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孩子呕吐如何处理|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
文章摘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
呕吐这种情况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一般来讲,内因多见于脾胃虚弱,外因多见于伤食、伤暑、寒凉伤胃。中医讲的伤暑,类似西医讲的胃肠型感冒,伤了暑邪后一般都会上吐下泻,尤其是夏秋之交容易感伤暑邪而上吐下泻。(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还有就是患了风寒之后除了发热以外,有一部分脾胃弱的小孩也会出现上吐下泻这种情况。
呕吐的原因
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就是小儿的肠胃比较薄弱一些,不容易消化那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另外一个外因就是进食不当,再就是有风寒的刺激或者外邪的刺激导致,内外一交合就容易导致呕吐。
因为风寒导致的呕吐,除了呕吐以外可能还有一些表症,比如说感冒、咳嗽、发热。
因为乳食不当导致的呕吐同时伴有腹胀、腹痛。吐出来的食物都是不消化的那种,真正脾胃虚弱的孩子呕吐物可能不多见,而且是慢慢地吐,不是很急性的,这就不属于乳食所伤。
食疗的方法
伤食呕吐
主要表现就是呕吐物有一些酸臭的乳块和一些不消化的东西。不爱吃饭、口气臭秽、嘴里有味、腹胀,吐完了之后感觉到舒畅,大便秘结并且臭。凡是符合这些的都是伤食导致的呕吐。
食疗方:
三仙茶。
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5克。煮完之后当茶来喝。
麦芽可以消积化食,有生麦芽、炒麦芽和焦麦芽,焦麦芽消积化食能力是最强的,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功效。把山楂炒焦叫做焦山楂,焦山楂擅长消化肉类这些油腻的食物。神曲是一味中药,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把它炒焦了叫焦神曲。这三样合在一起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很好的消食健脾的功效。
胃热型呕吐
本身有胃热,这是内因,外因稍微吃点东西就很容易引发呕吐,而且速度非常快,呕吐起来很频繁,呕吐的声音特别大,这就属于胃热型呕吐。呕吐的量特别多,味道特别臭,孩子口气很重,口渴喜欢多喝水,嘴唇发红,舌头也红,而且舌苔比较密、比较黄。面部也容易红赤,或者是有的小孩再厉害的话还伴有发热,烦燥不安,大便干燥,小便发黄。
食疗方:
竹茹芦根茶。
竹茹、芦根各10克,用水两碗,煮开之后15分钟,药晾凉了之后每次喝半碗。一天喝两次、三次都可以,就能止住呕吐。
竹茹就是竹子没有完全长成熟之前,它里边那一层内膜,把它取出来之后,经过一些炮制晒干了之后就做成了竹茹,就是竹子心软软的。竹茹有很好的清胃热作用,而且还可以止呕化痰。芦根就是芦苇的根茎,它的味道是偏甜,味甘,性寒。它的功能可以清热生津、泄火、止呕,还可以滋阴,这都是芦根的功效。二者组合在一起,既能清热止呕,还不会苦寒伤胃,效果非常好。
脾胃虚弱型的呕吐
这类呕吐通常都是起病比较缓慢,而且迁延的时间比较长。这类孩子吃完饭当时不会吐,可能会过很长时间才会呕吐,有的时候发作,有的时候停止。这一类的孩子通常都是脾胃虚寒的比较多,肠胃的虚通常都跟寒合在一起,实通常都跟热合在一起,虚寒型还有的表现为身体怕冷,稍微一着点凉肠胃的症状先出现了,不爱吃饭了,上吐下泻。
因为虚和寒是合在一起的,虚寒性的呕吐除了前面所说的这些表现以外,还有就是身体精神容易倦怠,四肢乏力,腹痛不是很剧烈,是慢慢地疼,隐隐的,然后得温则舒,就是用热水袋一捂、用手一捂,得到温暖了之后就舒服了,大便比较稀,不成型,这都是脾胃虚寒呕吐类型的表现。
食疗方:
生姜红枣汤。
生姜5大片榨出汁来待用。单用红枣五枚煮水,煮开之后大约15分钟,等大枣水不那么热了,温温的,把刚才榨的生姜汁放进去,搅拌后就可以喝 了。每次喝半碗,一天喝两次到三次就行了,如果孩子还伴随着腹胀,可放陈皮5克,跟红枣一起来煮汤,这个效果就非常好了。
预防