一定是个有仁德的人。
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遵从孝道要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开始。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生,如果身体受到毁伤,会令父母伤心难过。因此,人们爱惜身体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保护身体本身,而是在于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自重自爱,修身养性。
二、孝道的目的
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遵从孝道在于使自己成为有道德、被后人所学习和效仿的圣贤;“母因子贵”,这样也等于彰显了父母的德行,这才是孝的最终目的。
三、孝道的意义
孝的意义在于“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人无德不立。一个人能够仁德居心,遵从孝道,在家庭就能够爱护家人、孝养父母,而不会成为不孝的逆子;在工作中就能够尽职尽责、忠义行事,而不会成为自私自利、贪赃枉法、出卖国家和民族的汉奸;对于自身,则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圣贤君子。
四、孝道的境界
孔子在《孝经》中将孝道分为四种,即“天子之孝”、“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对于天子之孝,孔子是这样讲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意思是说,人们能够以天下为家,视天下民众如同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一样,加以恭敬和爱戴,而不敢怨恨和轻慢;通过仁德教化百姓,并成为天下所有人学习的典范,这就是天子(圣人、明君)之孝。也就是说,圣人之孝是以仁慈博爱,造福天下所有众生为孝道的。
对于普通百姓之孝,孔子是这样讲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此是说,作为普通百姓,做事要合乎天理,恪守本分,不能有贪心和非分之举,要勤俭持家,孝养父母,这就是庶人之孝。也就是说,庶人之孝是以一身、一家之安乐,以孝养父母为孝道的。
综上所述,孝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仁德——去除私欲,顺乎天理。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含义被人误读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再来探讨今天的重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经考证,这段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舜娶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明明写的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但有人却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种脱离仁德——孝的本质,以形式论断孝道的错误诠释,导致许多人误认为不结婚、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若一定要依文解义,“不孝有三”可以理解为: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无后为大”是指没有后德,不能被后人所尊重、学习和效法。
但后人以讹传讹,最后将“无后为大”误解为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